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为电器领域,包括本体、内锅、外盖和内盖,所述本体中设有检测本体中有无内锅的内锅检测装置,所述外盖中设有检测外盖是否连接有内盖的内盖检测装置,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中至少有一个为金属探测装置。由金属探测装置替代微动开关方式,不必与内锅内盖直接接触就能检测电饭煲内是否有由金属制成的内锅内盖,避免微动开关与内锅内盖之间的联动机构发生变形错位导致检测失效的现象,也不会如微动开关方式实际组装时因需要对联动机构手动调整影响制造效率,对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金属探测装置替代机械结构方式,大大简化了结构,部品少,成本低。
【专利说明】—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饭煲包括内盖、内锅、外盖、本体等主要部件,内盖通过螺丝、卡扣等方式固连在外盖内侧,内锅容置于本体内,外盖铰接与本体上,可绕铰接部转动使内盖扣合在内锅上形成密闭的炊饭空间,如果用户使用时漏装内盖,有可能造成食材溢出流入本体内部,漏装内锅时,可能造成空烧,以上两种都会给用户带来不便或引发触电起火等危险,所以,有必要对内盖和内锅进行检测,防止漏装。现有技术一般都采用微动开关来判断是否有锅或者内盖,当内锅或者内盖装入电饭煲本体内时用于内锅检测或内盖检测的微动开关被按下检测电路只要检测微动开关的通断来判断内锅内盖,这种方式由于需要与内锅内盖直接接触,当开关与检测结构之间的联动结构发生变形错位后此功能就会失效,且实际组装时需要对联动结构进行手动调整不利于制造速度的提高。或者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漏装时外盖扣合不上等异常情况,提示用户注意,机械结构的方式相对比较复杂,部品多,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应用了金属探测装置来检测电饭煲内是否有由金属制成的内锅内盖,不必与内锅内盖直接接触就能检测,避免接触不当导致检测错误的现象,结构简单,部品少,成本低。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包括本体、内锅、外盖和内盖,所述本体中设有检测本体中有无内锅的内锅检测装置,所述外盖中设有检测外盖是否连接有内盖的内盖检测装置,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中至少有一个为金属探测装置。由金属探测装置替代微动开关方式,不必与内锅内盖直接接触就能检测电饭煲内是否有由金属制成的内锅内盖,避免微动开关与内锅内盖之间的联动机构发生变形错位导致检测失效的现象,也不会如微动开关方式实际组装时因需要对联动机构手动调整影响制造效率,对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金属探测装置替代机械结构方式,大大简化了结构,部品少,成本低。
[0005]改进的,所述金属检测装置具有感应金属的金属探测线圈,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具有工作面。通过金属探测线圈来感应是否有金属。
[0006]改进的,所述内锅检测装置为金属探测装置。通过金属探测装置来检测电饭煲内是否有内锅。
[0007]改进的,所述内盖检测装置为金属探测装置。通过金属探测装置来检测电饭煲内是否有内盖。
[0008]改进的,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均为金属探测装置。电饭煲中内锅、内盖均通过金属探测装置来检测是否存在。
[0009]改进的,所述本体中设有金属保护框,所述金属保护框中设有加热器,所述内锅内置于金属保护框中且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内锅的侧壁与金属保护框的侧壁相对布置,所述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连接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将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使得工作面与内锅之间的感应不受金属保护框的影响,且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连接在金属保护框上避免金属探测线圈与金属保护框通电。
[0010]改进的,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内置于绝缘套中,所述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绝缘套设在安装孔上。使得金属保护框不会位于工作面与内锅之间,避开金属保护框对金属探测线圈的干扰。
[0011]改进的,所述本体中设有金属保护框和塑料框,所述金属保护框中设有加热器,所述内锅内置于金属保护框中且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金属保护框的上端低于内锅的上端,所述塑料框的下端与金属保护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锅的侧壁与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以及塑料框的内壁相对布置,所述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连接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或者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塑料框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在金属保护框的上端连接有塑料框,内锅侧壁上部与塑料框正对、下部与金属保护框侧壁正对,可以将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塑料框上使得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以检测内锅的有无而塑料框不会干扰金属探测线圈,或者将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连接在金属保护框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使得金属保护框不会位于工作面与内锅之间,避开金属保护框对金属探测线圈的干扰。
[0012]改进的,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外盖上且金属探测线圈的工作面与内盖正对布置。使得金属探测线圈与内盖相对靠近布置以感应内盖的有无。
[0013]改进的,所述外盖包括位于内盖上方的塑料外盖罩,所述塑料外盖罩的上端设有定位槽,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定位槽中且工作面与内盖正对布置。金属探测线圈安装方便且牢固。
[0014]有益效果: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采用金属探测装置检测电饭煲内是否有内锅内盖,不必与内锅内盖直接接触就能检测,避免接触不当导致检测错误的现象,保证电饭煲的使用安全,结构简单,部品少,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金属探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包括本体1、内锅2、外盖3和内盖4,所述本体中设有检测本体中有无内锅的内锅检测装置,所述外盖中设有检测外盖是否连接有内盖的内盖检测装置,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中至少有一个为金属探测装置,所述内锅检测装置为金属探测装置或者所述内盖检测装置为金属探测装置或者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均为金属探测装置,所述金属探测装置具有金属探测线圈5,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具有工作面。所述本体具有内腔,所述本体的内腔壁上设有金属保护框6,所述金属保护框中设有加热器7,所述内锅内置于金属保护框中且位于加热器的上方,内锅的侧壁与金属保护框的侧壁相对布置,所述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81连接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作为优选的,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内置于绝缘套中,所述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绝缘套设在安装孔上,为了避免绝缘套从安装孔中掉落,所述绝缘套靠近内锅一侧的尺寸大于安装孔的尺寸,或者内置有金属探测线圈的绝缘套固定在金属保护框的内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或者内置有金属探测线圈的绝缘套固定在金属保护框的外侧壁上且金属保护框的外侧壁上与工作面相对处设有通孔使得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所述外盖包括位于内盖上方的塑料外盖罩31,所述塑料外盖罩的上端设有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中设有金属探测线圈且工作面与内盖正对布置,以检测外盖是否连接有内盖。
[0022]金属探测线圈的工作面:指金属探测线圈上的某一部位或者某些部位在外部金属靠近时金属探测线圈的电感值会发生变化,如绕成圆饼状的线圈的工作面为面积最大的两个端面。
[0023]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指金属探测线圈的工作面与内锅侧壁面对面布置且两者之间无金属部件,如工作面与内锅外侧壁之间无其他部件、只有空气或者工作面与内锅外侧壁之间有塑料部件。
[0024]工作面与内盖正对布置:指金属探测线圈的工作面与内盖面对面布置且两者之间无金属部件。
[0025]相对布置:面对面布置。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金属保护框的上端低于内锅的上端,所述本体连接有塑料框82,所述塑料框的下端与金属保护框的上端连接,所述塑料框上设有插装孔,所述金属探测线圈设在插装孔中,所述插装孔的插装端大于插装孔的另一端,或者所述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连接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
[0028]如图3所示,金属探测装置,包括直流电源、金属探测线圈5、场效应管、二极管和电容器,所述直流电源、金属探测线圈和场效应管串联使得在场效应管串联打开时直流电源对金属探测线圈进行充电,所述场效应管连接有振荡源由振荡源控制开闭,所述二极管和电容器串联且二极管和电容器串联成的线路与场效应管并联使得在场效应管关闭时充电后的金属探测线圈对电容器进行充电,所述二级管的正向端与场效应管的正极连接或者二级管的的反向端与场效应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器上连接有电压检测器。振荡源提供振荡信号控制场效应管开、关,当场效应管打开时电源给金属探测线圈充电,当场效应管关闭时金属探测线圈通过二极管放电给电容器,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电容器的电压,当金属探测线圈靠近金属时金属探测线圈的电感值会发生变化,电容器上面的电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电压检测器上的电压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金属存在。
[0029]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包括本体(1)、内锅(2)、外盖(3)和内盖(4),所述本体中设有检测本体中有无内锅的内锅检测装置,所述外盖中设有检测外盖是否连接有内盖的内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中至少有一个为金属探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检测装置具有感应金属的金属探测线圈(5),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具有工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检测装置为金属探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检测装置为金属探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检测装置和内盖检测装置均为金属探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设有金属保护框(6),所述金属保护框中设有加热器(7),所述内锅内置于金属保护框中且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内锅的侧壁与金属保护框的侧壁相对布置,所述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81)连接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内置于绝缘套中,所述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绝缘套设在安装孔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设有金属保护框(6)和塑料框(82),所述金属保护框中设有加热器(7),所述内锅内置于金属保护框中且位于加热器的上方,所述金属保护框的上端低于内锅的上端,所述塑料框的下端与金属保护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锅的侧壁与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以及塑料框的内壁相对布置,所述金属探测线圈通过绝缘套(81)连接在金属保护框的侧壁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或者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塑料框上且工作面与内锅侧壁正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外盖上且金属探测线圈的工作面与内盖正对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包括位于内盖上方的塑料外盖罩(31),所述塑料外盖罩的上端设有定位槽(9),所述金属探测线圈固定在定位槽中且工作面与内盖正对布置。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3506430SQ20132040679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王京, 楼杭颖, 詹鹏 申请人: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