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清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应用【技术领域】。为克服传统清洁方法费时费力和功能单一,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推管通过支座铰接在外壳上,两轮体固定在清洁滚刷两端并轴接在外壳两边圆孔中,清洁滚刷后端设置有垃圾盒,垃圾盒底板中间两端轴接在外壳底下部,垃圾盒底板前端设置有面向清洁滚刷的弧形挡板,后下部设置有地轮,外壳前端上部轴接有盖板,后端上部轴接有活动门,活动门通过拉丝与拉箍相连,上述结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不耗能源、结构简单、并能同时完成清扫,收集垃圾的工作,是令人满意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器。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清洁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地面打扫卫生基本上是扫把,拖把,吸尘器等,使用传统方法先需把垃圾扫集到一块,然后再用簸萁收起,其容易尘土飞扬,费时费力,功能单一,虽有吸尘器,扫地机等现代工具,但它们耗费能源,成本高,不利于推广,虽然发明人曾在中国专利201220328325.9中提供了一种不耗能源较为方便的一种推拉式清洁器,其结构为它的外壳的一端与活动底板相连且组成了垃圾收集机构,清洁滚筒通过滚轴固定在两个长孔之间,清洁滚筒与两个长孔组成了单向转动的清洁结构,活动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弧形挡板,斜面胶垫设置在活动底板的右侧,活动底板两边缘里侧设置有两个直立护板,外壳的右侧通过穿轴与活动门盖连接,穿轴上穿接有合力弹簧,齿片纵向的并排设置在外壳的内上侧。这种结构虽节能省电,但其存在结构复杂,清洁滚筒不利于压过垃圾和实际清扫效果不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清洁器,它不仅能清扫垃圾和收集垃圾实现多功能,而且清扫效果更好,同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内容是:一种多功能清洁器,由推管,外壳,清洁滚刷和垃圾盒所组成,推管通过支座铰接在外壳上,两轮体固定在清洁滚刷两端并轴接在外壳两边圆孔中,清洁滚刷后端设置有垃圾盒,垃圾盒底板中间两端轴接在外壳底下部,垃圾盒底板前端设置有面向清洁滚刷的弧形挡板,后下部设置有地轮,外壳前端上部轴接有盖板,后端上部轴接有活动门,活动门通过拉丝与拉箍相连;
[0004]清洁滚刷两端外壳两外角处各有边刷,两轮体前各有橡胶斜板;
[0005]活动门内部与外壳内上部通过拉簧连接;
[0006]推手柄上部推管内有清理丝刷。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具有清扫垃圾和收集垃圾的多功能,方便倾到,而且清扫结构更加简单,使用起来省时省力,易于操作,成本更低,利于推广,利于大规模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图;
[0010]图3,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局部示意图;
[0011]图4,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门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盒底板结构示意图;[0013]图6,本实用新型的边刷和橡胶斜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种多功能清洁器,由推管1,外壳2,清洁滚刷3和垃圾盒4所组成,推管I通过支座13铰接在外壳2上,两轮体7固定在清洁滚刷3两端并轴接在外壳2两边圆孔23中,清洁滚刷3后端设置有垃圾盒4,垃圾盒底板5中间两端轴接在外壳2底下部,垃圾盒底板5前端设置有面向清洁滚刷3的弧形挡板6,后下部设置有地轮14,外壳2前端上部轴接有盖板8,后端上部轴接有活动门9,活动门9通过拉丝11与拉箍17相连;清洁滚刷3两端外壳2两外角处各有边刷12,两轮体7前各有橡胶斜板21 ;活动门9内部与外壳2内上部通过拉簧10连接;推手柄18上部推管I内有清理丝刷19。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3,4,5,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由推管1,外壳2,清洁滚刷3和垃圾盒4所组成,推管I通过支座13铰接在外壳2上,推管I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做成直杆式或伸缩杆式,以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对高度时的调节。两轮体7固定在清洁滚刷3两端并轴接在外壳2两边圆孔23中,当外壳2由推管I受力后可以带动两轮体7向前或向后转动,从而也驱动清洁滚刷3同样转动,清洁滚刷3由尼龙刷毛或鬃毛整齐地拧缠在卷钢丝中,卷钢丝此时也是清洁滚刷的轴体,其轴体两端分别固定在两轮体7中,清洁滚刷3的刷毛其具有的弹性可以轻松压过不超过其半径的大小垃圾,是主要的清洁工具。清洁滚刷3后端设置有垃圾盒4,垃圾盒4由垃圾盒底板5与外壳2后端两壁一起组成,垃圾盒底板5中间两端各由端轴20轴接在外壳2两壁底下部用于在清洁滚刷3后端收集垃圾,垃圾盒底板5前端设置有面向清洁滚刷3的弧形挡板6,后下部设置有地轮14。弧形挡板6在清洁滚刷3旋转周内,呈弧形富有弹性和韧性,由外壳2受力压迫两轮体7向前转动时通过垃圾盒底板5的端轴20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端轴20压迫弧形挡板6紧贴地面用以阻挡清洁滚刷3压过的大小垃圾,并清理地面灰尘,由于其弧形结构可将所阻挡的垃圾由清洁滚刷3的转动力带入垃圾盒4中,从而完成清扫和收集垃圾的功能,垃圾盒底板5后端的地轮14在前进过程中支撑后端并向前一起转动。
[0017]外壳2前端上部轴接有盖板8,盖板8通过两边端轴24轴接在外壳2上,可以手动打开或放下,当打开时可以用清理丝刷19方便清理清洁滚刷3上缠绕的丝状或线状垃圾,当放下时可以盖住清洁滚刷3以达到美观和封闭里面灰尘的目的。外壳2后端上部轴接有活动门9,活动门9也通过其两边端轴25轴接在外壳2上可以上下转动,活动门9底部边缘通过拉丝11与拉箍17相连。拉丝11为钢丝,通过导入孔15和导出孔16穿设在中空的推管I内,拉箍17套在推管I的导出孔16上端可以上下自由移动,当向上拉起拉箍17时,拉丝11可拉起活动门9向上转动,活动门9底部边缘被拉碰到推管I导入孔15处时活动门9可以与外壳2后上部、推管I三者组成一个稳定的直角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外壳2结构垂直于推管I组成了一个可以方便倾倒和扫入垃圾的垃圾斗结构。当碰到本实用新型前端清洁滚刷3无法清扫的大块或别的垃圾时此时也可以通过扫帚手动扫入垃圾盒4中,以实现多功能和使用更方便。
[0018]清洁滚刷3两轮体7外端外壳2外部两外角处各有边刷12,两轮体7前各有橡胶斜板21。边刷12和橡胶斜板21设置在外壳2外角落处,边刷12刷毛紧贴地面可以防止本清洁器外壳2在清扫过程中直接碰到物体,以免碰伤物体或碰伤本清洁器自身,也可以在清扫过程中清扫本实用新型本身进不去的缝隙中的垃圾。两轮体7前的橡胶斜板21上有橡胶挡片,其橡胶档片紧贴地面但有弹性可不使其受力太大以影响清洁器前进运动,其各向里倾斜略宽于轮体7宽度用以阻挡垃圾,不使其被轮体7压过以影响其转动并将这些垃圾由其倾斜的角度在向前的运动中带入清洁滚刷3的清扫范围内,从而使其整个的清扫范围更大些。
[0019]活动门9通过上端两边端轴25轴接在外壳2后上部,其可以上下自由转动,拉丝11 一头固定在活动门9的底部边缘中间处,一头固定在拉箍17上,可以受力拉起活动门9,活动门9内部中间有扁柱圆孔22,与外壳2内上部的拉簧10连接。拉簧10富有弹性,以外壳2内上部为起点在活动门9关闭状态下拉紧,当活动门9被拉丝11拉起至推管I处组成垃圾斗结构时,拉簧10被拉起延长使活动门9受力处于收缩状态,当松开拉箍17时,活动门9可由拉簧10的拉力自动关闭,使其封闭垃圾盒4以再储存垃圾。
[0020]推管I上部有推手柄18,推手柄18上部空口,清理丝刷19插入中空的推管I中露出清理丝刷19的手柄头,其下部有钢丝丝刷,当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滚刷3在长期的清扫过程中其上面缠绕的丝状或线状物,如头发和丝线等,可把清理丝刷19取出并把盖板8掀起用以清理清洁滚刷3,使用完后再插入其中。
[0021]使用时,推动本实用新型的推管I向前移动,推管I通过外壳2驱动两轮体7转动和垃圾盒底板5同步移动,在前进过程中将前端清洁滚刷3压过的垃圾扫入其后端的垃圾盒4中,以完成其清洁地面卫生和同时收集垃圾的工作,以实现其多功能。当垃圾盒4中的垃圾收集满时可以向上拉起拉箍17打开活动门9以方便其倾倒垃圾,当遇到不可清洁的垃圾时也可打开活动门9手动扫入,以达到更大的清洁卫生的目的。当清洁滚刷3上缠绕了垃圾和刷毛不整齐时可取出清理丝刷19清理和梳理一下,以使以后不影响其清洁效果。
[0022]总之,其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多功能,成本低,利于推广,利于大规模使用,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清洁器。
[0023]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清洁器,由推管(1),外壳(2),清洁滚刷(3)和垃圾盒⑷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推管(I)通过支座(13)铰接在外壳(2)上,两轮体(7)固定在清洁滚刷(3)两端并轴接在外壳(2)两边圆孔(23)中,清洁滚刷(3)后端设置有垃圾盒(4),垃圾盒底板(5)中间两端轴接在外壳(2)底下部,垃圾盒底板(5)前端设置有面向清洁滚刷(3)的弧形挡板(6),后下部设置有地轮(14),外壳(2)前端上部轴接有盖板(8),后端上部轴接有活动门(9),活动门(9)通过拉丝(11)与拉箍(1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清洁滚刷(3)两端外壳(2)两外角处各有边刷(12),两轮体(7)前各有橡胶斜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活动门(9)内部与外壳(2)内上部通过拉簧(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推手柄(18)上部推管(I)内有清理丝刷(19)。
【文档编号】A47L11/22GK203619482SQ20132073916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魏胜伟 申请人:魏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