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63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不方便携带,不能多人同时饮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蓄水杯、茶叶杯和储物杯,蓄水杯上部开口处经外螺纹与第一连接体一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茶叶杯一端开口处的外螺纹相连接,茶叶杯另一端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杯盖内螺纹相连接,蓄水杯的下部经外螺纹与第二连接体一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二连接体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储物杯一端外螺纹相连接,储物杯另一端外螺纹与第二杯盖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内均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是功夫茶杯上的创新。
【专利说明】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
【背景技术】
[0002]功夫茶杯,是人们外出、居家、休闲娱乐时常常使用的,但目前市场上的功夫茶杯外出时不方便携带,专利号为200420013094.8公开的一种功夫茶杯虽方便携带,但是不能够满足同时多人饮用的问题,因此,功夫茶杯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不方便携带,不能多人同时饮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蓄水杯、茶叶杯和储物杯,蓄水杯上部开口处经外螺纹与第一连接体一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茶叶杯一端开口处的外螺纹相连接,茶叶杯另一端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杯盖内螺纹相连接,蓄水杯的下部经外螺纹与第二连接体一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二连接体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储物杯一端外螺纹相连接,储物杯另一端外螺纹与第二杯盖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内均有过滤网。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组合,使用效果好,是功夫茶杯上的创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体剖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蓄水杯、茶叶杯和储物杯,蓄水杯I上部开口处经外螺纹与第一连接体5a—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5a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茶叶杯2 —端开口处的外螺纹相连接,茶叶杯2另一端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杯盖4a内螺纹相连接,蓄水杯I的下部经外螺纹与第二连接体5b —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二连接体5b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储物杯3 —端外螺纹相连接,储物杯3另一端外螺纹与第二杯盖4b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5a与第二连接体5b内均有过滤网6。
[0011]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第一连接体5a与第二连接体5b相同,均为两端带内螺纹、中间呈凹弧面的圆形。
[0012]所述的过滤网6为可拆卸结构,不泡茶的时候可替换为密封盖。[0013]所述的蓄水杯1、茶叶杯2、储物杯3均为径口相同的圆柱形。
[0014]所述的储物杯3可装水杯、零食等。
[001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本实用新型各部分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组合,凡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的其他组合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不需要泡茶时,可把茶叶杯和第一连接体取下,一人外出时,可把储物杯、第二连接体、第二杯盖、第一杯盖都取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是功夫茶杯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包括蓄水杯、茶叶杯和储物杯,其特征在于,蓄水杯(I)上部开口处经外螺纹与第一连接体(5a) —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5a)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茶叶杯(2) —端开口处的外螺纹相连接,茶叶杯(2)另一端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杯盖(4a)内螺纹相连接,蓄水杯(I)的下部经外螺纹与第二连接体(5b) —端开口处内螺纹相连接,第二连接体(5b)另一端开口处内螺纹与储物杯(3) —端外螺纹相连接,储物杯(3)另一端外螺纹与第二杯盖(4b)内螺纹相连接,第一连接体(5a)与第二连接体(5b)内均有过滤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体(5a)与第二连接体(5b)相同,均为两端带内螺纹、中间呈凹弧面的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6)为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功夫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杯(I)、茶叶杯(2)、储物杯(3)均为径口相同的圆柱形。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524351SQ20132048299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殷洪森 申请人:殷洪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