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31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中的饮水器具,尤其是一种能轻松实现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
背景技术
玻璃口杯是一种非常普及的饮水器具,目前市场上有单层、双层两大类,规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多数没有没有茶水分离功能,用来饮茶时多有不便,有的虽有茶水分离功能,也仅仅是在杯体上部加装一个过滤网,避免茶叶拥堵嘴边。这类口杯无法将茶叶与茶水在杯内及时隔离,因此第一泡由于水温高,无法及时饮用,泡茶时间长,茶水浓度大,又苦又涩;第二泡、第三泡则寡淡无味。这类口杯饮茶既丧失了茶叶中的大部分营养元素(茶叶中的维生素及芳香物质遇高温易分解),又淅出了一些有害物质(茶叶中的鞣酸、茶碱对人体有害,过度浸泡易增加淅出量)。一些具有茶水分离功能的茶道杯、茶道壶,虽然都能很好的解决茶叶与茶水的分离问题,但一般都不便于携带,适于家中或办公等场所使用。因此,一种具有茶、水随时隔离功能的便于携带的口杯,成为人们的一种期盼。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玻璃口杯不能将茶叶与茶水在杯内实现隔离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口杯内实现茶水隔离的双层玻璃口杯。技术方案如下:本产品包括上盖、底盖、杯体三大部分。杯体由不同直径的等长玻璃管,两端压合螺纹口而成。杯体内层下部压制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下设置为泡茶室。杯体内层里侧环形凹槽的上、下分别设置有金属密封片和金属过滤片,金属密封片的直径略小于杯体内层内径,通过螺帽将其与金属顶杆固定联接,金属过滤片开有一直径大于金属顶杆直径的中心孔,使顶杆穿过其中心孔,过滤片下顶杆部分套装一弹簧,并通过螺帽和垫圈将弹簧压紧,使其具有一定的弹力。底盖由盖体、出水按键组件及密封件组成,出水按键具有按压一次顶置顶杆上升、重按复位的功能。上盖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盖内设置有茶叶仓,可放置少量茶叶。使用时,旋下底盖将茶叶放置于泡茶室内,然后旋紧底盖,并按压一次进出水按键,使顶杆带动密封片上升,使泡茶室与杯体上部连通。旋下上盖向杯内注入热水,热水量为杯子容量的三分之二,并旋紧上盖,进入泡茶状态。待泡茶合适后,杯体倒置,泡茶室的茶水就会流入到杯子另一腔体,再按一次进出水按键,密封片复位,即可实现茶叶与茶水的完全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作为一种新型口杯,既保留了一般口杯方便携带的优点,又实现了茶水分离功能,使口杯饮茶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健康。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茶叶仓3.杯体4.顶杆5.密封片6.过滤片7.弹簧8.泡茶室9.进出水按键10.底盖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杯体(3)与上盖(1)及底盖(10)通过螺纹口活动联接。上盖(1)上下层内设置有茶叶仓(2)。杯体(3)内层环形凹槽里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金属密封片(5)和金属过滤片(6)。金属密封片(5)通过螺帽与金属顶杆(4)固定联接。顶杆(4)穿过过滤片
(6)的中心孔并与之滑动联接。弹簧(7)套装在顶杆上,并由螺帽和垫圈将其压紧,使其具有一定的弹力。底盖(10)上设置有进出水按键(9)及其组件和密封垫。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包括上盖、底盖和双层杯体,其特征在于:杯体由不同直径的等长玻璃管两端压合螺纹口而成,上盖和底盖分别与杯体两螺纹口活动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其特征在于:杯体内层下部压制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密封片和过滤片,密封片通过螺帽与一金属顶杆固定联接,过滤片设置有一中心孔,顶杆穿过其中心孔。过滤片下顶杆部分套装有一弹簧,端头上设置有一螺帽,用来压紧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其特征在于:底盖由盖体、进出水按键组件及密封件组成,进出水按键具有按压一次顶置顶杆上升、重按复位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其特征在于:上盖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盖内设置有茶叶仓,可放置少量茶叶。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茶水隔离功能的双层玻璃口杯,包括上盖、底盖和双层杯体三大部分。上盖由上下部分组成,盖内设置有茶叶仓,可放置少量茶叶。双层杯体内层下部压制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上、下分别设置有金属密封片和金属过滤片,金属密封片通过螺帽与金属顶杆固定联接。底盖由盖体、出水按键组件及密封件组成,出水按键具有按压一次顶置顶杆上升、重按复位的功能。泡茶时可实现茶叶与茶水的完全隔离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作为一种新型口杯,既保留了一般口杯方便携带的优点,又能实现茶与水的隔离,避免过度浸泡引起的茶叶营养损失,使口杯饮茶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健康。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137859SQ20122065064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文奎 申请人:王文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