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4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尤其是能利用蒸汽进行煮饭的蒸汽饭煲,解决了现有蒸汽压力电饭煲米饭糊化均匀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压力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锅胆、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加热装置,所述锅胆容置在煲体中,所述煲盖与锅胆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由蒸汽加热装置加热成高温蒸汽,所述煲盖上还设有能使加热腔内保持微压状态的微压阀,高温蒸汽通过煲盖上的蒸汽注入口进入加热腔,且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侧壁设置。
【专利说明】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尤其是一种能利用蒸汽进行煮饭的蒸汽饭煲。
[0003]【【背景技术】】
[0004]一般的家用电饭煲,通过使用配置在煲底的锅加热装置和配置在煲盖内的盖加热装置对锅胆内的米和水从上下均匀进行加热,从而促进米的糊化,提高煮饭性能。但是,在靠近盖加热装置附近的米容易被烤焦变干,使米饭的口感变差,并且这种现象随煮饭量的增加而加重。
[0005]为了解决电饭煲煮饭过程中上层米饭容易被烤干的问题,提出了蒸汽饭煲,蒸汽饭煲烹饪过程中,向煲体内通入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C)以上的高温蒸汽,由于能够得到高温蒸汽进行煮饭,无论煮饭量多少,锅上层的米饭也不会变干,而且可以促进米的糊化,提供煮饭性能。获得该效果的原因是:高温蒸汽本身就是气态的水分,通入适量的高温蒸汽会防止表层米饭变干。另外,高温蒸汽含有较高的热量,而且高温水蒸汽的热传导系数是高温空气的2倍,因此高温蒸汽能够将更有利于米糊化的温度的能量传递到米饭内部,促进米的糊化,且使米饭糊化更均匀。
[0006]但是,众所周知,100V水蒸汽的密度比空气低的多,100°C以上过热蒸汽的密度更低,在空气中高温蒸汽会快速上升。目前的蒸汽饭煲,当高温蒸汽从蒸汽注入口喷出后即快速向上升,当煮饭量较少时,表层米距离蒸汽注入口较远,就不能保证高温蒸汽与米饭有效的接触;即使高温蒸汽能够喷到表层米上,往往也是与蒸汽注入口相对应的很小区域内的米饭能够与高温蒸汽接触,高温蒸汽很难渗透到米饭内部,米饭内部很难获得高温蒸汽携带的热量,那么米饭糊化的均匀度很难提高。为了使高温蒸汽尽可能的喷到米饭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中,只能使高温蒸汽从蒸汽注入口向下以较高的速度喷射,那么,就形成了高温蒸汽冲击流,当煮饭量较大时 ,上层正对蒸汽注入口处的米饭极易被高速的高温蒸汽冲击流烘干变黄;另外,为了获得高速的蒸汽气流,需增加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功率以产生较多的水蒸汽,水蒸汽量增多了,那么将水蒸汽加热成高温蒸汽的蒸汽加热装置的功率也需要相应的增加,加大能源消耗。
[0007]【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能使高温蒸汽有效的渗透到米饭内部,促进米粒均匀糊化,同时又能避免因高温蒸汽直接冲击米饭造成表层米饭被高温蒸冲击流烘干。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锅胆、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加热装置,所述锅胆容置在煲体中,所述煲盖与锅胆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由蒸汽加热装置加热成高温蒸汽,所述煲盖上还设有能使加热腔内保持微压状态的微压阀,高温蒸汽通过煲盖上的蒸汽注入口进入加热腔,且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侧壁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容器、水容器加热装置以及连通蒸汽注入口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通道上对蒸汽通道内的蒸汽进行加热。[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容器和水容器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上,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煲盖内,所述蒸汽通道与水容器之间连接有水气分离罩。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容器和水容器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上,所述蒸汽通道包括设在煲体内的下蒸汽通道和设置在煲盖内的上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加热装置连接在下蒸汽通道上,所述下蒸汽通道和上蒸汽通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煲盖包括上盖和可拆卸的内盖,所述上盖铰接在煲体上,所述内盖覆盖于锅胆口部,所述微压阀安装于上盖上,并且内盖上设有与微压阀相通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注入口设置在内盖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盖上设有向加热腔凸出的空心凸台,所述蒸汽注入口设置在空心凸台的侧壁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凸台与所述内盖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内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空心凸台卡装在安装孔处。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内盖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下方设有蒸汽挡板,所述蒸汽注入口为蒸汽挡板与气孔之间形成的间隙。
[0017]进一步的,所述微压阀包括阀体、活动阀芯和回流阀芯,所述阀体具有排气口、进气口和回流口,所述回流阀芯设置于回流口上,所述活动阀芯设置于进气口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阀芯包括重力块和设置在重力块上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在重力块作用下自由抵靠在进气口上;或者所述活动阀芯包括重力球,所述进气口为锥形口,所述重力球自由抵靠在进气口上;或者所述活动阀芯包括密封垫和连接于密封垫上的弹性件,所述密封垫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抵靠在进气口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压力电饭煲,在现有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加热装置的基础上增加微压阀,这样,在煮饭过程中,除了可以高效、稳定的产生高温蒸汽,并将其送入到锅胆内进行煮饭之外,还能通过微压阀使含有较高热量的高温蒸汽能够充盈整个加热腔并封闭一定的时间,这样可以降低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产量,使较少的高温蒸汽也能与米饭充分接触,并能渗透到米饭内部,更快更有效的将热能传导到米饭内部,从而提高米粒的糊化,使米饭上下糊化均匀。
[0021]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了高温蒸汽注入口的方向,将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侧壁设置,使得高温蒸汽流不能直接冲击表层米饭造,避免了表层米饭被高温蒸汽冲击流而被烘干,改善蒸汽压力电饭煲的米饭质量。[0022]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002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蒸汽压力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7]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微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微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压力电饭煲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压力电饭煲实施例五中蒸汽注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压力电饭煲实施例六中蒸汽注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锅胆、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加热装置,煲盖上还设有能使加热腔内保持微压状态的微压阀,高温蒸汽通过煲盖上的蒸汽注入口进入加热腔,且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侧壁设置。通过微压阀使含有较高热量的高温蒸汽能够充盈整个加热腔并封闭一定的时间,这样可以降低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产量,使较少的高温蒸汽也能与米饭充分接触,并能渗透到米饭内部,更快更有效的将热能传导到米饭内部,从而提高米粒的糊化,使米饭上下糊化均匀,从而解决目前蒸汽饭煲高温蒸汽从蒸汽注入口喷出后即快速向上升,高温蒸汽不能与米饭有效接触的问题,大大改善了蒸汽饭煲的煮饭质量。
[0035]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6]实施例一:
[0037]参照图1,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包括煲体1、煲盖2、锅胆3、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加热装置4,所述锅胆3容置在煲体I中,所述煲盖2与锅胆3之间形成加热腔10,通过锅胆3下方的锅胆加热装置31对锅胆3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可以是电热盘或者电磁线圈等加热方式。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由蒸汽加热装置4加热成高温蒸汽,所述煲盖2上设有能使加热腔10内保持微压状态的微压阀,以及能将高温蒸汽注入加热腔10的蒸汽注入口,该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3 侧壁设置。
[0038]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容器7、水容器加热装置71以及用于将蒸汽送入加热腔10的蒸汽通道5,所述蒸汽加热装置4设置在蒸汽通道5上对蒸汽通道5内的蒸汽进行加热。较为优选的方案:水容器7和水容器加热装置71设置在煲体I内部,蒸汽通道5设置在煲盖2内,水容器加热装置71受电饭煲控制电路的控制,通常是电加热装置,水容器加热装置71通电后将水容器7内的水加热到沸腾,产生的蒸汽进入蒸汽通道5内。
[0039]由于水沸腾时会产生气泡,并且这些气泡会随着蒸汽进入蒸汽通道5,减弱蒸汽通道5内蒸汽加热装置4对蒸汽的加热效果,同时也妨碍了蒸汽的稳定产出,因此,本实施例还在蒸汽通道5与水容器7之间设置了水气分离罩6,水气分离罩6与水容器7之间设置了密封件,以在煲盖2关闭时能形成密闭空间;在水气分离罩6的顶部设有孔径较小的气孔61,蒸汽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无法通过气孔61,而蒸汽可以通过气孔61进入蒸汽通道5,相比现有技术中只依靠蒸汽通道来消除气泡的方案,本实施例加上水气分离罩6后,水气分离效果更佳,能更加高效、稳定地产出蒸汽。本实施例的水气分离罩6安装在煲盖2内,当煲盖2被打开后,水气分离罩6可与水容器7分离,以便向水容器7中加水。
[0040]本实施例的蒸汽加热装置4为单独的部件,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在蒸汽通道5上,蒸汽加热装置4为电加热装置,例如PCT发热体、电阻/电子元件、半导体加热片等。蒸汽加热装置也可以直接装入蒸汽通道内,比如在蒸汽通道内壁绕装电热丝。
[0041 ] 本实施例由于微压阀的存在,通常的微压阀在煲内食物未沸腾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煲内可持续升压;随着压力持续上升,食物达到沸腾状态,煲内蒸汽压力将微压阀顶开,蒸汽从微压阀泻出,随着蒸汽的泻出,煲内压力逐步减小,微压阀再次关闭;电饭煲一直处于加热状态,在微压阀的作用下,煲内重复进行升压、降压的过程,如此反复确保了煲内压力基本稳定,从而使得电饭煲能间歇性的排出蒸汽,使电饭煲处于微压状态,食物处于间歇沸腾状态。于本实施例中,当经过蒸汽加热装置加热后形成的高温蒸汽通入加热腔后,高温蒸汽能在微压状态下能充盈整个加热腔并封闭一定的时间,这样使即使产出较少的高温蒸汽也能与米饭充分接触,并能渗透到米饭内部,解决了高温蒸汽密度过低而快速上升并排出导致高温蒸汽不能与米饭充分接触的问题;而且微压状态下,高温蒸汽更容易进入米饭内部,将其携带的热能传导到米饭内部,从而提高米粒的糊化,使米饭上下糊化均匀,即使煮饭量较少,也保证高温蒸汽与米饭有效的接触,提高产品的煮饭性能。另一方面,因为降低了高温蒸汽的产量,也就是降低了产生高温蒸汽所消耗的能量,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0042]参照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改变了蒸汽注入口的方向,将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侧壁设置,使得高温蒸汽流不会直接冲击表层米饭造,避免了表层米饭被高温蒸汽冲击流而被烘干,改善蒸汽压力电饭煲的米饭质量。具体的:煲盖2包括上盖21和内盖22,上盖21铰接在煲体上,内盖22覆盖于锅胆3 口部,微压阀安装于上盖21上,并且内盖22上设有与微压阀相通的蒸汽出口 221,蒸汽注入口设置在内盖22上,内盖22与锅胆、内盖22与微压阀之间均形成密封,设置内盖22后可以避免因高温蒸汽进入煲盖内导致内部材料、电器元件的变形、老化、腐蚀等,同时内盖22是可拆卸的安装在上盖21上,方便用户清洗。本实施例的蒸汽注入口设置在内盖22上,具体实施时:可直接在内盖22上冲压出空心凸起221,即空心凸起221与内盖22 —体成型,在空心凸起221的侧壁上开出若干个蒸汽注入口 222,并且保证蒸汽注入口 222的开口方向朝向锅胆侧壁,其角度可以为水平或者略向下倾斜,这样从蒸汽通道5进入加热腔的高温蒸汽不会直接喷射到表层米饭,就不会发生表层米饭局部发干、发黄,提高了米饭质量。作为简单变换:可以将蒸汽通道穿过内盖直接引入加热腔,在蒸汽通道端口处设置高温蒸汽注入口,原则上只要保证高温蒸汽注入口 222不正对表层米饭即可,因此,高温蒸汽注入口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0043]本实施例的水容器不局限于在煲体内部,也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安装在煲体外部、煲盖外部或者煲盖内部,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并不影响蒸汽发生装置的实际作用;另外,上述的内盖也可以直接固定在上盖上,或者与上盖一体成型;上述的水容器也可以是煲体上一体成型的凹槽等。
[0044]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微压阀,包括阀体91、活动阀芯和回流阀芯96,阀体91具有排气口 94、进气口 90和回流口 95,所述回流阀芯96设置于回流口 95上,所述活动阀芯设置于进气口 90上,活动阀芯包括重力块92和设置在重力块92上的密封垫93,密封垫93在重力块92作用下自由抵靠在进气口 90上。当加热腔10内的高温蒸汽压力上升到可以克服重力块92重力以及大气压力将密封垫93推开时,微压阀被打开,此时,部分高温蒸汽可以经进气口 90、阀体91内腔、排气口 94排出,实现自动排气泄压,直至加热腔10内的高温蒸汽压力下降到大气压以下,密封垫93在重力块92作用下再次封闭进气口 90,如此反复循环;再这期间,会有部分蒸汽在破泡板的作用下形成米汤而流向回流口 95,当阀体91内积聚较多米汤时,能克服煲内压力将回流阀芯96推开,米汤从回流口 95流回煲内,当煲内压力达到压力阈值时,密封垫93再次被顶开,而具体的预设压力值则取决于重力块92的质量,可以固定压力阈值,也可以将压力阈值设定为可调,具体方案现有技术已有公开。
[0045]实施例二:
[0046]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微压阀的活动阀芯为重力球97,进气口 90设计成锥形口,重力球97自由抵靠在进气口 90上,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电饭煲的其他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
[0047]实施例三:
[0048]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微压阀的活动阀芯包括密封垫93和连接于密封垫93上的弹性件99,弹性件99通常选择弹簧,密封垫93在弹性件99的弹性作用力下抵靠在进气口 90上。靠弹性件99的弹性作用力推动密封垫93封闭进气口 90,煲内压力大于自由状态下弹性件99的弹力时,将顶开密封垫93,即可排气泄压。本实施例电饭煲的其他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
[0049]实施例四:
[0050]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水容器7和水容器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I上,可以是煲体I内,也可以是煲体I外,蒸汽通道5包括设在煲体I内的下蒸汽通道51和设置在煲盖2内的上蒸汽通道52,且将蒸汽加热装置4设置在下蒸汽通道51上,下蒸汽通道51和上蒸汽通道52之间通过软管53连接,这样可以简化煲盖2的内部结构,煲盖2打开时,蒸汽发生装置与蒸汽加热装置4也可以不用分离;水容器7具有延伸至煲体I外的加水通道72,方便用户加水。本实施例电饭煲的其他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微压阀可以选择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微压阀,或者其他类型的微压阀。
[0051]实施例五:
[0052]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内盖22上设有向加热腔凸出的空心凸台221,但空心凸台221是一个单独的部件,空心凸台221的开口部设有定位台阶223,内盖22上设有安装孔220,空心凸台221通过定位台阶223卡装在安装孔220处,空心凸台221的侧壁上开出若干个蒸汽注入口 222,蒸汽注入口 222朝向锅胆侧壁。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通过定位台阶223来固定空心凸台22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的其他机械连接固定方式也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另外,本实施例蒸汽压力电饭煲的其他结构,例如微压阀的设置,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详述。
[0053]实施例六:
[0054]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内盖22上设有气孔224,气孔224下方设有蒸汽挡板226,蒸汽挡板226通过安装柱225固定在内盖22上,并且与气孔224之间形成一定间隙,蒸汽注入口 222为蒸汽挡板226与气孔224之间形成的间隙。从蒸汽通道5喷出的高温蒸汽透过气孔224进入加热腔,蒸汽挡板226阻挡高温蒸汽垂直喷射,避免高温蒸汽直接喷射到表层米饭,同时蒸汽挡板226改变高温蒸汽方向使之从蒸汽挡板226与气孔224之间形成的间隙,即朝向锅胆侧壁的蒸汽注入口 222喷出,以便充盈整个加热腔。蒸汽挡板226还可通过其他机械连接方式可拆式安装。本实施例蒸汽压力电饭煲的其他结构,例如微压阀的设置,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详述。
[00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电饭煲,尤其是利用蒸汽进行煮饭的蒸汽饭煲;或者是相类似的厨房烹饪器具。[0056]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锅胆、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加热装置,所述锅胆容置在煲体中,所述煲盖与锅胆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由蒸汽加热装置加热成高温蒸汽,所述煲盖上还设有能使加热腔内保持微压状态的微压阀,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通过煲盖上的蒸汽注入口进入加热腔,且蒸汽注入口朝向锅胆侧壁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容器、水容器加热装置以及连通蒸汽注入口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通道上对蒸汽通道内的蒸汽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和水容器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上,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煲盖内,所述蒸汽通道与水容器之间连接有水气分离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和水容器加热装置设置在煲体上,所述蒸汽通道包括设在煲体内的下蒸汽通道和设置在煲盖内的上蒸汽通道,所述蒸汽加热装置连接在下蒸汽通道上,所述下蒸汽通道和上蒸汽通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包括上盖和可拆卸的内盖,所述上盖铰接在煲体上,所述内盖覆盖于锅胆口部,所述微压阀安装于上盖上,并且内盖上设有与微压阀相通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注入口设置在内盖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设有向加热腔凸出的空心凸台,所述蒸汽注入口设置在空心凸台的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凸台与所述内盖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内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空心凸台卡装在安装孔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下方设有蒸汽挡板,所述蒸汽注入口为蒸汽挡板与气孔之间形成的间隙。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包括阀体、活动阀芯和回流阀芯,所述阀体具有排气口、进气口和回流口,所述回流阀芯设置于回流口上,所述活动阀芯设置于进气口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蒸汽压力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包括重力块和设置在重力块上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在重力块作用下自由抵靠在进气口上;或者所述活动阀芯包括重力球,所述进气口为锥形口,所述重力球自由抵靠在进气口上;或者所述活动阀芯包括密封垫和连接于密封垫上的弹性件,所述密封垫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抵靠在进气口上。
【文档编号】A47J27/086GK203378946SQ201320329316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8日
【发明者】朱泽春, 杜淑龙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