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绒机的充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29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绒机的充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羽绒制品充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绒机的充绒头。
背景技术
前述的羽绒制品主要但并不仅仅限于指羽绒服、羽绒被、羽绒垫、羽绒枕,等等,在制作此类制品时需要将羽绒充填到预制的筒子内,而后进行绗缝,形成羽绒制品。在专用的充绒机推出以前,羽绒制品生产厂商大都以手工操作方式向筒子内填充羽绒,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下;二是填充量误差大,影响羽绒制品的质量乃至损及羽绒制品生产厂商的声誉,因为在手工充绒过程中由工人采用诸如电子称或类似的计量器具计量,而判断计量值全凭工人直观加主观把握,于是填充量的准确与否易受工人的经验、责任心和/或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三是由于羽绒比重较轻,因而易出现飘逸飞扬,既影响作业环境,又造成羽绒浪费。近几年来,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断公开有充绒机的技术信息,如授权公告号CN101779837B提供有“自动定量充绒机”;又如CN102808245A推荐有“一种充绒机”;再如CN202542832U介绍有“自动充绒机”;还如CN102795589A揭示有“充绒机”,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充绒机能够消除前述手工充绒的欠缺。充绒头(业界也称充绒管)是充绒机上的一个重要机构,其功用是将充绒机的自动计量称重机构称重计量后的羽绒引入羽绒制品的筒子内。在前述的CN102808245A的说明书附图中揭示了照搬于CN202247079U公开的充绒管结构,该充绒管结构即为前述的充绒头机。上述授权公告号CN202247079U (—种用于全自动充绒机上的充绒管的结构改进)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具有说明书第I页第0009栏载述的技术效果,但是该专利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即在充绒过程中需在套管上延伸的收集支管处另行套置收集袋(具体可参见说明书第0015栏),因而使用较为麻烦;其二,开设在充绒管上的回气孔易遭堵塞,并且难以疏通,因而会影响充绒效果;其三,由于收集支管的存在,因而易造成羽绒的浪费。通过对上述专利的解读,特别是对CN202247079U和CN102808245A的解读,可知,充绒头由外套管、位于外套管内的回气管和位于回气管内的充绒管构成,在将羽绒从充绒管充入羽绒筒子的过程中,一方面由气流迫使羽绒进入羽绒筒子内,而另一方面气流向着相反方向运动(业界称回气),该向着相反方向运动的气流不免夹带着羽绒进入外套管与回气管之间,即进入外套管的管腔内,从而对回气管上的以密集状态开设的回气孔堵塞,当回气孔堵塞轻微时,会使充绒速度减慢,但是当回气孔严重堵塞时,往往不能充绒。因此,只有回气管上的回气孔保持于良好的畅通状态,才能使充绒工作顺利进行。于是,为了避免回气管上的回气孔被返回气流中夹带的羽绒堵塞,因此通常需要定期对回气管实施人为清洁,具体是:将整个充绒头从充绒机的充绒箱上卸下,将回气管从外套管中取出,而后清除沾附在回气管的外壁上的羽绒或羽绒绒屑,再返回到外套管内并且固定到充绒箱上。由此可知,这种对回气管清洁的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影响充绒机的工作效率,因为在对回气管上的回气孔实施清洁时,必须使充绒机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三是由于人为对回气管实施清洁,因此一旦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清洁,那么样会造成充绒工作突然中断,又,如果清洁有失彻底,那么会影响顺利充绒的合理周期或称合理时间。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保障充绒机的工作效率和有益于确保回气管上的回气孔始终处于畅通状态和有便于保障外套管与充绒箱箱体快捷装配而藉以方便地对回气管检护的充绒机的充绒头。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充绒机的充绒头,所述的充绒机包括一具有箱腔的充绒箱,在该充绒箱的箱壁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的充绒头包括一外套管,该外套管背离所述充绒箱的一端窄缩有一出绒头,该出绒头的出绒头腔与外套管的外套管腔相通,而外套管朝向充绒箱的一端扩设有一外套管连接盘;一回气管,该回气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的外套管腔内,并且在该回气管的所述一端的管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回气孔,回气管的另一端探出外套管腔,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让位孔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箱腔内;一充绒管,该充绒管位于回气管的回气管腔内,并且该充绒管的一端的出绒口探出回气管腔,该出绒口与所述出绒头的出绒头腔相对应并且相通,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所述外套管腔实施自动清洁而藉以避免进入到外套管腔内的羽绒对所述回气孔堵塞的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该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配设在所述回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并且在回气管的所述另一端构成有一与所述回气管腔相通的气动管道阀接口,在该气动管道阀接口上配设有一气动管道阀;一用于将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充绒箱连接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该快速拆卸连接机构与所述让位孔相配合,并且与所述外套管连接盘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包括一阀座和一进气接头,阀座套置在所述回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在该阀座朝向所述快速拆卸连接机构的一端构成有一直径小于阀座的直径的外套管座,该外套管座与快速拆卸连接机构相配合,并且在该外套管座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吹气孔,该组吹气孔与所述的外套管腔相通,进气接头的一端与开设在阀座上的进气管接头孔配接,而另一端通过配有进气电磁阀的管路与气源装置连接,并且该进气接头与阀座的阀座进气腔相通,所述的吹气孔与阀座进气腔相通。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气管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回气管固定法兰盘,所述的阀座与该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固定。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回气管固定法兰盘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在所述的阀座上并且在对应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的数量相等的阀座固定孔,由固定螺钉在对应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和阀座固定孔的位置将阀座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固定。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包括外套管过渡连接盘、密封圈和锁扣装置,外套管过渡连接盘朝向所述的外套管连接盘的一端构成有一连接盘配合法兰,而外套管过渡连接盘朝向所述充绒箱的一端构成有一充绒箱固定法兰盘,该充绒箱固定法兰盘在对应于所述让位孔的位置与充绒箱固定,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接盘配合法兰与所述外套管连接盘之间,锁扣装置同时与连接盘配合法兰以及外套管连接盘连接,所述的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与外套管过渡连接盘的外套管过渡连接盘腔相配合。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扣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抱箍、锁定螺杆和锁定螺母,第一抱箍的一端与第二抱箍的一端铰接,第一抱箍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二抱箍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抱箍槽,而第一抱箍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锁定螺杆槽,第二抱箍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一抱箍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抱箍槽,而第二抱箍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二锁定螺杆槽,锁定螺杆的一端在对应于第二锁定螺杆槽的位置与第二抱箍的所述另一端铰接,锁定螺杆的另一端对应于第一锁定螺杆槽并伸出第一锁定螺杆槽,锁定螺母螺纹配设在锁定螺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的连接盘配合法兰、密封圈和外套管连接盘与所述的第一抱箍槽以及第二抱箍槽相配合。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盘配合法兰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并且围绕连接盘配合法兰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一密封圈嵌槽,在所述外套管连接盘朝向密封圈的一侧并且围绕外套管连接盘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二密封圈嵌槽,所述密封圈同时与第一密封圈嵌槽以及第二密封圈嵌槽密封配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施充绒时气动管道阀开启,而在充绒完成后关闭,同时由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将压力空气引入外套管的外套管腔内,将外套管腔内的由回气而产生的羽绒自动清除,确保回气管上的回气孔处于畅通状态,因此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定期进行人工清理,不仅可以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保障充绒机的工作效率;由于可通过快速拆卸连接机构将外套管与充绒箱连接,因而当要对回气管定期检护时,只要松启快速拆卸连接机构便可将外套管移离充绒箱而使先前位于外套管腔内的回气管的一端全面暴露,十分有助于对回气管的阶段性清洁,并且外套管装卸快捷。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暨应用例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充绒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属于充绒机的结构体系的充绒箱5,充绒箱5具有箱腔51,在充绒箱5的箱壁上并且在对应于下面将要描述的本发明充绒头的位置开设有让位孔52,在该让位孔52的部位设有一橡胶密封圈511。给出了属于本发明的充绒头的结构体系的一外套管1,该外套管I优选使用透明材料如透明有机玻璃制作,该外套管I的一端即图示位置状态的左端窄缩有一出绒头11,该出绒头11的出绒头腔111与外套管I的外套管腔12相通。外套管I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具有一外套管连接盘13,在该外套管连接盘13朝向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快速拆卸机构6的一侧表面即图示的右侧表面并且围绕外套管连接盘1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二密封圈嵌槽131。前述的出绒头11和外套管连接盘13均优选由金属材料制作,具体是:将出绒头11朝向外套管I 一端(朝向外套管I的左端)的锥形连接套112采用胶粘剂或其它类似的材料与外套管I粘固,同样将外套管连接盘13朝向外套管I的一端(即朝向外套管I的右端)的连接套132与外套管I粘固。给出了同样属于充绒头的结构体系的一回气管2,该回气管2的一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左端插入于前述外套管I的外套管腔12内,并且在回气管2的该一端即位于外套管腔12内的一端的管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回气孔21,而回气管2的另一端即图示状态的右端伸展到外套管腔12外,并且位于前述的箱腔51内,在回气管2的该另一端还构成有一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在该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上并且围绕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对应于每个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配有一固定螺钉2411。给出了依然属于充绒头的结构体系的一充绒管3,该充绒管3位于前述的回气管2的回气管腔22内。并且充绒管3的一端即图示左端的出绒口 31探出回气管腔22,该出绒口 31与前述的出绒头11的出绒头腔111相对应并且相通。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之一:在前述的回气管2的所述另一端配设有一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4,该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4包括一阀座41和一进气接头42,阀座41套置在回气管2的前述另一端,在该阀座41朝向前述外套管连接盘13的一端,更确切地讲朝向下面还要描述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的一端即在阀座41的左端构成有一直径小于阀座41的直径的外套管座411,该外套管座411与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相配合(下面还要详细说明),在该外套管座411上并且围绕外套管座41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吹气孔4111,该一组吹气孔4111与外套管腔12相通。进气接头42的一端即朝向阀座41的一端与开设在阀座41上的进气接头孔412螺纹配接,而进气接头4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421 (图3示)与气源装置连接,气源装置如空气压缩机,并且该进气接头42与阀座41的阀座进气腔413相通,前述的吹气孔4111与阀座进气腔413相通。依据专业常识,在前述的管路421上配有进气电磁阀(图中未示出)。在前述的阀座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相等的阀座固定孔414,由前述的固定螺钉2411在对应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的位置插入阀座固定孔414并且使固定螺钉2411在穿过阀座固定孔414后旋入到预设在安装时增设的内压盘14上的螺钉孔142 (孔壁上具有螺纹)内,从而将阀座41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固定。在前述的回气管2的所述另一端构成有一与回气管腔22相通的气动管道阀接口23,并且在该气动管道阀接口 23上配设有一气动管道阀231,具体是:气动管道阀231通过接管2311 (图2示)与气动管道阀接口 23连接。请依然见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之二,为了方便地对前述回气管2实施阶段性清洁和/或检护,因此本发明为充绒头的结构体系还增加了一上面已经提及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该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的让位孔52的位置与充绒箱5固定,并且前述的外套管I在充绒箱5的箱腔51外与该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连接。上面提及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连接盘61、密封圈62和锁扣装置63,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朝向前述的外套管连接盘13的一端构成有一连接盘配合法兰611,在该连接盘配合法兰611朝向密封圈62的一侧并且围绕连接盘配合法兰611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一密封圈嵌槽6111,而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朝向前述充绒箱5的一端构成有一充绒箱固定法兰盘612,在该充绒箱固定法兰盘612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安装固定孔6121,在对应于各安装固定孔6121的位置由螺钉61211依次穿过安装固定孔6121和预设在充绒箱5上的螺钉孔53后进而穿过开设在内压盘14上的内压盘螺钉孔141并且用螺母6122旋配于螺钉61211上,以便对螺钉61211限定,从而将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固定在充绒箱5上,并且,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的外套管过渡连接盘腔613与让位孔52相对应。前述的阀座41的外套管座411途经让位孔52探入到外套管过渡连接盘腔613内,并且与外套管过渡连接盘腔613的腔壁相配合,由吹气孔4111引出的压力空气经外套管过渡连接盘腔613而进入前述的外套管腔12内。密封圈62位于即设置于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与前述的外套管连接盘13之间,并且该密封圈62朝向连接盘配合法兰611的一侧与第一密封圈嵌槽6111密封嵌配,而密封圈62朝向外套管连接盘13的一侧与前述的第二密封圈嵌槽131密封嵌配。锁扣装置63配合在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以及外套管连接盘13上,即由该锁扣装置63同时对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以及外套管连接盘13固定,使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与外套管连接盘13彼此连接。前述的锁扣装置63包括第一、第二抱箍631、632、锁定螺杆633和锁定螺母634,第一抱箍631的一端通过销轴6313与第二抱箍632的一端铰接,第一抱箍631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二抱箍6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抱箍槽6311,而第一抱箍631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锁定螺杆槽6312,第二抱箍632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一抱箍63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抱箍槽6321,而第二抱箍632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二锁定螺杆槽6322,锁定螺杆633的一端在对应于第二锁定螺杆槽6322的位置通过螺杆销轴6331与第二抱箍632的所述另一端铰接,锁定螺杆633的另一端对应于第一锁定螺杆槽6312并且伸出第一锁定螺杆槽6312,锁定螺母634螺纹配设在锁定螺杆633的前述另一端,前述的连接盘配合法兰611、密封圈62和外套管连接盘13的边缘部位与前述的第一抱箍槽6311以及第二抱箍槽6321相配合,即探入第一、第二抱箍槽6311、6321内。当顺时针旋动锁定螺母634时,便可将第一、第二抱箍631、632彼此相向闭合,使外套管连接盘13与连接盘配合法兰611相互固定在一起,反之亦然。请参见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2,在图3中,示出了设置于充绒箱5的箱腔51内的称重计量斗8以及与称重计量斗8连接的羽绒输出装置7,该羽绒输出装置7由输绒管路71与回气管2的前述另一端即图示右端端面上的输绒管路连接盘25连接,在输绒管路71上设有阀门711。由输绒管经设置在充绒箱5上的羽绒引入装置54 (图3示)将羽绒引入称重计量斗8称重,称重后的羽绒经羽绒输出装置7的输绒管路71 (在阀711开启状态下)引入本发明的回气管2,回气管2内的羽绒进入充绒管3的充绒管腔32,充绒管腔32内的羽绒从出绒口 31引出而进入出绒头11的出绒头腔111,出绒头腔111内的羽绒进入套置在出绒管11上的羽绒制品的筒子内。在上述充绒过程中,气动管道阀231处于开启状态,然而前述的进气接头42停止进气(管路421上的进气电磁阀关闭),而当每次充绒结束时气动管道阀231关闭,然而进气接头42便向阀座进气腔413供气,进入阀座进气腔413内的压力空气经吹气孔4111进入外套管I的外套管腔12内,从而将外套管腔12内的羽绒吹出外套管腔12 (吹气时的气流方向由图2的点划线箭头示意),确保回气管2上的回气孔21畅通。示意于图2中的双实线箭头表示羽绒充入到筒子内的方向,单实线箭头表示在充绒过程中的回气方向,而点划线箭头如前述表示将外套管腔12内的羽绒吹出外套管腔12的气流方向。由上述说明可知,在充绒时,由于回气而会将羽绒带入外套管腔12内,然而在每次充绒结束时,由进气接头42进气,因此可将进入到外套管腔12内的势图堵塞回气孔21的羽绒驱赶出外套管腔12,确保回气孔21始终处于畅通状态,全面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又,为了便于对回气管2进行阶段性清洁和/或检护,这里所称的阶段性清洁和检护是指随充绒机保养时,将外护管I撤离于充绒箱5,具体如前述,将锁定螺母634向逆时针旋动,由第一、第二抱箍631、632彼此松开对外套管连接盘13与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外套管I撤离于充绒箱5,露出回气管2的左端(具有回气孔21的一端),对回气孔21集中清洁,清洁后将外套管I返回于充绒箱5,因此拆卸外套管I对回气管2的清洁维护十分方便,避免了已有技术在对回气管2清洁时,需将其从箱腔51内移出的麻烦。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绒机的充绒头,所述的充绒机包括一具有箱腔(51)的充绒箱(5),在该充绒箱(5)的箱壁上开设有让位孔(52),所述的充绒头包括一外套管(I),该外套管(I)背离所述充绒箱(5)的一端窄缩有一出绒头(11),该出绒头(11)的出绒头腔(111)与外套管(I)的外套管腔(12)相通,而外套管(I)朝向充绒箱(5)的一端扩设有一外套管连接盘(13);一回气管(2),该回气管(2)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I)的外套管腔(12)内,并且在该回气管(2)的所述一端的管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回气孔(21),回气管(2)的另一端探出外套管腔(12),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让位孔(52)的位置伸展到所述箱腔(51)内;一充绒管(3),该充绒管(3)位于回气管(2)的回气管腔(22)内,并且该充绒管(3)的一端的出绒口(31)探出回气管腔(22),该出绒口(31)与所述出绒头(11)的出绒头腔(111)相对应并且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所述外套管腔(12)实施自动清洁而藉以避免进入到外套管腔(12)内的羽绒对所述回气孔(21)堵塞的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4),该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4)配设在所述回气管(2)的所述另一端,并且在回气管(2)的所述另一端构成有一与所述回气管腔(22)相通的气动管道阀接口(23),在该气动管道阀接口(23)上配设有一气动管道阀(231);—用于将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充绒箱(5)连接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该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与所述让位孔(52)相配合,并且与所述外套管连接盘(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绒机的充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4)包括一阀座(41)和一进气接头(42),阀座(41)套置在所述回气管(2)的所述另一端,在该阀座(41)朝向所 述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的一端构成有一直径小于阀座(41)的直径的外套管座(411),该外套管座(411)与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相配合,并且在该外套管座(41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吹气孔(4111),该组吹气孔(411)与所述的外套管腔(12)相通,进气接头(42)的一端与开设在阀座(41)上的进气管接头孔(412)配接,而另一端通过配有进气电磁阀的管路(421)与气源装置连接,并且该进气接头(42)与阀座(41)的阀座进气腔(413)相通,所述的吹气孔(4111)与阀座进气腔(413)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绒机的充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气管(2)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壁上构成有一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所述的阀座(41)与该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绒机的充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在所述的阀座(41)上并且在对应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孔(241)的数量相等的阀座固定孔(414),由固定螺钉(2411)在对应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1)和阀座固定孔(414)的位置将阀座(41)与回气管固定法兰盘(2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绒机的充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拆卸连接机构(6)包括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密封圈¢2)和锁扣装置(63),外套管过渡连接盘¢1)朝向所述的外套管连接盘(13)的一端构成有一连接盘配合法兰¢11),而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朝向所述充绒箱(5)的一端构成有一充绒箱固定法兰盘¢12),该充绒箱固定法兰盘(612)在对应于所述让位孔(52)的位置与充绒箱(5)固定,密封圈(62)设置于所述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与所述外套管连接盘(13)之间,锁扣装置¢3)同时与连接盘配合法兰(611)以及外套管连接盘(13)连接,所述的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4)与外套管过渡连接盘(61)的外套管过渡连接盘腔¢13)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绒机的充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装置¢3)包括第一、第二抱箍(631、632)、锁定螺杆(633)和锁定螺母(634),第一抱箍(631)的一端与第二抱箍¢32)的一端铰接,第一抱箍¢31)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二抱箍¢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抱箍槽(6311),而第一抱箍¢31)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锁定螺杆槽(6312),第二抱箍(632)的中部并且朝向第一抱箍(63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抱箍槽(6321),而第二抱箍(632)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二锁定螺杆槽(6322),锁定螺杆(633)的一端在对应于第二锁定螺杆槽¢322)的位置与第二抱箍(632)的所述另一端铰接,锁定螺杆(633)的另一端对应于第一锁定螺杆槽¢312)并伸出第一锁定螺杆槽(6312),锁定螺母(634)螺纹配设在锁定螺杆¢33)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的连接盘配合法兰¢11)、密封圈¢2)和外套管连接盘(13)与所述的第一抱箍槽¢311)以及第二抱箍槽¢32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绒机的充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盘配合法兰(611)朝向所述密封圈(62)的一侧并且围绕连接盘配合法兰(61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一密封圈嵌槽(6111),在所述外套管连接盘(13)朝向密封圈¢2)的一侧并且围绕外套管连接盘(1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二密封圈嵌槽(131),所述密封圈¢2)同时与第一密封圈嵌槽(6111)以及第 二密封圈嵌槽(131)密封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充绒机的充绒头,属于羽绒制品充填设备技术领域。充绒机包括充绒箱,在充绒箱的箱壁上开设让位孔,充绒头包括外套管,其一端窄缩有出绒头,另一端扩设有外套管连接盘;回气管,其一端插入外套管腔内,且在该端的管壁上开设回气孔、另一端探出外套管腔;充绒管,位于回气管腔内,其出绒口与出绒头腔相通,特点还包括回气管自动清洁机构,配设在回气管的另一端,且在回气管的另一端构成有气动管道阀接口,在气动管道阀接口上配设气动管道阀;快速拆卸连接机构,让位孔配合,且与外套管连接盘连接。优点: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充绒机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对回气管的阶段性清洁,并且外套管装卸快捷。
文档编号B68G7/06GK103204454SQ2013101228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徐建新 申请人:苏州比阳特服装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