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置陶瓷内胆的电高压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锅,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陶瓷内胆的电高压锅。
背景技术:
传统高压锅都是使用金属内胆,由于金属内胆在高温高压蒸煮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有害金属元素,并不符合人们追求绿色环保的生活愿望。陶瓷材料具有环保、提升产品档次的特点,但如若直接用陶瓷材料制成内胆使用,陶瓷内胆又无法承受蒸煮过程中的高压,容易出现变形和裂纹等,影响产品使用。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陶瓷内胆的电高压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陶瓷内胆的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包 括密封的金属锅壳,金属锅壳底部上设有电热板,电热板上设有开口向上的陶瓷内胆,陶瓷内胆置于金属锅壳内且与金属锅壳之间不相接触。陶瓷内胆与电热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固定连接或架放式的可分离连接方式。所述金属锅壳与电热板之间还隔有娃胶密封圈。所述金属锅壳由可拆分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电热板可以直接引线与电源相接通电。所述电热板下方设有温控器,用于监测电热板温度。所述电高压锅还包括带电源插座的底座,金属锅壳底部开口,电热板向下设有电源插口,通过开口与电源插座相接通电加热。电热板可以是用电热合金丝作发热材料,用云母软板作绝缘材料,外包以薄金属板(铝板、不锈钢板等)进行加热的设备,如铸铝电热板。传统结构的高压锅,是直接将内胆密封在锅壳内,内胆外表面与锅壳相贴紧,内胆内表面直接承受锅壳内的高压,内表面受到的压力要大于外表面的压力,这就要求内胆的材料能够较好的承压,而陶瓷材料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内胆与锅壳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内胆蒸煮食物时所产生的高压将均勻分布于锅壳内,包裹在锅壳内的内胆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同时受到同样的高压压力,形成了平衡,内胆使用陶瓷材质也不会因为高压而变形或出现裂纹。当金属锅壳由可拆分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时,还可以将上壳体取掉,在内胆开口处加盖盖子,直接用内胆来煮水、煲汤等。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产品环保高档,陶瓷内胆使用寿命长,突破了高压锅内胆必须使用金属材质的限制,而且使用方式多样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0016]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的金属锅壳,金属锅壳底部上设有电热板1,电热板I上设有开口 2向上的陶瓷内胆3,陶瓷内胆3置于金属锅壳内且与金属锅壳之间不相接触;[0017]所述金属锅壳与电热板I之间还隔有娃胶密封圈4 ;[0018]所述金属锅壳由可拆分的上壳体5和下壳体6组成;[0019]所述电高压锅还包括带电源插座7的底座8,金属锅壳底部开口 9,电热板I向下设有电源插口 10,通过开口 9与电源插座7相接通电加热。[0020]图1中标记11为蒸煮的食物,标记12所指竖形虚线为蒸煮食物所形成的高压蒸汽;标记Fl为内胆外表面受到的气压压力,标记F2为内胆内表面受到的气压压力,两者压力大小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陶瓷内胆的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金属锅壳,金属锅壳底部上设有电热板,电热板上设有开口向上的陶瓷内胆,陶瓷内胆置于金属锅壳内且与金属锅壳之间不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锅壳与电热板之间还隔有硅胶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锅壳由可拆分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板直接引线与电源相接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板下方设有温控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电源插座的底座,金属锅壳底部开口,电热板向下 设有电源插口,通过开口与电源插座相接通电加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陶瓷内胆的电高压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金属锅壳,金属锅壳底部上设有电热板,电热板上设有开口向上的陶瓷内胆,陶瓷内胆置于金属锅壳内且与金属锅壳之间不相接触。陶瓷内胆与电热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固定连接或架放式的可分离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产品环保高档,陶瓷内胆使用寿命长,突破了高压锅内胆必须使用金属材质的限制,而且使用方式多样化。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3122086SQ20132011923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6日
发明者丁捷 申请人: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