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578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包括用于贮存防锈油的油管、管头和毛刷;所述油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管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油管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设有第一小孔的空心锥形结构;所述毛刷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小孔置于所述油管的内腔中。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油管和管头连接为一个直通结构,防锈油与毛刷直接接触,可以直接在极柱端子上涂抹防锈油。吸油海绵吸附油管内腔中的防锈油,可以控制防锈油的流量,防止管头处防锈油的泄露,毛刷与防锈油的充分接触使得涂抹时可以把防锈油均匀涂抹极柱端子上。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铅酸蓄电池出厂前,需要加入适量的酸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初充电,在加酸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酸液洒在端子表面而造成端子被腐蚀的现象。因此,在加酸前需要在蓄电池的端子表面涂抹防锈油,形成一层用于防止端子被腐蚀的油状保护层。目前,在铅酸蓄电池端子上涂抹防锈油使用的是毛刷。涂抹时,毛刷先沾一下防锈油,再涂抹到端子上面,这种涂抹方式容易造成防锈油难以涂抹均匀,涂抹效果不理想,并且由于需要反复沾防锈油再进行涂抹,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包括用于贮存防锈油的油管、管头和毛刷;所述油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管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油管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设有第一小孔的空心锥形结构;所述毛刷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小孔置于所述油管的内腔中。
[0005]进一步地,所述油管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在所述油管的设有外螺纹的一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油管的设有外螺纹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小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油管还包括第一吸油海绵,所述毛刷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小孔与所述第一吸油海绵相接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管头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毛刷的第二吸油海绵,所述第二吸油海绵安装在所述第一小孔和所述第二小孔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管头还包括设有第三小孔的隔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管头还包括第三吸油海绵,所述毛刷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三小孔与所述第三吸油海绵相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头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毛刷的第四吸油海绵,所述第四吸油海绵安装在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小孔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盖子,所述油管的与所述外螺纹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盖子固定安装于所述油管的开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盖子设有外螺纹,所述油管的开口设有与所述盖子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00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油管和管头连接为一个直通结构,防锈油与毛刷直接接触,可以直接在极柱端子上涂抹防锈油。吸油海绵吸附油管内腔中的防锈油,可以控制防锈油的流量,防止管头处防锈油的泄露,毛刷与防锈油的充分接触使得涂抹时可以把防锈油均匀涂抹极柱端子上。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对加工成型的蓄电池各个部分进行组装,并对组装后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初充电。在初充电前需要在蓄电池的极柱端子表面涂抹防锈油,形成一层用于防止端子被腐蚀的油状保护层。基于此,本申请各实施例提出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便于描述,相同的零部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考图1,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包括用于贮存防锈油的油管11、管头12和毛刷13。油管1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管头12的一端设有与油管11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设有第一小孔121的空心的锥形结构。毛刷13第一部分穿过第一小孔121置于油管11的内腔中。
[0023]一种实施例中,防锈油涂抹装置的油管11还包括滤网15,滤网15固定安装在油管11的设有外螺纹的一端,用于滤除防锈油中的油渣或其它杂质。
[0024]又一种实施例中,防锈油涂抹装置还包括盖子14。油管11的与外螺纹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盖子14固定安装于油管的开口。优选地,盖子14设有外螺纹,油管11的开口设有与盖子14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盖子14与油管11密封配合用于防止防锈油的泄露。
[0025]采用本实施例的防锈油涂抹装置,油管11和管头12连接为一个直通结构,防锈油与毛刷13直接接触,可以直接在极柱端子涂抹防锈油。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油管11还包括用于吸附防锈油的第一吸油海绵163,油管11的设有外螺纹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小孔111。第一吸油海绵163置于油管11的内腔中,安装在第二小孔111和滤网15之间。毛刷13的第一部分穿过第二小孔111与第一吸油海绵163相接触。
[0028]又一种实施例中,管头12还包括用于包裹毛刷13的第二吸油海绵161,第二吸油海绵161安装在第一小孔121和第二小孔111之间,用于吸附管头12内的防锈油。
[0029]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油海绵163和第二吸油海绵161通过吸附防锈油控制防锈油的流量,防止装置出现管头12处漏油的现象,毛刷13与防锈油充分接触确保涂抹时毛刷13可以把防锈油均匀涂抹极柱端子上。[0030]实施例三:
[0031]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管头12还包括设有第三小孔122的隔板123、第三吸油海绵162和用于包裹毛刷13的第四吸油海绵164。隔板123固定安装在管头12内。第三吸油海绵162置于油管11的内腔中,连接隔板123,用于吸附油管11内腔中的防锈油。毛刷13的第一部分穿过第三小孔122与第三吸油海绵162相接触。第四吸油海绵164安装在隔板123和第一小孔121之间,用于吸附管头12内的防锈油。
[0032]本实施例通过第三吸油海绵162和第四吸油海绵164控制防锈油的流量,防止装置出现管头12处漏油的现象,并能够确保涂抹时毛刷13可以把防锈油均匀涂抹极柱端子上。
[0033]又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防锈油涂抹装置还包括帽子17。帽子17可以卡在管头12上;或者帽子17设有内螺纹,管头13设有与帽子17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闲置时,将帽子17套在装置上,防止防锈油通过毛刷13涂抹到其他地方造成环境污染。
[0034]本申请的防锈油涂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00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贮存防锈油的油管(11)、管头(12)和毛刷(13);所述油管(1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管头(1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油管(11)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端为设有第一小孔(121)的空心锥形结构;所述毛刷(13)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小孔(121)置于所述油管(11)的内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1)还包括滤网(15),所述滤网(15)安装在所述油管(11)的设有外螺纹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1)的设有外螺纹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小孔(1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1)还包括第一吸油海绵(163),所述毛刷(13)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小孔(111)与所述第一吸油海绵(163)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2)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毛刷(13)的第二吸油海绵(161),所述第二吸油海绵(161)安装在所述第一小孔(121)和所述第二小孔(111)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2)还包括设有第三小孔(122)的隔板(1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2)还包括第三吸油海绵(162),所述毛刷(13)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三小孔(122)与所述第三吸油海绵(162)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2)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毛刷(15)的第四吸油海绵(164),所述第四吸油海绵(164)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123)和所述第一小孔(121)之间。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盖子(14),所述油管(11)的与所述外螺纹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盖子(14)安装于所述油管(11)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锈油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14)设有外螺纹,所述油管(11)的开口设有与所述盖子(14)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文档编号】A46B11/04GK203619005SQ20132076602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路俊斗, 白福生, 梁伟聪 申请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