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保温杯,包括杯盖、杯体、电热元件、金属导热板、电路控制板、电源接线,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紧密接触,杯体设有外壳和内胆,外壳包括外壳侧壁和外壳底壁,杯盖拧接在杯体上端,所述杯盖形成有密封的内腔室,所述金属导热板设置在杯盖内腔室的下端面,所述电热元件和电路控制板安装在内腔室中;所述内胆一体形成有内胆底壁;所述电源接线的近端设有第一插接头,杯盖设有与第一插接头匹配的电源插接孔,电源插接孔的导电极经电路控制板连接到电热元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保温性能好,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电热保温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保温杯。
【背景技术】
[0002]当人们长时间在户外时,都希望能够喝上热水。最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带上装满热水的保温杯,但保温杯也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温,超过一定时间后,热水照样变为凉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最流行的一种解决方式是采用车载电热杯,其结构如图1所示。车载电热杯设置有电热元件51和金属导热板52,利用汽车的点烟孔提供电源,这样就可以在户外将水加热。上述电热杯的结构中,为了安装电热元件51和金属导热板52,杯体下部必须加设底座;这就导致以下问题:
[0003]—、底座与杯体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材料并一体制成,杯体与底座必须分体设置并形成可靠的连接结构;为了使底座的金属导热板能够直接与水接触,杯体底面必须镂空,杯体与底座之间必须形成可靠密封结构,使得现有电热杯底部结构复杂;
[0004]二、现有车载电热杯的杯体结构与普通保温水杯的杯体结构不同,为了生产电热杯,生产商必须另外配备电热杯杯体的专门模具;
[0005]三、金属导热板是金属材质,导热性能极好,因此当车载电热杯没有通电加热时,直接与热水接触的金属导热板反而会形成快速散热的通道,影响到保温杯底部的保温性倉泛。
[0006]另外,为了使车载电热杯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大部分车载电热杯都设置成为具有包括外壳和内胆的双层结构,外壳侧壁23和内胆21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25,如图1所示,但这样会使杯体与底座的连接结构问题更为复杂:
[0007]—、为了使底座的金属导热板能够直接与水接触,内胆21只能设置成为没有底部的直筒状,内胆21的上下端需要依靠橡胶密封圈6形成密封,还需要设置对环形密封圈6施加足够竖向压力;该竖向压力主要来源于底座向上卡压,而且需要外壳上端的缩颈部提供支撑;
[0008]二、由于内胆21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承受上述竖向压力,因此一般只能选用玻璃、陶瓷等弹性很低非金属材料,而不能选择不锈钢板(因为不锈钢板的刚度不足,不足以对环形密封圈形成足够的竖向压力);在内胆选用玻璃、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内胆上端与外壳上端难以一体连接起来。
[0009]三、内胆上端与外壳上端只是依靠密封圈实现密封,内胆底端与底座之间也只能是依靠密封圈实现密封,但这种密封结构只是对于非常低微的水压力才能产生液体密封效果,假如密封圈两边具有较强的气压差时,则密封圈远远不足以形成气体密封,因此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环形间隙25不能实现真空,影响到保温杯侧面的保温性能。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电热保温杯,它结构简单巧妙,保温性能好。
[0011]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电热保温杯包括杯盖、杯体、电热元件、金属导热板、电路控制板、电源接线,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紧密接触,杯盖拧接在杯体上端,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杯盖形成有密封的内腔室,所述金属导热板设置在杯盖内腔室的下端面,所述电热元件和电路控制板安装在杯盖内腔室中;所述电源接线的近端设有第一插接头,杯盖设有与第一插接头匹配的电源插接孔,电源插接孔的导电极经电路控制板连接到电热元件。
[0012]杯体设有外壳和内胆,外壳包括外壳侧壁和外壳底壁,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和内胆底壁。
[0013]所述内腔室中设有测温元件,测温元件贴近金属导热板,测温元件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
[0014]还配套有电源部件,电源接线的远端连接电源部件。
[0015]所述电源接线的远端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电源部件设有与第二插接头匹配的电源输出插孔。
[0016]杯体设有外壳和内胆,夕卜壳包括连成一体的外壳侧壁和外壳底壁,内胆包括连成一体的内胆侧壁和内胆底壁。
[0017]所述内胆、外壳采用不锈钢制作,所述内胆上端、外壳上端连成一体;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真空。
[0018]所谓电源接线的“近端”,是指电源接线靠近的杯盖的一端。所谓电源接线的“远端”,是指电源接线远离的杯盖的一端,即靠近的电源的一端。
[00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20]一、保温杯中的水需要加热时,只需拧紧杯盖,将电源接线连接到电源部件,将整个保温杯倒立过来,就可使水与杯盖的金属导热板直接接触而进行电热加温,加温后将整个保温杯重新正立过来。当需要打开杯盖喝水时,只需将电源接线从杯盖拔出,就可方便地拧开杯盖。
[0021]二、当保温杯没有通电加热时,杯体正立,杯盖处于上方,杯底处于下方,热水不会接触到金属导热板,两者之间隔离有空气,因此大幅度降低金属导热板的散热量,保温性能好。
[0022]三、由于金属导热板设置在杯盖,因此不再需要底座,杯壁底部不需镂空,杯壁可以直接连接同样材质的杯底,杯壁与杯底可以一体形成,杯体底部自然形成密封,而不需专门加设连接特殊的连接结构、密封结构,因此结构简单,杯体可以采用市售的通用杯体结构,杯体不再需要专门的生产模具,降低成本。
[0023]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结构时,则还有以下优点:内胆不需为了形成密封而承受竖向压力,因此内胆材质选择不受限制,可以选用不锈钢。当内胆和外壳均选用不锈钢,内胆侧壁上端与外壳侧壁上端可以连成一体,内胆侧壁下端与内胆底壁可以连成一体,外壳侧壁下端与外壳底壁可以连成一体,这样,为内胆和外壳之间的间隙抽真空提供了结构方面的条件,使内胆和外壳之间间隙可以抽真空,有利于保温。
[0024]四、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0025]1、内腔室中设有测温元件,测温元件连接电路控制板,这样,使用者出门之前往保温杯加入热水,当热水温度降低需要加热时,只需加热到合适口感的温度(例如50度),即可立即饮用,而没有太烫、需要等待降温等不便之虞;
[0026]2、由于设有测温元件,可以避免水被加热到100度而产生蒸汽压力,又减少加热所需电量,利用配套的电源部件即可进行加热,而不必一定依赖于汽车点烟孔的电源,因此极大拓宽使用范围,即使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也可利用放在书包里的电源部件对水进行加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传统车载电热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电热杯主体剖面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杯盖剖面示意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热杯主体和电源部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31]图5是图2所示结构在加热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一
[0033]图1、图2、图3所示,该电热保温杯包括杯盖1、杯体2、电热元件51、金属导热板52、电路控制板53、电源接线3,该电热元件51为场效应管,杯体2设有外壳和内胆,外壳包括一体形成的外壳侧壁23和外壳底壁24,内胆包括一体形成的内胆侧壁21和内胆底壁22,所述内胆、外壳都采用不锈钢制作,内胆侧壁上端、外壳侧壁上端连成一体;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环形间隙25抽成真空。上述杯体结构是普通市售真空保温杯杯体的常见结构。
[0034]图3所示,杯盖I形成有密封的内腔室10,金属导热板52设置在杯盖内腔室10的下端面,场效应管51和电路控制板53安装在内腔室10中,场效应管51与金属导热板52紧密接触;内腔室10中设有测温元件54,该测温元件54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54贴近金属导热板,热敏电阻54连接电路控制板53,从而将温度信号传送到电路控制板53,以便控制场效应管51的通断,进而控制加热温度。杯盖I利用螺纹7拧接在杯体2外壳上端。
[0035]图4所示,所述电源接线3的近端设有第一插接头31,杯盖I设有与第一插接头匹配的电源插接孔11,电源插接孔11的导电极经电路控制板53连接到电热元件51。该电热杯还配套有电源部件4,所述电源接线3的远端设有第二插接头32,所述电源部件4设有与第二插接头匹配的电源输出插孔41。
[0036]上述实施例进行加热时,电源接线3的第一插接头31插入杯盖I的电源插接孔11,电源接线3的第二插接头32插入电源部件4的电源输出插孔41,将整个保温杯倒立过来,就可使水与杯盖的金属导热板52直接接触,利用设置在杯盖外面的按键启动场效应管51,就可进行电热加温,加温至设定温度后,使场效应管51断电,完成加温过程,接着将整个保温杯重新正立过来进行正常使用。
[0037]实施例二
[0038]在该实施例中,电源接线的远端设有与汽车点烟孔匹配的第二插接头,因此与实施例一比较,实施例二可省去电源部件。
[0039]实施例三 [0040] 在该实施例中,电源接线的远端与电源部件固定连接,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保温杯,包括杯盖、杯体、电热元件、金属导热板、电路控制板、电源接线,电热元件与金属导热板紧密接触,杯盖拧接在杯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形成有密封的内腔室,所述金属导热板设置在杯盖内腔室的下端面,所述电热元件和电路控制板安装在杯盖内腔室中;所述电源接线的近端设有第一插接头,杯盖设有与第一插接头匹配的电源插接孔,电源插接孔的导电极经电路控制板连接到电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室中设有测温元件,测温元件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保温杯,其特征在于:还配套有电源部件,电源接线的远端连接电源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的远端设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电源部件设有与第二插接头匹配的电源输出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杯体设有外壳和内胆,外壳包括连成一体的外壳侧壁和外壳底壁,内胆包括连成一体的内胆侧壁和内胆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外壳采用不锈钢制作,所述内胆上端、外壳上端连成一体;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真空。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378956SQ201320395893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陈梓平, 杜源展 申请人:广东夏野日用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