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67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衣挂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每家每户都会存有一定数目的衣挂,一部分用于悬挂日常不需要穿着的衣物,另一部分用于悬挂清洗后需要晾晒的衣物,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随着人们手中的衣物增多或在清洗了大量的衣物之后,大家都或多或少遇到过家中空闲的衣挂数目不够使用的情况,所以我们平常在家中都会闲置一定数量的衣挂,这对于人们来说既容易造成管理衣挂上的不便,也会造成金钱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两用衣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式两用衣挂。所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包括衣挂头1、第一连接点2、第二连接点3、横梁4、衣架主体5,其中,所述衣架主体5主要有三根横梁4组成,在衣架主体5最上面中间部设有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点2,在衣架主体5中部横梁4上设有第二连接点3,衣挂头I为倒勾形状,最下部可分别与第一连接点2和第二连接点3固定。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两用衣挂改善了普通衣挂可悬挂衣物数目较少的缺点,从而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减少家中平时闲置的衣挂数,方便管理衣挂和节省金钱的目的,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第二种连接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第一种应用图。图5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两用衣挂的第二种应用图。附图标识:1、衣挂头;2、第一连接点3、;第二连接点;4、横梁;5、衣架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包括衣挂头1、第一连接点2、第二连接点3、横梁4、衣架主体5,其中,所述衣架主体5主要有三根横梁4组成,在衣架主体5最上面中间部设有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点2,在衣架主体5中部横梁4上设有第二连接点3,衣挂头I为倒勾形状,最下部可分别与第一连接点2和第二连接点3固定。[0014](I)所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是由衣挂头和衣挂主体两部分构成,衣挂主体上设有三个横梁,其中中间的横梁和衣挂主体的上方各设有一个与衣挂头进行连接的部位,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悬挂衣物的多少按照图2或者图3将衣挂头与衣架主体进行连接,连接之后衣挂的悬挂示意图如图4或图5所示,可以看出采用第二连接点时(如图3)因横梁和衣挂主体的边缘均可以用来悬挂衣物,所以它可悬挂衣物的数目明显要比其用做普通衣挂时的多。(2)所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在作为普通衣挂使用的时候(如图2),衣挂头与衣架主体上的连接部位相连接,此种连接方式衣挂在悬挂的过程中,衣架主体与水平面呈垂直的关系;在晾晒或收拾衣服需要较多数目的衣挂的时候,可以将衣挂头与横梁上的连接部位相连接(如图3),此时三根横梁和衣架主体的边缘均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衣挂的利用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使用此种连接方式衣挂在悬挂的过程中,衣架主体与水平面呈平行或一定角度(小于90° )的关系。(3)衣挂头和衣架主体的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不锈钢等,连接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采用螺纹式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机械连接(如将衣挂头底部做成钩状,衣挂主体上设有对应的环与其连接)等,具体采用哪种材料和连接方式可由负责加工的厂商根据加工成本的高低和耐用程度做决定。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发明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式两用衣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包括衣挂头(I)、第一连接点(2)、第二连接点(3)、横梁(4)、衣架主体(5),其中,所述衣架主体(5)主要有三根横梁(4)组成,在衣架主体(5)最上面中间部设有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点(2),在衣架主体(5)中部横梁(4)上设有第二连接点(3),衣挂头(I)为倒勾形状,最下部可分别与第一连接点(2)和第二连接点(3)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两用衣挂。所述可拆卸式两用衣挂包括衣挂头(1)、第一连接点(2)、第二连接点(3)、横梁(4)、衣架主体(5),其中,所述衣架主体(5)主要有三根横梁(4)组成,在衣架主体(5)最上面中间部设有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点(2),在衣架主体(5)中部横梁(4)上设有第二连接点(3),衣挂头(1)为倒勾形状,最下部可分别与第一连接点(2)和第二连接点(3)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两用衣挂改善了普通衣挂可悬挂衣物数目较少的缺点,从而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减少家中平时闲置的衣挂数,方便管理衣挂和节省金钱的目的,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47G25/28GK203000421SQ20122063497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迟岩, 李航, 丁大星 申请人:大连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