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用食品清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629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厨房用食品清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在其筒体的底部中心转动密封地安装一纵向的动力轴,在该动力轴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电机和水泵传动连接;在筒体的上部边缘设有多个喷头与水泵的出口连接;在动力轴的上端安装一旋转架;在筒体的上端内沿设有锥形齿圈,在筒体的上端设有转笼,在转笼轴的两端各连接一与该锥形齿圈啮合的锥齿轮,该转笼轴还与旋转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和设在筒体底部的进水口通过一三通阀门与总进水口连接;在该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水洗和喷淋于一体的全方位清洗,不留死角,清洗彻底干净;清洗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可用于多种蔬菜和水果的清洗,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家庭厨房。
【专利说明】厨房用食品清洗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食品清洗机,主要用于蔬菜和水果的清洗。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采用的水泡清洗留有死角,清洗不彻底;滚轮清洗适用性差;传动带清洗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厨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房用食品清洗机,以解决存在的现有技术中水泡清洗留有死角,清洗不彻底;滚轮清洗适用性差;传动带清洗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厨房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包括机架和筒体,筒体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的底部中心转动密封地安装一纵向的动力轴,在该动力轴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一水泵的驱动轴传动连接;在筒体的上部、中部和底部设有多个喷头,喷头的入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的水泵的出口连接;在所述的动力轴的上端安装一旋转架;在该筒体的上端设有转笼,转笼轴通过齿轮传动与旋转架同步转动;在该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水洗和喷淋于一体的全方位清洗,不留死角,清洗彻底干净;清洗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可用于多种蔬菜和水果的清洗,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家庭厨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08]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0009]图4是图1中N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图1?图4,本发明一种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包括机架I和筒体3,筒体3安装在机架I上。在所述的筒体3的底部中心转动密封地安装一纵向的动力轴26,在该动力轴26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P分别与电机19的动力输出轴和一水泵22的驱动轴传动连接;在筒体3的上部、中部和底部设有多个喷头6,喷头6的入口通过水管2与所述的水泵22的出口连接;在所述的动力轴26的上端安装一旋转架13 ;在所述的筒体3的上端内沿设有锥形齿圈4,在该筒体3的上端设有转笼8,转笼8的轴心连接在转笼轴11上,在转笼轴11的两端各连接一与该锥形齿圈4啮合的锥齿轮5,该转笼轴11还与旋转架1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该筒体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18。[0011]所述的传动机构P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动力轴26上的第一传动轮20和第二传动轮31,该第一传动轮20通过传动带与该电机19的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2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1通过传动带与该水泵22的驱动轴的上的皮带轮21传动连接。
[0012]所述的转笼8横截面为圆形,由上半部81和下半部82相互扣合组成,两个半部的后边铰接,两个半部的前边之间设有卡扣9,便于放入和取出被清洗物。
[0013]可在所述的转笼8的内侧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弹性卡接柱35,用于固定被清洗物(如碗盘等餐具)。
[0014]可在所述的筒体3的底部设有一层或两层多孔板33,筒体3与多孔板33之间,以及多孔板33的层与层之间均留有间隙。多孔板33的作用可以均化喷头6对水的冲击流,产生均匀的水流和气泡,提高洗净率。
[0015]所述的筒体3的底部中心与动力轴26的连接结构是:动力轴26通过轴承29与筒体3的底部转动连接,至少在轴承29上端的动力轴26与筒体3之间装有两根密封圈30 (位于轴承29的上面和下面)。在动力轴26的顶端设有非圆形(如方形或三角形)端28,在旋转架13的底端设有与该非圆形端28吻合的插槽27,使用时将旋转架13底端的插槽27对接在动力轴26的顶端,实现动力的传递。
[0016]所述的旋转架13为由多跟纵向杆和横向圆形杆相互交错组成的杯形的笼形结构。在所述的旋转架13的内侧设有一圈螺旋板15,用于使被清洗物上下翻滚。
[0017]在所述的旋转架13的上端的直径线上设有两个轴承座104,转笼轴11两端设有轴承103并安装在轴承座104上,在轴承103上面安装轴承座盖102,并用蝶形螺杆101与轴承座104紧固。这种结构可以实现转笼8 (连同转笼轴11)与整机的分离和组装,方便使用和维护。卸下转笼8后还可以利用转架13清洗食品。
[0018]在筒体3的底部设有循环水管34,该循环水管34通过一个三通阀门23与所述的水泵22的进水口连接,该三通阀门23的第三端作为总进水口 24与外部水源(如自来水管道)连接;该三通阀门23采用手动阀或电磁阀,利用三通阀门23可以在外接水源和自循环两种清洗方式之间转换。
[0019]在所述的排水口 18设有电磁阀或浮漂溢流阀门,该浮漂溢流阀门包括溢流筒16、浮漂14、浮漂杆和阀塞17,溢流筒16的底端与所述的筒体3的下端和排水口 18的内端连通,浮漂14设在该溢流筒16内,浮漂14的下端通过浮漂杆与阀塞17连接,该阀塞17位于排水口 18的内端;在所述的浮漂14的顶端连接一手动放水杆12的下端,该手动放水杆12的顶端穿出机架I的上端,并与一放水手柄25连接。浮漂溢流阀门可以自动溢流排水,也可手动提起放水手柄25排水。
[0020]还可在所述的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具有三路出口的多路接头36,三路出口分别与位于筒体3的上部、中部和底部的喷头6的入口连接,在三路出口上各装有阀门37,阀门37可以是手动或电动阀门。通过三个阀门37的开关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喷头6喷水。如只需要喷淋清洗时,只开启上部的喷头喷水,在水洗时,只开启中部或(和)下部的喷头喷水。
[002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0022]电机19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动力轴26和水泵22运转,一方面,水泵22将水压入各个喷头6,在筒体3内侧的各个喷水口 7形成朝向转笼8和旋转架13的喷淋水。另一方面,动力轴26的顶端带动旋转架13转动,后者又带动转笼轴11在水平方向围绕筒体3的轴心同步转动。与此同时,通过转笼轴11两端的锥齿轮5与锥形齿圈4的啮合传动,带动转笼轴11轴向转动,这样,实现了转笼8的两个方向的转动——水平面的转动和围绕转笼轴11的转动,这样转笼8内的食品在各个方向都会被喷淋水和(或)筒体内水的清洗,不留清洗死角,洗的非常干净。使用过的水被收集到筒体3内,可以通过排水口 18排出;对于比较干净的水,也可以通过循环水管34和三通阀门23送入水泵22的入口,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权利要求】
1.一种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包括机架和筒体,筒体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的底部中心转动密封地安装一纵向的动力轴,在该动力轴的下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一水泵的驱动轴传动连接;在筒体的上部、中部和底部设有多个喷头,喷头的入口通过水管与所述的水泵的出口连接;在所述的动力轴的上端安装一旋转架;在该筒体的上端设有转笼,转笼轴通过齿轮传动与旋转架同步转动;在该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动力轴上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该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该水泵的驱动轴的上的皮带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底部中心与动力轴的连接结构是:动力轴通过轴承与筒体的底部转动连接,至少在轴承上端的动力轴与筒体之间装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架为杯形的笼形结构;在所述的旋转架的内侧设有一圈螺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有循环水管,该循环水管通过一三通阀门与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该三通阀门的第三端作为总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该三通阀门采用手动阀或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转架的上端的直径线上设有轴承座,该转笼轴两端设有轴承并用轴承座盖和蝶形螺杆安装在轴承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笼的横截面为圆形,由上半部和下半部相互扣合组成,两个半部的后边铰接,两个半部的前边之间设有卡扣;在所述的转笼的内侧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弹性卡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排水口设有电磁阀或浮漂溢流阀门,该浮漂溢流阀门包括溢流筒、浮漂、浮漂杆和阀塞,溢流筒的底端与所述的筒体的下端和排水口的内端连通,浮漂设在该溢流筒内,浮漂的下端通过浮漂杆与阀塞连接,该阀塞位于排水口的内端;在所述的浮漂的顶端连接一手动放水杆的下端,该手动放水杆的顶端穿出机架的上端,并与一放水手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有多孔板,两者之间留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用食品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的出口通过具有三路出口的多路接头分别与位于筒体的上部、中部和底部的喷头连接,在三路出口上各装有阀门。
【文档编号】A47J43/24GK103622576SQ20131070523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栗小龙 申请人:栗小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