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清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916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清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清灰装置,使用时,将第一组喷头的四个喷头分别固定在子灰斗的四个角上,另外两个喷头分别用于对其他部位清灰,将第二组喷头的四个喷头分别固定在子灰斗的四个角上,另外两个喷头分别用于对其他部位清灰,开启工厂总气源,压缩空气从总管输送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压缩空气通过第一软管输送到第一组喷头的六个喷头中喷出,对子灰斗的四个角的积灰进行重点清除,从第二软管输送到第二组喷头的六个喷头中喷出,对子灰斗的四个角的积灰进行重点清除,采用软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清灰的部位将喷头的位置移动,并且,在该子灰斗中第二软管安装高度高于第一软管安装高度,这样可以对不同高度范围内的积灰进行清除,效果更好。
【专利说明】一种气体清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静电除尘器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耗能少,除尘效率高,可用于烟气温度高、压力大的场合。实践表明,处理的烟气量越大,使用静电除尘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越经济。
[0003]其中,静电除尘器包括第一电场灰斗、第二电场灰斗、第三电场灰斗、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第一电场灰斗、第二电场灰斗、第三电场灰斗、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各包括四个子灰斗,其中,在第一电场灰斗、第二电场灰斗和第三电场灰斗中由于灰粉量较大,输送及时,且灰粉颗粒度大,灰粉颗粒间吸附有大量气体,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三者内部不易积灰,但在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汇总由于灰粉量较小,不能及时输送,灰粉在两者内部停留时间长,并且灰分颗粒度小,在长时间堆积下造成灰粉颗粒吸附的气体逃逸,使其流动性降低,并容易粘贴在灰斗壁上,造成灰斗内部大量积灰,尤其是在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的四个角部位灰粉容易搭桥架棚,在四个角部位堆积,检修时需投入大量人力清灰,占用检修工期。
[0004]同时,灰斗大量积灰,加重了灰斗的负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需要停机对静电除尘器检修,占用检修工期,影响其它检修工作进度。运行时灰斗大量积灰,加重了灰斗的负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气体清灰装置,以实现对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中积灰的清除,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清灰装置,以实现对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中积灰的清除。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气体清灰装置,包括工厂总气源、总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组喷头和第二组喷头,其中,所述总管与所述工厂总气源连通,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第一组喷头与所述第一软管连通,所述第一组喷头包括六个喷头,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头与所述第二软管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头包括六个喷头。
[0009]优选的,上述第一组喷头和所述第一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软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组喷头中的四个喷头为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两端弯折而成。
[0010]优选的,上述第二组喷头和所述第二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软管包括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所述第二组喷头中的四个喷头为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的两端弯折而成。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包括工厂总气源、总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组喷头和第二组喷头,其中,所述总管与所述工厂总气源连通,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第一组喷头与所述第一软管连通,所述第一组喷头包括六个喷头,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头与所述第二软管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头包括六个喷头。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应用在静电除尘器中的各个子灰斗中,此处以在一个子灰斗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使用时,将第一组喷头的四个喷头分别固定在子灰斗的四个角上,另外两个喷头分别用于对其他部位清灰,且将第一组喷头的喷口均朝下设置,将第二组喷头的四个喷头分别固定在子灰斗的四个角上,另外两个喷头分别用于对其他部位清灰,且将第二组喷头的喷口均朝下设置,然后通过一个阀门开启工厂总气源,压缩空气从总管输送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中,然后通过第一软管输送到第一组喷头的六个喷头中喷出,对子灰斗的四个角的积灰进行重点清除,并且第一组喷头的喷口均朝下设置,有利于全面的对积灰进行清除,同理,压缩空气从第二软管输送到第二组喷头的六个喷头中喷出,对子灰斗的四个角的积灰进行重点清除,并且第二组喷头的喷口均朝下设置,有利于全面的对积灰进行清除。由于采用软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清灰的部位将喷头的位置移动,进行重点清灰,并且,在该子灰斗中第二软管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一软管的安装高度,这样可以对不同高度范围内的积灰进行清除,效果更好。
[0013]同时,采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有利于管路的布置和固定,当然,总管也可以是软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上图1和图2中:
[0018]工厂总气源1、总管2、第一软管3、第一支管31、第二支管32、第二软管4、第三支管41、第四支管42、第一组喷头5、第二组喷头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清灰装置,以实现对第四电场灰斗和第五电场灰斗中积灰的清除。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包括工厂总气源1、总管2、第一软管3、第二软管4、第一组喷头5和第二组喷头6,其中,总管2与工厂总气源I连通,第一软管3与总管2连通,第一组喷头5与第一软管3连通,第一组喷头5包括六个喷头,第二软管4与总管2连通,第二组喷头6与第二软管4连通,第二组喷头6包括六个喷头。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清灰装置应用在静电除尘器中的各个子灰斗中,此处以在一个子灰斗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使用时,将第一组喷头5的四个喷头分别固定在子灰斗的四个角上,另外两个喷头分别用于对其他部位清灰,且将第一组喷头5的喷口均朝下设置,将第二组喷头6的四个喷头分别固定在子灰斗的四个角上,另外两个喷头分别用于对其他部位清灰,且将第二组喷头6的喷口均朝下设置,然后通过一个阀门开启工厂总气源I,压缩空气从总管2输送到第一软管3和第二软管4中,然后通过第一软管3输送到第一组喷头5的六个喷头中喷出,对子灰斗的四个角的积灰进行重点清除,并且第一组喷头5的喷口均朝下设置,有利于全面的对积灰进行清除,同理,压缩空气从第二软管4输送到第二组喷头6的六个喷头中喷出,对子灰斗的四个角的积灰进行重点清除,并且第二组喷头6的喷口均朝下设置,有利于全面的对积灰进行清除。由于采用软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清灰的部位将喷头的位置移动,进行重点清灰,并且,在该子灰斗中第二软管4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一软管3的安装高度,这样可以对不同高度范围内的积灰进行清除,效果更好。
[0024]同时,采用第一软管3和第二软管4有利于管路的布置和固定,当然,总管2也可以是软管。其中,总管2上可以设置三通接头和四通接头来实现管路的连通,如图1所示。
[0025]为了方便制作,第一组喷头5和第一软管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软管3包括第一支管31和第二支管32,第一组喷头5中的四个喷头为第一支管31和第二支管32的两端弯折而成,软管容易弯折和发生形变,那么在制作时,可以将第一支管31的左右两端弯折形成两个喷头,将第二支管32的左右两端弯折形成另外两个喷头,然后第一支管31中间设置第五个喷头,第二支管32中间设置第六个喷头,然后均用工具压扁形成喷口,从而简化了制作过程。
[0026]为了方便制作,第二组喷头6和第二软管4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软管4包括第三支管41和第四支管42,第二组喷头6中的四个喷头为第三支管41和第四支管42的两端弯折而成,软管容易弯折和发生形变,那么在制作时,可以将第三支管41的左右两端弯折形成两个喷头,将第四支管42的左右两端弯折形成另外两个喷头,然后第三支管41中间设置第五个喷头,第四支管42中间设置第六个喷头,然后均用工具压扁形成喷口,从而简化了制作过程。
[0027]为了避免第一软管3和第二软管4妨碍灰粉的通过,第一软管3与子灰斗的侧壁钢板的最近距离为300mm,第二软管4与子灰斗的侧壁钢板的最近距离为300mm,同时,第一组喷头5和第二组喷头6的喷嘴分别与各自最近的侧壁钢板距离也为300_。
[00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厂总气源(I)、总管(2)、第一软管(3)、第二软管(4)、第一组喷头(5)和第二组喷头(6),其中,所述总管(2)与所述工厂总气源(I)连通,所述第一软管(3 )与所述总管(2 )连通,所述第一组喷头(5 )与所述第一软管(3 )连通,所述第一组喷头(5 )包括六个喷头, 所述第二软管(4)与所述总管(2)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头(6)与所述第二软管(4)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头(6 )包括六个喷头。
2.根据权要求I所述的气体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喷头(5)和所述第一软管(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软管(3)包括第一支管(31)和第二支管(32),所述第一组喷头(5 )中的四个喷头为所述第一支管(31)和所述第二支管(32 )的两端弯折而成。
3.根据权要求I所述的气体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喷头(6)和所述第二软管(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软管(4)包括第三支管(41)和第四支管(42),所述第二组喷头(6)中的四个喷头为所述第三支管(41)和所述第四支管(42)的两端弯折而成。
【文档编号】B08B5/02GK203437370SQ201320460434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孙增亮 申请人:河南华润电力古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