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包括碗体和设置在碗体中的勺子;碗体内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碗体内壁上设有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碗体上缘的第二凹槽;所述勺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勺体和柄部,所述勺体和柄部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未盛饭时,碗中的配套勺子可取出,方便使用勺子喝汤;在吃饭时,配套勺子则内嵌在碗身中;当碗中只剩下少量米饭时,可提起勺子将碗底的饭吃干净。
【专利说明】—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尤其是一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碗中的饭吃到最后几口的时候,很难用筷子或者勺子把碗中剩下的饭收集起来,若有很多粘在碗壁上的饭,要将其收集起来吃干净就显得更加麻烦。尤其对于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遇到最后几口饭很难吃干净的情况就不愿意再吃,容易养成剩饭的不良习惯。
[0003]现在尚没有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包括碗体和设置在碗体中的勺子;碗体内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碗体内壁上设有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碗体上缘的第二凹槽;所述勺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勺体和柄部,所述勺体和柄部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和第
二凹槽中。
[0006]所述第一凹槽为形成于碗体底部的圆形凹陷。所述勺柄的端部设有弯折部,当勺子容置于碗体中时,该弯折部位于碗体的外侧。
[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未盛饭时,碗中的配套勺子可取出,方便使用勺子喝汤;在吃饭时,配套勺子则内嵌在碗身中;当碗中只剩下少量米饭时,可提起勺子将碗底的饭吃干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碗体的剖视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勺子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叠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碗体I和设置在碗体中的勺子2 ;碗体内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101;碗体内壁上设有一端与第一凹槽10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碗体上缘的第二凹槽102 ;勺子2包括一体成型的勺体21和柄部22,勺体和柄部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中102。
[0013]当勺体设计成圆形或椭圆形时,第一凹槽为形成于碗体底部的圆形或椭圆形凹陷,两者紧密配合,形成一平滑或相对平滑的碗体内壁。第二凹槽为矩形槽,矩形槽与勺子的柄部想匹配。在优选实施例中,勺子和凹槽的形状、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和厚度)匹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勺柄的端部设有弯折部23,当勺子容置于碗体中时,该弯折部位于碗体的外侧,它可以制成各种形状,所述碗体具有特定的弧度,可使两只所述相同的碗上下相叠时,下方的碗的碗壁低于上方碗中勺子的弯柄,不会将勺子顶起,因而两碗可很好地相叠。
[0014]在未盛饭时,碗中的配套勺子可取出,用其喝汤;在吃饭时,配套勺子内嵌在碗身中,当碗中只剩下少量米饭时,可将碗壁上的饭用筷子或普通勺子拨进配套勺子内,从弯柄提起勺子即可将饭吃干净。
[001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17]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内部嵌有勺子的碗,其特征在于,包括碗体和设置在碗体中的勺子;碗体内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碗体内壁上设有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碗体上缘的第二凹槽;所述勺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勺体和柄部,所述勺体和柄部分别容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嵌有勺子的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形成于碗体底部的圆形凹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部嵌有勺子的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的端部设有弯折部,当勺子容置于碗体中时,该弯折部位于碗体的外侧。
【文档编号】A47G19/02GK203576169SQ20132070144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俞博威, 王冬旭, 杨雨曦 申请人: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