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饭煲专用大米自动蒸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饭煲配套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使用方法简单,但蒸出的大米饭口感不好,达不到用先煮后蒸的传统方法蒸出的效果,无法满足人们的特殊口味需求。而传统的蒸米方法又比较麻烦,现代上班族不愿意因此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一种既操作简便,又能保持传统口味的蒸米炊具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为传统电饭煲配套的大米自动蒸笼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带有水平外沿的圆筒形笼屉上,笼屉侧面和笼底上均匀分布直径为I一2mm过孔,过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倍孔径,笼屉侧面的外径与电饭煲内胆的内径之间有2—8mm的间隙,笼底与电饭煲内胆底面之间有10—25mm间隙,笼底下面安有三根可拆卸支脚,外沿的最大直径小于电饭煲上盖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当电饭煲中笼屉内的水和大米沸腾后,大米吸收水分后锅内水位降至笼屉以下,笼屉侧面的过孔使大米加热更充分,然后自动将米饭蒸熟,达到颗粒状米饭效果, 口感更好。2、先煮后蒸的大米脱糖,减少了胆固醇含量,同时水垢较少附着大米上,更利于人体健康。3、一物多用,既能作为蒸米的笼屉,又能当筛子,清洗大米更方便。4、不易粘锅,减少浪费。5、操作简便,原有电饭煲功能不变。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不锈钢或工程塑料一次压制成型,作为市售电饭煲8的配套炊具。在一个带有水平外沿I的圆筒形笼屉上,笼屉侧面5均勻分布有直径为I一2mm的过孔2,过孔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倍孔径,其作用是蒸米时蒸汽更容易进入笼屉内,使大米加热更充分。侧面过孔2或者为长形过孔,长形过孔的宽度为I一2mm,长度5 — 10mm。笼底3上均匀分布直径为I一2mm过孔4,过孔4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倍孔径,作用是既便于水分通过,又有效阻隔大米粒。笼屉侧面5的外径与电饭煲内胆6的内径之间有2—8mm的间隙,是蒸汽的上升通道。笼底3与电饭煲内胆底面7之间有10 — 25mm间隙,保证蒸米时必需的用水量。笼底3下面安有三根可拆卸支脚9,作用是当笼屉用于较大电饭煲时,笼屉的外沿I的直径小于电饭煲内胆内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以保证笼屉不会下沉。[0012] 外沿I的最 大直径小于电饭煲上盖的直径,使得原电饭煲8密闭程度不变。
权利要求1.一种电饭煲专用大米自动蒸笼,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带有水平外沿(I)的圆筒形笼屉上,笼屉侧面(5)上均匀分布有过孔(2),笼底(3)上均匀分布有过孔(4),过孔直径均为I一2_,过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倍孔径,笼屉侧面(5)的外径与电饭煲内胆(6)的内径之间有2 — 8mm的间隙,笼底(3)与电饭煲内胆底面(7)之间有10 — 25mm间隙,笼底(3)下面安有三根可拆卸支脚(9),外沿(I)的最大直径小于电饭煲(8)上盖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专用大米自动蒸笼,其特征在于:笼屉侧面过孔(2)为长形过 孔,长形过孔的宽度为I一2mm,长度5—10mm。
专利摘要一种电饭煲专用大米自动蒸笼是电饭煲配套产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带有水平外沿的圆筒形笼屉上,笼屉侧面和笼底上均匀分布直径为1—2mm过孔,过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倍孔径,笼屉侧面的外径与电饭煲内胆的内径之间以及笼底与电饭煲内胆底面之间有间隙,笼底下面安有三根可拆卸支脚,外沿的最大直径小于电饭煲上盖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当电饭煲中笼屉内的水和大米沸腾后,大米吸收水分后锅内水位降至笼屉以下,笼屉侧面的过孔使大米加热更充分,然后自动将米饭蒸熟,达到颗粒状米饭效果,口感更好。2、先煮后蒸的大米脱糖,减少了胆固醇含量,同时水垢较少附着大米上,更利于人体健康。3、一物多用,既能作为蒸米的笼屉,又能当筛子,清洗大米更方便。4、不易粘锅,减少浪费。5、操作简便,原有电饭煲功能不变。
文档编号A47J36/20GK203088789SQ20132009569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王福祥 申请人:王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