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3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克服了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加快食材成熟,使用安全,可对食材进行观测的可观测密闭锅盖,它包括锅盖本体、可视窗通孔、可视窗卡板、透视板、把手固定螺母、气阀口,锅盖本体为中部向上凸起呈弧形的圆盘,可视窗通孔为位于锅盖本体中部的由上向下通孔,可视窗卡板为环形板状体,其顶部向上凸起呈弧形,位于可视窗通孔底部,且外缘与可视窗通孔底部连接,透视板为圆形板状体,位于可视窗通孔内部,把手固定螺母为柱状体结构,且顶部中心位置有向下的螺纹孔,把手固定螺母数量为两个,气阀口位于锅盖本体上两个把手固定螺母构成的轴的侧方。
【专利说明】—种可观测密闭锅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用于烹饪食物的时间日益减少,能加快食物烹饪速度的厨房器材越发受到欢迎,其中压力锅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压力锅因其是通过创造较大的锅内外气压差,使得食物迅速成熟,它的使用就并不十分安全,国内外每年都会发生很多因使用压力锅不当造成的厨房伤害事故,而且因为压力锅的特殊性质,整个锅具没有可观测锅内食材的窗口,对食材的成熟度也不好把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快食材成熟,使用安全,可对食材进行观测的可观测密闭锅盖。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可视窗通孔、可视窗卡板、透视板、把手固定螺母、气阀口,锅盖本体为中部向上凸起呈弧形的圆盘,可视窗通孔为位于锅盖本体中部的由上向下通孔,可视窗卡板为环形板状体,其顶部向上凸起呈弧形,位于可视窗通孔底部,且外缘与可视窗通孔底部连接,透视板为圆形板状体,位于可视窗通孔内部,把手固定螺母为柱状体结构,且顶部中心位置有向下的螺纹孔,把手固定螺母数量为两个,位于锅盖本体上方可视窗通孔两侧,气阀口为圆形通孔,位于锅盖本体上两个把手固定螺母构成的轴的侧方。
[0005]还包括积水槽、固定卷边,所述积水槽为锅盖本体底部向上弯折呈弧形构成,固定卷边为锅盖本体边缘向外侧弯折呈水平环形构成。
[0006]还包括密封圈、锅盖固定槽、锅体边缘槽、密封小齿,所述密封圈为条形环状体,锅盖固定槽为位于密封圈内侧上方,由内向外的凹槽,其深度与固定卷边宽度相等,锅体边缘槽为位于密封圈底部,由外向内凹槽,密封小齿为位于锅体边缘槽里靠上的侧边上,梯形的凸起,且等距离排列。
[0007]还包括透视板固定螺孔,所述透视板固定螺孔为位于可视窗卡板上的通孔,数量为6个,围绕可视窗卡板的环形等距离排列,透视板通过穿过透视板固定螺孔的螺丝紧固在可视窗卡板上。
[0008]还包括把手、锅盖支架、把手固定螺孔,所述把手为弧形条状体,锅盖支架为双股叉状结构,前端与把手一端连接,后端叉状部分向斜上方倾斜,把手固定螺孔为圆形通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把手前端和后端,通过穿过把手固定螺孔的螺丝,将把手固定在把手固定螺母上。
[0009]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使用密封圈,将锅盖和锅具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锅内外的气压差,从而能加速食材的成熟时间。[0011 ] 2.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透视板对锅内的食材进行观测,达到更好的烹调效果。
[0012]3.本技术在使用时,并不是通过将锅盖紧固在锅体上达到的密闭效果,而是自然压盖,锅内外压力差为微压力差,使用更加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实施例的锅盖本体边缘与密封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8]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观测密闭锅盖的实施例,
[0019]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可视窗通孔2、可视窗卡板3、透视板4、把手固定螺母5、气阀口 6,锅盖本体I为中部向上凸起呈弧形的圆盘,可视窗通孔2为位于锅盖I本体中部的由上向下通孔,可视窗卡板3为环形板状体,其顶部向上凸起呈弧形,位于可视窗通孔2底部,且外缘与可视窗通孔2底部连接,透视板4为圆形板状体,位于可视窗通孔2内部,把手固定螺母5为柱状体结构,且顶部中心位置有向下的螺纹孔,把手固定螺母5数量为两个,位于锅盖本体I上方可视窗通孔2两侧,气阀口 6为圆形通孔,位于锅盖本体I上两个把手固定螺母5构成的轴的侧方。
[0020]还包括积水槽7、固定卷边8,所述积水槽7为锅盖本体I底部向上弯折呈弧形构成,固定卷边8为锅盖本体I边缘向外侧弯折呈水平环形构成。
[0021]还包括密封圈9、锅盖固定槽10、锅体边缘槽11、密封小齿12,所述密封圈9为条形环状体,锅盖固定槽10为位于密封圈9内侧上方,由内向外的凹槽,其深度与固定卷边8宽度相等,锅体边缘槽11为位于密封圈9底部,由外向内的凹槽,密封小齿12为位于锅体边缘槽11里靠上的侧边上,梯形的凸起,且等距离排列。
[0022]还包括透视板固定螺孔16,所述透视板固定螺孔16为位于可视窗卡板3上的通孔,数量为6个,围绕可视窗卡板3的环形等距离排列,透视板4通过穿过透视板固定螺孔16的螺丝紧固在可视窗卡板3上。
[0023]还包括把手13、锅盖支架14、把手固定螺孔15,所述把手13为弧形条状体,锅盖支架14为双股叉状结构,前端与把手13 —端连接,后端叉状部分向斜上方倾斜,把手固定螺孔15为圆形通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把手13前端和后端,通过穿过把手固定螺孔15的螺丝,将把手13固定在把手固定螺母5上。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可视窗通孔、可视窗卡板、透视板、把手固定螺母、气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为中部向上凸起呈弧形的圆盘,可视窗通孔为位于锅盖本体中部的由上向下通孔,可视窗卡板为环形板状体,其顶部向上凸起呈弧形,位于可视窗通孔底部,且外缘与可视窗通孔底部连接,透视板为圆形板状体,位于可视窗通孔内部,把手固定螺母为柱状体结构,且顶部中心位置有向下的螺纹孔,把手固定螺母数量为两个,位于锅盖本体上方可视窗通孔两侧,气阀口为圆形通孔,位于锅盖本体上两个把手固定螺母构成的轴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还包括积水槽、固定卷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槽为锅盖本体底部向上弯折呈弧形构成,固定卷边为锅盖本体边缘向外侧弯折呈水平环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还包括密封圈、锅盖固定槽、锅体边缘槽、密封小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条形环状体,锅盖固定槽为位于密封圈内侧上方,由内向外的凹槽,其深度与固定卷边宽度相等,锅体边缘槽为位于密封圈底部,由外向内凹槽,密封小齿为位于锅体边缘槽里靠上的侧边上,梯形的凸起,且等距离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还包括透视板固定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板固定螺孔为位于可视窗卡板上的通孔,数量为6个,围绕可视窗卡板的环形等距离排列,透视板通过穿过透视板固定螺孔的螺丝紧固在可视窗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测密闭锅盖,还包括把手、锅盖支架、把手固定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弧形条状体,锅盖支架为双股叉状结构,前端与把手一端连接,后端叉状部分向斜上方倾斜,把手固定螺孔为圆形通孔,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把手前端和后端,通过穿过把手固定螺孔的螺丝,将把手固定在把手固定螺母上。
【文档编号】A47J36/06GK203749224SQ20132036405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5日
【发明者】贺兴亮 申请人:贺兴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