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09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锅,其可以防止防粘防焦锅的防焦防粘涂层刷洗导致脱落,从而影响其防粘防焦的功能。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多是用金属锅煎炸食物,以往的金属锅尽管在形状、大小上有所不同,但制法、结构上基本相同的。就是将金属铸造或者锻压成容器状,表面比较光滑就可以了。但是当人们用这种传统的金属锅进行煎炸食物时,常常发生粘锅的情况,这不仅破坏了食物的外形,影响了口感,产生有害物质,还增加了锅的清洗难度。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粘食物的金属锅,其解决的方式是在传统金属锅表面涂敷一层防粘材料(如聚四氟乙烯防粘涂料)。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消除粘锅现象,但是其不足点在于涂层的强度和牢度较差,容易脱落,而且不耐磨、怕刮。使用时只能用木铲,也不能翻炒较硬的食物,如排骨,田螺等。为了能更好的烹饪美食,减少使用者担心把锅底材料刮坏的顾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粘理念,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套锅由两个锅体组成,一口主锅,一口副锅。主锅即通常意义上的涂有防焦防粘涂层的金属锅,副锅为一口厚度极薄的,锅体表面布满微型漏孔的一种金属锅体。该副锅内层表面可以采用光滑、磨滑处理,使之平滑,更利于食物的翻炒。也可以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纳米技术,使之锅体材料的紧合度更加牢实、顺滑、导热性能更加良好,更能实现热量的传导。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层锅,其包括具有防粘防焦涂层的主锅和带有多个孔的副锅,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食物翻炒时,所述副锅锅体置于所述主锅锅体内侧,副锅锅体上的微型漏孔结构使得主锅内的热油可向上渗透至副锅内。其中,所述副锅包括副锅锅体和第一固定体1,所述主锅包括主锅锅体、固定体2和手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体I为一个连接副锅锅体I的U型金属物,其每个边为圆柱形金属杆,U型的两个侧边的长度,通常在7cm以上,但是小于或等于主锅的手柄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体I可焊接、铆接在锅体上或与锅体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体2连接主锅锅体与手柄,将手柄固定在主锅锅体上;第二固定体2为一个弧形的连接件,其一端可铆接在主锅锅体上,另一端连接于手柄,其宽度与手柄的宽度相同,或略宽于手柄;第二固定体2将主锅锅体与手柄连接后,其圆弧部分高于锅体的平面,并且该第二固定体2具有两处平行空隙,该空隙用于将第一固定体I的U型的两个侧边金属嵌入镂空处以将主锅和副锅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副锅微型漏孔的大小在0.3---10.0mm之间,根据食物的密度不同,采用大小不同的微型漏孔的规格。其中,所述微型漏孔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旋转式的一圈一圈环绕而上的排列方式,或者是不规则排列的排列方式。其中,所述副锅的厚度在0.2-1.0mm之间,厚度十分薄,或者附属于所买的主锅,形成一套炊具、或者可根据市面上不同类型的锅体构成各种不同尺寸。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副锅。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锅。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副锅置于主锅内侧一起使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漏孔采用中间排列方式的副锅的俯视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漏孔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的副锅的俯视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副锅2.漏孔(所述漏孔可以规则或者不规则排列)3.第一固定体I (确保主锅和副锅紧密合在一起)4.主锅5.第二固定体2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副锅(该副锅材质十分轻薄),放置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防粘锅体内侧,利用副锅锅体上设计的微型漏孔结构,实现食物翻炒时,主锅内热油向上渗透至副锅内的效果。这样,我们就可以阻断了食物与主锅直接接触的路径,在副锅表面进行煎炒食物,从而使主锅不发生焦、粘的状况,解决了对主锅的刷洗而引起的防焦防粘涂层的易被刷洗,脱落而失去防焦防粘防焦的功能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单一的传统的防粘金属锅,也可以应用于多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型防粘防焦锅。使用时,将带有孔的副锅案安放在主锅(防粘防焦锅)的内侧,再按下第一固定体1,使得第一固定体I固定在第二固定体2,使之与主锅的手柄牢牢合在一起即可。不用时,拆卸下来放于一边即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体I为一个连接副锅锅体I的U型金属物,其每个边为圆柱形金属杆,U型的两个侧边的长度,通常在7cm以上,但是小于或等于主锅的手柄的长度,第一固定体I可焊接、铆接在锅体上或与锅体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体2连接主锅锅体与手柄,将手柄固定在主锅锅体上。第二固定体2为一个弧形的连接件,其一端可铆接在主锅锅体上,另一端连接于手柄,其宽度与手柄的宽度相同,或略宽于手柄。第二固定体2将主锅锅体与手柄连接后,其圆弧部分高于锅体的平面,并且该第二固定体2具有两处平行空隙,该空隙用于将第一固定体I的U型的两个侧边金属嵌入镂空处以将主锅和副锅固定在一起。以上实施例仅仅示出了主锅和副锅的一种固定的方式,其还可以采用在手柄底部增加使用扣环的方式,将两个锅体更加牢固地固定。其中,副锅微型漏孔的大小在0.310.0mm之间,根据食物的密度不同,采用大小不同的微型漏孔的规格(煎鱼就大一些,煎蛋就小一些)。微型漏孔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旋转式的一圈一圈环绕而上的排列方式,也可以是不规则排列的排列方式。副锅的厚度在0.2-1.0mm之间,厚度十分薄,附属于所买的主锅,形成一套炊具。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锅,其包括具有防粘防焦涂层的主锅和带有多个孔的副锅,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食物翻炒时,所述副锅锅体置于所述主锅锅体内侧,副锅锅体上的微型漏孔结构使得主锅内的热油可向上渗透至副锅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锅包括副锅锅体和第一固定体(I),所述主锅包括主锅锅体、第二固定体(2)和手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I为一个连接副锅锅体(I)的U型金属物,其每个边为圆柱形金属杆,U型的两个侧边的长度,在7cm以上,但是小于或等于主锅的手柄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I)焊接、铆接在锅体上或与锅体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体(2)连接主锅锅体与手柄,将手柄固定在主锅锅体上,第二固定体(2)为一个弧形的连接件,其一端铆接在主锅锅体上,另一端连接于手柄,其宽度与手柄的宽度相同,或略宽于手柄;第二固定体(2)将主锅锅体与手柄连接后,其圆弧部分高于锅体的平面,并且该第二固定体(2)具有两处平行空隙,该空隙用于将第二固定体(I)的U型的两个侧边金属嵌入镂空处以将主锅和副锅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锅微型漏孔的大小在0.310.0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漏孔的排列方式是旋转式的一圈一圈环绕而上的排列方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锅的厚度在0.2-1.0m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层锅,其包括具有防粘防焦涂层的主锅和带有孔的副锅,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食物翻炒时,所述副锅锅体置于所述主锅锅体内侧,副锅锅体上的微型漏孔结构使得主锅内的热油可向上渗透至副锅内。这样,我们就可以阻断了食物与主锅直接接触的路径,在副锅表面进行煎炒食物,从而使主锅不发生焦、粘的状况,解决了对主锅的刷洗而引起的防焦防粘涂层的易被刷洗,脱落而失去防焦防粘防焦的功能的弊端。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059333SQ2012206463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羽丹 申请人:陈羽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