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17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保健枕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保健枕头,实用,具有保健功能,包括:枕芯材料和由多块布料制成的枕芯套;枕芯套由外围层和隔衬构成,外围层为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隔衬将外围层的内部分隔成五个独立区域:高度调节区以及分别内置有枕芯材料的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高度调节区内设有实体的垫层或者充气的垫层;侧卧一区和侧卧二区分设在枕头的两端,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均设在枕头的中部,且侧卧一区的两侧以及侧卧二区两侧均同时与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连接;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的底部均和高度调节区的同一表面连接;侧卧一区和侧卧二区均为凸台结构,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均为凹槽设置。
【专利说明】保健枕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保健枕头。
【背景技术】
[0002]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就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而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经常使用枕头。
[0003]最初的枕头是由枕套和填充物构成,通常的枕套是由布料制成的筒状的空腔,将填充物设置在空腔内之后缝合即可。通常的填充物为颗粒物,比如决明子、荞麦皮甚至沙子;或者为棉絮。因为填充物在枕套内不能被固定,使用时,填充物容易堆积在枕套的一端,致使枕头变形;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填充物在人体脑袋的不断摩擦下会从中部向四周的方向移动,致使脑袋挤压的位置起不到支撑和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的作用。
[0004]随着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多样化,在原有枕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样化的保健枕头,现在市场上的枕头型式也较多,但市场都不大,经调查研究,其各有利弊,大多新型的枕头针对性过强,比如只是作为治疗仪来使用,当不需要作为治疗仪来使用时,也不能舒服的作为普通枕头来使用,致使枕头的使用率过低,对于消费者来说既不实用,也不能长期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枕头,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保健枕头,包括:枕芯材料和由多块布料制成的枕芯套;
[0007]所述枕芯套由外围层和隔衬构成,所述外围层为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隔衬将所述外围层的内部分隔成五个独立区域,包括:高度调节区以及分别内置有所述枕芯材料的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所述高度调节区内设有实体垫层或者充气
垫层;
[0008]所述侧卧一区和所述侧卧二区分设在枕头的两端,所述仰卧一区和所述仰卧二区均设在枕头的中部,且所述侧卧一区的两侧以及所述侧卧二区两侧均同时与所述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连接;所述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的底部均和所述高度调节区的同一表面连接;
[0009]所述侧卧一区和侧卧二区均为凸台结构,所述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均为凹槽设置,所述仰卧二区的顶面与所述侧卧一区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仰卧一区的顶面与所述侧卧一区的顶面之间的距离。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为了保持枕芯套的柔软舒适,使用多块布料制成枕芯套。枕芯套由外围层和隔衬缝合构成,隔衬为用布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根据人体的身体结构,使用隔衬将枕芯套的内腔隔成五个不同的区域,分别为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以及高度调节区,根据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的不同大小给其中填充不同量的枕芯材料,同时为了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高度调节区,设置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的底部均和高度调节区的同一表面连接,也就是将高度调节区垫在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的底部,通过给高度调节区内置入实体垫层或者充气垫层来调节枕头的局部高度或整体高度。
[0011]为了保持枕芯套的结构稳定,所述五个独立区域内还分别包括通过多个所述隔衬将区域内的空间分隔成的多个子区域。
[0012]当使用者仰卧时,人体脊椎要保持平直,人体的后脑勺和后背之间存在较小的高度差,此时也就要求厚度也相应较小的枕头,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时,后脑勺位于仰卧一区内,脖颈位于仰卧二区,侧卧一区和侧卧二区分别位于脑袋的两侧,仰卧一区的深度相对于仰卧二区其深度更深,这也和人体结构相符,使用者的使用感觉也更加舒适。
[0013]当使用者侧卧时,因为要保持脊椎平直,脑袋和肩膀之间的距离较大,此时需要厚度相对较厚的枕头,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中,因为侧卧一区和侧卧二区的高度无论是相对于仰卧一区还是相对于仰卧二区,其高度都较高,所以,此时,使用者可以直接将脑袋置于侧卧一区或者侧卧二区上,使用更加舒服。
[0014]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格结构和不同的个性需求的使用人群,设置不同的尺寸和比例的枕头。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还特别增加了延长枕,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抱着延长枕,人性化的设计使得保健枕头使用起来更舒适。
[0016]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不但保留了传统枕头柔软舒适的使用感受,而且,根据人体结构,科学设计,制成了适合使用者长期使用的舒适健康枕头,不仅实用,而且具有保健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保健枕头的枕芯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保健枕头的枕芯套的断面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保健枕头的枕芯套的底面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保健枕头的外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保健枕头的外枕套的底面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设有延长枕的保健枕头的结构图;
[0023]1.侧卧一区,2.侧卧二区,3.仰卧一区,4.仰卧二区,5.高度调节区,6.实体垫层,7.充气管,8.气泵,9.电源,10.控制开关,11.延长枕,12.充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保健枕头,如图1-图3所示,包括:枕芯材料和由多块布料制成的枕芯套;
[0027]所述枕芯套由外围层和隔衬构成,所述外围层为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隔衬将所述外围层的内部分隔成五个独立区域,包括:高度调节区5以及分别内置有所述枕芯材料的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2、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 ;所述高度调节区5内设有实体垫层6或者充气垫层;
[0028]所述侧卧一区I和所述侧卧二区2分设在枕头的两端,所述仰卧一区3和所述仰卧二区4均设在枕头的中部,且所述侧卧一区I的两侧以及所述侧卧二区2两侧均同时与所述仰卧一区3和仰卧二区4连接;所述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2、仰卧一区3和仰卧二区4的底部均和所述高度调节区5的同一表面连接;
[0029]所述侧卧一区I和侧卧二区2均为凸台结构,所述仰卧一区3和仰卧二区4均为凹槽设置,所述仰卧二区4的顶面与所述侧卧一区I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仰卧一区3的顶面与所述侧卧一区I的顶面之间的距离。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为了保持枕芯套的柔软舒适,使用多块布料制成枕芯套。枕芯套由外围层和隔衬缝合构成,根据人体的身体结构,使用隔衬将枕芯套的内腔隔成五个不同的区域,分别为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2、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以及高度调节区5,根据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2、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的不同大小给其中填充不同量的枕芯材料,同时为了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高度调节区5,设置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
2、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的底部均和高度调节区5的同一表面连接,也就是将高度调节区5垫在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2、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的底部,,通过给高度调节区5内置入实体垫层6或者充气垫层来调节枕头的整体高度。
[0031]当使用者仰卧时,人体脊椎要保持平直,人体的后脑勺和后背之间存在较小的高度差,此时也就要求厚度也相应较小的枕头,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时,后脑勺位于仰卧一区3内,脖颈位于仰卧二区4,侧卧一区3和侧卧二区4分别位于脑袋的两侧,仰卧一区3的深度相对于仰卧二区4其深度更深,这也和人体结构相符,使用者的使用感觉也更加舒适。
[0032]当使用者侧卧时,因为要保持脊椎平直时,脑袋和肩膀之间的距离较大,此时需要厚度相对较厚的枕头,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中,因为侧卧一区I和侧卧二区2的高度无论是相对于仰卧一区3还是相对于仰卧二区4,其高度都较高,所以,此时,使用者可以直接将脑袋置于侧卧一区I或者侧卧二区2上,使用更加舒服。
[0033]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格结构和不同的个性需求的使用人群,设置不同的尺寸和比例的枕头。
[003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头不但保留了传统枕头柔软舒适的使用感受,而且,根据人体结构,科学设计,制成了适合使用者长期使用的舒适健康枕头,不仅实用,而且具有保健功能。
[0035]实施例2:
[0036]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0037]为了提高人体的脑袋和脖颈位置的舒适感,可以设置仰卧一区3和侧卧一区I以及侧卧二区2的连接线为平滑的弧线,同时仰卧二区4和侧卧一区I以及侧卧二区2的连接线也为平滑的弧线。
[0038]所述五个独立区域内还分别包括通过多个所述隔衬将独立区域内的空间分隔成的多个子区域。也就是将一个大的独立空间再次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空间,减小了其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0039]多个子区域是在五个独立区域中为保证枕芯套的结构需要而设置的,用隔衬隔成多个小的空腔,在各个独立区域内设置多个小的空腔能够提高保健枕头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各个独立区域不易变形。
[0040]高度调节区5内设有所述实体垫层6,所述实体垫层6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0041]当给高度调节区5内设置实体垫层6时,一个枕头可以配备多个实体垫层6,该实体垫层6可以是使用布料缝制的袋体,给其中装入棉絮、或者海绵制成。多个实体垫层6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给高度调节区5内置入一个或者多个,厚度相同或者不同的实体垫层6,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一整块实体垫层6置入高度调节区5内即可调节枕头的整体高度。
[0042]也可以通过使用分区的垫层6来调节枕头的局部高度。比如可以设置四个实体垫层6,四个实体垫层6分别设在所述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侧卧一区I和侧卧二区2的底部。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感受,需要将某一区域垫高的时候,可以通过给某一区域的下方置入实体垫层6来垫高使用。
[0043]所述高度调节区5内设有所述充气垫层,所述充气垫层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充气垫层为手动充气垫层或者电动充气垫层。
[0044]或者为了能够微调枕头的整体高度,可以在高度调节区5内设置充气垫层,充气垫层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充气垫层可以为手动充气垫层也可以是电动充气垫层。
[0045]使用手动充气垫层时,可以直接使用气泵8手动给充气垫层中充入气体或者释放气体将高度调节区5撑高或者降低,进而使得枕头的整体高度得到轻微地提升或者减小。或者也为了更加方便地充气或者排气,可以使用电动充气垫层,电动充气垫层包括充气垫12、充气管7、气泵8、电源9和控制开关10 ;充气垫12、充气管7、气泵8、电源9以及控制开关10依次连接。
[0046]摁下控制开关10打开电源9,气泵8工作通过充气管7给充气垫12充气。为了方便使用控制开关10,可以将控制开关10设在高度调节区5的外表面上。
[0047]为了提高枕头的美感,保护枕芯套不易被弄脏,可以增设一个外枕套,为了保持枕头的柔软舒适感,外枕套也同样是使用布料缝合制成。
[0048]外枕套上设有开合口,而且该开合口设在和人体接触不到的部位,外枕套包裹在枕芯套的外表面。这样枕芯套得到了有效保护,不易被弄脏,可以通过开合口将枕头拆卸直接拆洗外枕套即可。
[0049]可以在开合口上设置拉链或者可以设置能够用来系紧的带子,将外枕套紧固在枕芯套上。
[0050]在需要使用控制开关10时,因为外枕套是使用布料制成,所以,即使在枕芯套外包裹了外枕套也不会影响控制开关10的使用。
[0051]为了让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人性化,比如,有的人在侧卧时将手放在与肩基本平齐的位置才舒服或在使用时习惯怀里抱着东西睡觉,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保健枕头在其两侧对称分设了一个延长枕11,该延长枕11可以是用纤维材料、或者颗粒材料或者任何可以作为枕芯材料的原料填入袋体内制成的实体垫;也可以是气垫。
[0052]两个延长枕11对称分设在侧卧一区I与侧卧二区2的外侧;两个延长枕11的延伸方向,分别与侧卧一区I和侧卧二区2之间的水平连接线呈大于120°的夹角。
[0053]当不需要使用该延长枕11时,为了方便拆卸,可以设置两个延长枕11分别与侧卧一区I以及侧卧二区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以在连接处设置拉链,将延长枕11分别和侧卧一区I以及侧卧二区2通过拉链连接,不需要使用时,直接通过拉链拆卸,使用方便的同时,不会影响枕头的美观。
[0054]当延长枕11也是通过在袋体内填充枕芯材料制成的实体垫时,为了方便拆卸清洗延长枕11,或者方便更换延长枕11内的枕芯材料以便于保持延长枕11的舒适感,可以在延长枕11的袋体上设置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拉链或者用于束紧开口的带子,以便于拆卸延长枕11的外套和便于将枕芯材料填充固定在袋体内,或将枕芯材料从袋体内取出。
[0055]为了根据个人的喜好或者需要在枕芯套中填充不同的枕芯材料,而且也方便随时更换枕芯套中的枕芯材料,可以在侧卧一区1、侧卧二区2、仰卧一区3、仰卧二区4以及所述高度调节区5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开口,该开口上设有用于闭合的拉链。在填充枕芯材料的四个区域的侧壁上分设开口时,该四个开口分别在四个不同的方向和位置上,方便使用,相互不会干扰。
[0056]根据个人的喜好,使用的枕芯材料可以为颗粒物、或者棉絮、或者海绵、或者橡胶制品。比如颗粒物可以是决明子或者荞麦皮或者沙子均可。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材料和由多块布料制成的枕芯套; 所述枕芯套由外围层和隔衬构成,所述外围层为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隔衬将所述外围层的内部分隔成五个独立区域,包括:高度调节区以及分别内置有所述枕芯材料的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 所述高度调节区内设有实体垫层或者充气垫层; 所述侧卧一区和所述侧卧二区分设在枕头的两端,所述仰卧一区和所述仰卧二区均设在枕头的中部,且所述侧卧一区的两侧以及所述侧卧二区两侧均同时与所述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连接;所述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的底部均和所述高度调节区的同一表面连接; 所述侧卧一区和侧卧二区均为凸台结构,所述仰卧一区和仰卧二区均为凹槽设置,所述仰卧二区的顶面与所述侧卧一区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仰卧一区的顶面与所述侧卧一区的顶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五个独立区域内还分别包括通过多个所述隔衬将区域内的空间分隔成的多个子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区内设有所述实体垫层,所述实体垫层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区内设有所述充气垫层,所述充气垫层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充气垫层为手动充气垫层或者电动充气垫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充气垫层,包括充气垫、充气管、气泵、电源和控制开关; 所述充气垫、所述充气管、所述气泵、电源以及所述控制开关依次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设在所述高度调节区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枕套,所述外枕套上设有开合口,所述外枕套包裹在所述枕芯套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延长枕; 两个所述延长枕对称分设在侧卧一区与侧卧二区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延长枕分别与所述侧卧一区以及所述侧卧二区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卧一区、侧卧二区、仰卧一区、仰卧二区以及所述高度调节区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用于闭合的拉链。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555471SQ20132072761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温燕萍 申请人:温燕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