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烧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加热、节能的烧水壶。
背景技术:
烧水壶是一种常用的提供开水的装置,普通烧水壶是通过对壶底进行加热,壶底将热量传导给壶内的水,从而获得开水。这种传统的加热方式由于只有壶底和壶体侧壁传导热量,壶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热效率较低,加热慢,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水壶,能够增加水的受热面积,使壶体内的水形成多个对流体系,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热损耗,同时,几乎不影响壶体的容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内部设置有与壶底连接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蜂窝状的单腔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腔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腔体的顶端低于所述壶体出水口的下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装置能够增加水的受热面积,使壶体内的水形成多个对流体系,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热损耗;而且几乎不影响壶体的容量;另外,导热装置增强了壶体的机械强度,单腔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使每个单腔体能够共用侧壁,节省材料,而且完整充斥整个壶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中:1、壶体2、单腔体3、导热装置4、出水口 5、壶底。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
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中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I内部设置有与壶底I连接的导热装置3,所述导热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蜂窝状的单腔体2,单腔体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单腔体2的顶端低于所述壶体I出水口 4的下缘。本实用新型的烧水壶可以是电热水壶,也可以是通过明火加热的普通烧水壶,壶底5将热源的热量传导至壶体I内水的同时也传导给导热装置3,导热装置3继而将热量传导到水中,导热装置3能够增加水的受热面积,使壶体I内的水在单腔体2内形成对流体系,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热损耗;而且几乎不影响壶体I的容量;另外,导热装置3增强了壶体I的机械强度,单腔体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使每个单腔体2能够共用侧壁,节省材料,而且完整充斥整个壶体。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烧水壶,包括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部设置有与壶底连接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蜂窝状的单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腔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腔体的顶端低于所述壶体出水口的下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内部设置有与壶底连接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蜂窝状的单腔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水的受热面积,使壶体内的水形成多个对流体系,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热损耗,而且几乎不影响壶体的容量,另外,导热装置增强了壶体的机械强度。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3041874SQ20132005721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李航, 盛遵荣, 武文竹, 马兴超, 宋文远, 胡宗高 申请人:李航, 盛遵荣, 武文竹, 马兴超, 宋文远, 胡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