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065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洗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杯器,包括手柄、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所述第一清洗棒的一端设有第一清洗件,所述第二清洗棒的一端设有第二清洗件,所述第一清洗件和第二清洗件位于手柄的同一侧;所述手柄包括手持部、控制件和活动部,所述第一清洗棒安装于活动部,所述第二清洗棒安装于手持部的一端;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插入手持部的一端,且与控制件连接。本实用梯形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快速清洗杯子。
【专利说明】洗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洗杯器。
【背景技术】
[0002]杯子是常用的生活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后的杯子难免会被型脏,则在第二次使用之前需要清洗杯子。目前,人们常使用抹布作为工具抹洗杯子。这虽然比较容易清洗杯子的外壁,但清洗杯子的内壁或杯子内的底部非常不方便,而且清理得不干净,同时清洗的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快速清洗的洗杯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洗杯器,包括手柄、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所述第一清洗棒的一端设有第一清洗件,所述第二清洗棒的一端设有第二清洗件,所述第一清洗件和第二清洗件位于手柄的同一侧;所述手柄包括手持部、控制件和活动部,所述第一清洗棒安装于活动部,所述第二清洗棒安装于手持部的一端;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插入手持部的一端,且与控制件连接。具体的,将手柄设置有三个部分,且令活动部的一端插入手持部,则这可调整第一清洗棒与第二清洗棒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令洗杯器可以清洗不同壁厚的杯子,即提高洗杯器的适用范围。
[0005]所述第一清洗件为布条或海绵块;所述第二清洗件为布条或海绵块。所述第一清洗件和第二清洗件除上述两种,还可以为塑料等。
[0006]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活动部一端插入内腔,所述活动部的一端的端面顶着弹簧。用手按动控制件时,活动部受弹簧的作用,则活动部带动第一清洗棒远离第二清洗棒,即令第一清洗棒与第二清洗棒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从而方便第一清洗棒缠绕面条或套上海绵块,也方便第二清洗棒缠绕布条或套上海绵块,方便洗杯器的组装。同时第一清洗棒与第二清洗棒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这也方便第一清洗棒插入杯子内。
[0007]所述活动部的一端设有斜齿,所述控制件安装于手持部的一端,且所述控制件的一端设有与斜齿配合的棘爪;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控制件的转轴,所述转轴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顶着控制件,另一端顶着手持部。控制件呈板状,控制件的中部通过转轴安装于手持部的一端。则当用手按住控制件的另一端时,控制件一端的棘爪与斜齿分离,则活动部受到弹簧作用力,活动部相对手持部移动一定的距离,令第一清洗棒远离第二清洗棒。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活动部的斜齿和控制件的棘爪调整,令第一清洗棒与第二清洗棒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的杯子。
[0008]为方便拆装,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被第一清洗棒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清洗棒过盈配合;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有被第二清洗棒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清洗棒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
[0009]所述手持部设有多个与手指匹配的圆弧。这种结构可增加手柄与手之间的摩擦,同时也提高舒适度。
[001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洗杯器中的第一清洗件通过第一清洗棒伸进杯子内,而第二清洗件位于杯子的外面,且第一清洗件贴紧杯子的内壁,而第二清洗件贴紧杯子的外壁,转动杯子或转动手柄时就即可同时清洗杯子的内壁和外壁,从而快速抹洗杯子;本洗杯器的第一清洗件利用第一清洗棒伸进杯子内,则避免人们用手拿着抹布插入杯子内,从而非常方便清洗;本洗杯器操作简单,且第一清洗件利用第一清洗棒可到达杯子内的任何一个位置,故可以非常干净的清洗杯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杯器清洗杯子时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洗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I为杯子,2为手柄,21为手持部,211为圆弧,22为活动部,221为斜齿,23为控制件,3为第一清洗棒,4为第二清洗棒,5为第一清洗件,6为第二清洗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的洗杯器,包括手柄2、第一清洗棒3和第二清洗棒4,所述第一清洗棒3的一端设有第一清洗件5,所述第二清洗棒4的一端设有第二清洗件6,所述第一清洗件5和第二清洗件6位于手柄2的同一侧;所述手柄2包括手持部21、控制件23和活动部22,所述第一清洗棒3安装于活动部22,所述第二清洗棒4安装于手持部21的一端;所述活动部22的一端插入手持部21的一端,且与控制件23连接。具体的,将手柄2设置有三个部分,且令活动部22的一端插入手持部21,则这可调整第一清洗棒3与第二清洗棒4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令洗杯器可以清洗不同壁厚的杯子1,即提高洗杯器的适用范围。为更好的清洗杯子I内的底部,第一清洗件5有一部分没套入第一清洗棒3。如图1所示,当第一清洗件5的下端没套入第一清洗棒3,而第一清洗棒3带着第一清洗件5插入杯子I内时,第一清洗件5的下端弯曲,且贴紧杯子I内的底部,当旋转杯子I时,从而可以擦洗杯子I内的底部。
[0017]所述第一清洗件5为布条或海绵块;所述第二清洗件6为布条或海绵块。本实施例中第一清洗件5和第二清洗件6均为海绵块。
[0018]所述手持部21的一端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活动部22—端插入内腔,所述活动部22的一端的端面顶着弹簧。用手按动控制件23时,活动部22受弹簧的作用,则活动部22带动第一清洗棒3远离第二清洗棒4,即令第一清洗棒3与第二清洗棒4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从而方便第一清洗棒3缠绕布条或套上海绵块,也方便第二清洗棒4缠绕面条或套上海绵块,方便洗杯器的组装。同时第一清洗棒3与第二清洗棒4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这也方便第一清洗棒3插入杯子I内。
[0019]如图3所示,所述活动部22的一端设有斜齿221,所述控制件23安装于手持部21的一端,且所述控制件23的一端设有与斜齿配合的棘爪;所述手持部21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控制件23的转轴,所述转轴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顶着控制件23,另一端顶着手持部21。控制件23呈板状,控制件23的中部通过转轴安装于手持部21的一端。则当用手按住控制件23的另一端时,控制件23 —端的棘爪与斜齿221分离,则活动部22受到弹簧作用力,活动部22相对手持部21移动一定的距离,令第一清洗棒3远离第二清洗棒4。第一清洗棒3和第二清洗棒4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活动部22的斜齿和控制件23的棘爪调整,令第一清洗棒3与第二清洗棒4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的杯子。
[0020]为方便拆装,所述活动部22的另一端设有被第一清洗棒3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清洗棒3过盈配合;所述手持部21的一端设有被第二清洗棒4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清洗棒4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
[0021]所述手持部21设有多个与手指匹配的圆弧211。这种结构可增加手柄2与手之间的摩擦,同时也提高舒适度。
[0022]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洗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所述第一清洗棒的一端设有第一清洗件,所述第二清洗棒的一端设有第二清洗件,所述第一清洗件和第二清洗件位于手柄的同一侧;所述手柄包括手持部、控制件和活动部,所述第一清洗棒安装于活动部,所述第二清洗棒安装于手持部的一端;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插入手持部的一端,且与控制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件为布条或海绵块;所述第二清洗件为布条或海绵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活动部一端插入内腔,所述活动部的一端的端面顶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一端设有斜齿,所述控制件安装于手持部的一端,且所述控制件的一端设有与斜齿配合的棘爪;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控制件的转轴,所述转轴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顶着控制件,另一端顶着手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设有被第一清洗棒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清洗棒过盈配合;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有被第二清洗棒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清洗棒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设有多个与手指匹配的圆弧。
【文档编号】A47L17/00GK203468550SQ20132052381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李全恒, 王宁, 宋霞, 纪冠祥, 冯李方 申请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