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味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72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调味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味瓶。
背景技术
调味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通常的调味瓶是根据所装调味品或是颗粒状(如胡椒),或粉末状(如胡椒粉),来决定调味瓶的开口大小,并且无法改变。因此一个调味瓶只能按照其开口大小来存放相应的颗粒状或粉状调味品,所以家庭往往需要使用多个存放不同性状调味品的调味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存放不同形状调味品的调味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味瓶,包括瓶体与瓶盖,瓶盖与瓶体的瓶口处连接,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叠套在下盖上面,上盖可在下盖上面转动;上盖设有上盖出料口,下盖设有下盖出料口 ;转动上盖可使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的位置重合。作为优选,下盖设有复数个下盖出料口 ;转动上盖可使上盖出料口与复数个下盖出料口的位置分别重合。作为优选,复数个下盖出料口设有疏密不同的孔洞。作为优选,上盖的中心设有圆孔,圆孔松套在下盖中心的凸缘上;上盖的下边缘弯曲包裹住下盖的边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上盖,使得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重合,即可倒出瓶内调味品。错开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的位置,即关闭调味品出口,使用方便,适合不同形状的调味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味瓶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味瓶实施例的俯视图(出料口重合状态)。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味瓶实施例的俯视图(出料口错开状态)。图中,1-上盖,101-上盖出料口,2-下盖,201-下盖出料口,3-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调味瓶,包括瓶体3与瓶盖,瓶盖与瓶体的瓶口处连接。瓶盖包括上盖I和下盖2。上盖I与下盖2的外形均为相同的洋葱头形状,上盖I的中心设有一个圆孔,圆孔松套在下盖2中心的凸缘上,上盖的下边缘弯曲包裹住下盖的边缘。[0017]由于上述结构使得上盖I叠套在下盖2上面,上盖可在下盖上面转动。上盖设有I个上盖出料口 101,下盖设有3个下盖出料口 201,转动上盖,可使3个上盖出料口与3个下盖出料口的位置重合。如图2所示,为方便使用不同大小形状的调味品,3个下盖出料口设有疏密不同栅栏,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孔洞。根据这些孔洞形状的大小,分别适用于粉状(如胡椒粉)或颗粒状(如胡椒粒)调味品。使用时,转动上盖,使得上盖出料口与某个下盖出料口重合,即可倒出瓶内所装相应形状大小的调味品。用完转动错开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位置(图3),即关闭调味瓶。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调味瓶,包括瓶体与瓶盖,所述瓶盖与瓶体的瓶口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叠套在下盖上面,上盖可在下盖上面转动;所述上盖设有上盖出料口,所述下盖设有下盖出料口 ;转动上盖可使所述上盖出料口与所述下盖出料口的位置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设有复数个下盖出料口;转动上盖可使所述上盖出料口与复数个下盖出料口的位置分别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味瓶,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下盖出料口设有疏密不同的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圆孔松套在下盖中心的凸缘上;所述上盖的下边缘弯曲包裹住下盖的边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味瓶,包括瓶体与瓶盖,瓶盖与瓶体的瓶口处连接,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叠套在下盖上面,上盖可在下盖上面转动;上盖设有上盖出料口,下盖设有下盖出料口;转动上盖可使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的位置重合。其中,下盖设有复数个下盖出料口;转动上盖可使上盖出料口与复数个下盖出料口的位置分别重合;复数个下盖出料口设有疏密不同的孔洞;上盖的中心设有圆孔,圆孔松套在下盖中心的凸缘上;上盖的下边缘弯曲包裹住下盖的边缘。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上盖,使得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重合,即可倒出瓶内调味品。错开上盖出料口与下盖出料口的位置,即关闭调味品出口,使用方便,适合不同形状的调味品。
文档编号A47J47/04GK203042008SQ20132007414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宋丽愈 申请人:青岛达茂进出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