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4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具,所述茶具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开口;一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包括一朝下方开口的n形盖帽,所述n形盖帽包含一个盖顶和侧边,藉由该虹吸管道,使得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虹吸管道流入外部容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通过虹吸现象实现了茶汤和茶叶的分离,来达到公道杯的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茶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传统茶具大多是从材质、外观和表面工艺处理等方面进行开发。针对茶具的内部构造的创新与开发还相对较少。
[0003]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通常希望从茶壶中倒到茶杯中的茶水中不包含茶叶,并且茶水的浓度是均衡的,现有的茶壶往往通过茶壶的壶嘴设置小孔达到过茶叶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对于体积较小的茶叶效果较差。
[0004]此外,就现有的传统茶壶来看,可以采用滤壶,单纯的通过滤网将茶叶和茶汤分离来实现公道杯的作用。这样看似达到了公道杯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茶汤浓淡不均的问题,仅仅实现了最基本的沏茶、分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具,能够解决茶叶与茶汤分离的问题,并且能够实现茶汤浓淡均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具,所述茶具包括:
[0007]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开口 ;
[0008]一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包括一朝下方开口的η形盖帽,所述η形盖帽包含一个盖顶和侧边,
[0009]优选的,所述η形盖帽的侧边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为一体,另一部分悬空,所述η形盖帽的空腔被第一挡板分割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0010]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为一体,在所述底部开口处向外部延伸至所述η形盖帽的空腔内,所述第二部分与外部联通,所述第一部分藉由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的开口联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中心第一空腔的内部凹陷形成一中空管,所述中空管顶部位于所述η形盖帽的中空部分,所述中空管底部与外部联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插入所述η形盖帽的中空部分,所述第一空腔连接有一支架,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η形盖帽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表面的洞内。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当壶内水位在管内壁以下可以用作正常泡茶,茶沏好后需要饮茶时就往壶内再加入少许开水,壶内水位超过虹吸管的内壁高度后就会形成压强差,出现虹吸现象。壶内沏好的茶水会通过虹吸管吸到另一个腔体中,直至差距内上半部分的水全部流入另一个容器中。这样就通过虹吸现象实现了茶汤和茶叶的分离,也能让茶汤在另一个壶腔内更均匀的混合,来达到公道杯的功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原理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壶,茶壶的内部主要有两个壶腔来实现茶壶和公道杯的功能,两个壶腔由一个虹吸管道联通。使用茶壶沏茶时,当壶内水位在管内壁以下可以用作正常泡茶,茶沏好后需要饮茶时就往壶内再加入少许开水,壶内水位超过虹吸管的内壁高度后就会形成压强差,出现虹吸现象。壶内沏好的茶水会通过虹吸管吸到另一个腔体中,直至壶内上半部分的水全部流入另一个壶腔中。这样就通过虹吸现象实现了茶汤和茶叶的分离,也能让茶汤在另一个壶腔内更均匀的混合,来达到公道杯的功能。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具,所述茶具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开口 ;一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包括一朝下方开口的η形盖帽,所述η形盖帽包含一个盖顶和侧边,藉由该虹吸管道,使得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虹吸管道流入外部。
[0022]如图2所示,在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茶具包括第一空腔10和η形盖帽20,所述η形盖帽20的侧边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空腔10的侧壁为一体,另一部分悬空,所述η形盖帽20的空腔被第一挡板13分割为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 ;
[0023]所述第一挡板21与所述第一空腔10底部为一体,在所述底部开口 11处向外部延伸至所述η形盖帽20的空腔内,与所述η形盖帽20形成虹吸管道,所述第二部分22与外部联通,所述第一部分21藉由所述第一挡板13与所述第一空腔11底部的开口 11联通。
[0024]在使用时,将水从第一空腔10倒入,将茶质分离,茶汤从杯底的口流入虹吸管虹吸管道,也就是η形盖帽20的中空部位的第一部分21,再通过第二部分22底部的开口流入到自己放置的茶壶或容器内。
[0025]如图3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10的底部中心向第一空腔10的内部凹陷形成一中空管14,所述中空管14顶部位于所述η形盖帽20的中空部分,所述中空管14底部与外部联通,所述中空管14与所述η形盖帽形成所述虹吸管道。
[0026]在使用时,可将茶杯等容器放置在所述中空管14的下方,水从第一空腔10进入,通过虹吸管管道将茶质分离,茶汤通过中空管14流入自己放置的茶壶或其他容器内。
[0027]如图4所示,在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10的侧壁插入所述η形盖帽20的中空部分,所述第一空腔10连接有一支架30,所述第一空腔10和所述η形盖帽20连接在所述支架30上表面的洞内。
[0028]在本实施例,可将容器40放于所述支架30的下方,所述容器40可以是茶杯或其他容器,不做限定,水从第一空腔10 (带有虹吸管和架子)倒入,通过η形盖帽和侧壁15组成的虹吸管道,将茶质分离,干净的茶汤流入容器40。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茶具,当壶内水位在管内壁以下可以用作正常泡茶,茶沏好后需要饮茶时就往壶内再加入少许开水,壶内水位超过虹吸管的内壁高度后就会形成压强差,出现虹吸现象。壶内沏好的茶水会通过虹吸管吸到另一个腔体中,直至差距内上半部分的水全部流入另一个容器中。这样就通过虹吸现象实现了茶汤和茶叶的分离,也能让茶汤在另一个壶腔内更均匀的混合,来达到公道杯的功能。
[003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具包括: 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开口 ; 一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包括一朝下方开口的η形盖帽,所述η形盖帽包含一个盖顶和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η形盖帽的侧边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为一体,另一部分悬空,所述η形盖帽的空腔被第一挡板分割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为一体,在所述底部开口处向外部延伸至所述η形盖帽的空腔内,所述第二部分与外部联通,所述第一部分藉由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空腔底部的开口联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中心第一空腔的内部凹陷形成一中空管,所述中空管顶部位于所述η形盖帽的中空部分,所述中空管底部与外部联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插入所述η形盖帽的中空部分,所述第一空腔连接有一支架,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η形盖帽连接在所述支架上表面的洞内。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3483209SQ20132049421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贾伟, 郭珩, 刘彤 申请人:贾伟, 郭珩, 刘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