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59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包括盖体组件以及本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设置在盖体组件内的保温盖板,本体组件包括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本体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盖体组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铰接块的第一容纳槽,所述铰接块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时,其与所述保温盖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感温元件,如此设置,避免了只在锅胆的底部设置测温探头,温度检测不精准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产品,其本体组件和盖体组件均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使用其他工具如螺丝刀等,无法进行拆装,由于其烹饪性质决定,盖部很容易积聚污物如米浆,食物残渣,蒸汽凝结水,如不及时清洗,会形成发臭现象,一方面会破环二次烹饪时食物的口感与味道,一方面由于发臭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病菌,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但由于现有电饭煲产品煲盖组件与煲体组件为不可拆结构,使得用户清洗相当困难,往往只能用抹布进行擦洗,一方面很难清洗干净,一方面擦洗时很容易让水分进入煲体组件而影响电器性能,也进一步影响用户的使用及安全。
[0003]中国专利ZL200420102322.9披露了一种可拆卸锅盖的电厨具,包括锅身、锅盖和连接锅盖锅身的快拆装置,快拆装置为一弧形板,弧形板朝下一端的左右两侧插入锅身、并与锅身铰接,弧形板另一端与锅盖插接,锅盖对应弧形板插接触设置有与弧形板形状相同的凹槽。弧形板与锅身铰接处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一端设置在锅身上、另一端插入弧形板内。该专利通过弧形板从空间三维方向将锅盖固定,且弧形板与锅身铰接,在确保锅盖与弧形板连接牢固的基础上,使其锅盖既拥有普通锅盖的转动功能,又具有可拆卸功能。
[0004]然而,对于所述煲体和煲盖为可分离结构的电饭煲来说,是不能绕所述转轴铺设电线的,因此,对于所述煲体和煲盖为可分离结构的电饭煲来说,只能采用在锅胆的底部设置测温探头的方法来检测所述锅胆的内部温度信息,对锅内温度监控不准确,煲汤、煲粥时容易出现溢锅现象,影响食物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其能够避免温度检测不精准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包括盖体组件以及本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设置在盖体组件内的保温盖板,本体组件包括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本体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盖体组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铰接块的第一容纳槽,所述铰接块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时,其与所述保温盖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感温元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块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时,其与所述保温盖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感温元件的第二容纳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之间设有供所述感温元件运动产生位移的空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之间通过弹性元件11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导向部,所述感温元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配合的凹槽。[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朝向所述凹槽的表面为弧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具有可与所述保温盖板贴合的平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配合的卡扣或卡孔,盖体组件可活动地卡接在所述铰接块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铰接块上,所述本体组件上设有固定所述铰接轴的第一固定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本体组件上,所述铰接块上设有固定所述铰接轴的第二固定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通过在铰接块与保温盖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感温元件,当盖体组件扣合时,感温元件检测保温盖板上方温度,从而检测蒸汽温度,如此设置,避免了只在锅胆的底部设置测温探头,温度检测不精准的问题。
[0017]另外,该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煲体外侧,不会与食物直接接触,不会煲体内部的食物造成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盖体组件爆炸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盖体组件剖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铰接块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铰接块的剖视图
[0025]在图1至图6中:
[0026]1-盖体组件;2_煲体组件;3_保温盖板;4_铰接块;5_铰接轴;6_感温元件;61-凹槽;7-面盖;8_装饰面板;9_蒸汽阀;10_密封圈;11-弹性元件;12_第一容纳槽;13—第二容纳槽;131_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其能够避免温度检测不精准的问题。
[00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0029]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第一实施例: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包括盖体组件I以及本体组件2,如图3所示,盖体组件I包括设置在盖体组件I内的保温盖板3,还包括面盖7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盖7上的装饰面板8,贯穿所述面盖7和装饰面板8设置有蒸汽阀9,所述保温盖板3设置在所述面盖7的内侧,其四周设置有密封圈10。
[0032]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体组件2包括铰接块4,该铰接块4通过铰接轴5与所述本体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铰接块4通过铰接轴5连接到本体组件2上,并可以通过铰接轴5转动,该铰接轴5可以设置在铰接块4上,也可以设置在本体组件2上,当该铰接轴5设置在铰接块4上时,本体组件2上设置有相应的第一固定装置用来固定铰接轴5,当该铰接轴5设置在本体组件2上,铰接块4上设置有相应的第二固定装置用来固定铰接轴5。
[0033]此外,在盖体组件I上设置有容纳该铰接块4的第一容纳槽12,当铰接块4插入第一容纳槽12时,盖体组件I与该铰接块4连接,铰接块4的一个侧壁靠近保温盖板3与其相对设置,在该侧壁上设有感温元件6。
[0034]为了使该铰接块4与第一容纳槽12固定的更加稳定,可以在铰接块4或第一容纳槽12上设置卡扣或卡孔等结构,确保该铰接块4与第一容纳槽12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快速拆卸。
[0035]由于保温盖板3直接与煲内蒸汽接触,其温度最接近煲内蒸汽温度,而感温元件6距离保温盖板3距离非常近,或与保温盖板3接触,其通过检测保温盖板3上方的温度,或检测保温盖板3的温度,来检测煲体内蒸汽的温度,温度检测更为准确,避免了只在锅胆的底部设置测温探头,温度检测不精准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该感温元件6没有设置到煲体内部,避免了该感温元件6造成对食物的污染。
[0036]为了使该感温元件6更加准确的检测到蒸汽温度,可以将该感温元件6与保温盖板3接触设置,并在该感温元件6上设置于保温盖板3接触的平面,使接触面积增大。
[0037]优选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该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感温元件6的第二容纳槽13,该感温元件6可以直接设置在该第二容纳槽13中。
[0038]优选地,所述感温元件6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3的底壁之间设有供所述感温元件6运动产生位移的空间,由于该感温元件6可以朝向第二容纳槽13的底壁运动,在将铰接块4插入第一容纳槽12的时候无需在高度方向上预留感温元件6的高度,从而使铰接块4与第一容纳槽12接触更加紧密,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39]如图5所示,该感温元件6与第二容纳槽13的底壁之间通过弹性元件11连接。该弹性元件11可以为弹簧,设置该弹性元件11,使铰接块4在装配到第一容纳槽12后也能保证感温元件6紧贴保温盖板,无虚位,控温更精确。
[0040]第二实施例:
[004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一点,在于该感温元件6与第二容纳槽13不是通过弹性元件进行连接的。
[0042]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1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部131,感温元件6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131配合的凹槽61。感温元件6可以通过凹槽61沿导向部131运动,同样可以使铰接块4在装配到第一容纳槽12后也能保证感温元件6紧贴保温盖板,无虚位,控温更精确。
[0043]为了使感温元件6在第二容纳槽13中的运动更加顺畅,将导向部131朝向凹槽61的表面设置为弧面。
[00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煲,包括盖体组件(I)以及本体组件(2),所述盖体组件(I)包括设置在盖体组件(I)内的保温盖板(3),本体组件(2)包括铰接块(4),所述铰接块(4)通过铰接轴(5)与所述本体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盖体组件(I)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铰接块(4)的第一容纳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4)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12)时,其与所述保温盖板(3)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感温元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4)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12)时,其与所述保温盖板(3)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感温元件(6)的第二容纳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6)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3)的底壁之间设有供所述感温元件(6)运动产生位移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6)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3)的底壁之间通过弹性元件(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部(131),所述感温元件(6)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131)配合的凹槽(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31)朝向所述凹槽(61)的表面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6)具有可与所述保温盖板(3)贴合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2)配合的卡扣或卡孔,盖体组件(I)可活动地卡接在所述铰接块(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5)设置在所述铰接块(4 )上,所述本体组件(2 )上设有固定所述铰接轴(5 )的第一固定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5)设置在所述本体组件(2 )上,所述铰接块(4 )上设有固定所述铰接轴(5 )的第二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619306SQ20132075142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付正庭, 胡玉新, 刘靖, 梁锡建, 李振合, 黄巍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