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739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蜗杆、蜗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旋转接头及清洗作业装置,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有V型块、工件夹紧装置及空心导轨,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从动带轮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清洗作业装置连接,所述的滑块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的空心导轨上,空心导轨的轴线与清洗作业装置的轴线平行,连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蜗轮铰接;所述的第二电机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安装在滑块上。本实用新型可针对不同孔径的圆柱内腔零件进行清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我国每年都有数量巨大的机械产品报废,仅汽车就超过200万辆,产生了大量的废旧零件。通过拆解、清洁、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装配等一系列再制造工艺对废旧零件加工后使其具有甚至超过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节省大量原料。在对废旧的圆柱内腔形状零件,比如油缸缸体的再制造中,清洁是非常关键的工艺。若是清洁不够彻底,腔体中的杂质随着腔体中的介质流动到其他装置中,会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3]目前工厂内专门对圆柱内腔形状零件清洗采用一种利用细长的毛刷蘸取柴油或机油插入腔体内进行反复刷洗,这种方法清洁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不能满足再制造的要求。一种是使用清洗机例如油缸清洗机,一般只适合清洗同一种孔径或者孔径在小范围变化的零件,若对另一种孔径的零件清洗则只能更换清洗机或者清洗机的刷头,费时并且清洗机的成本变高,对阶梯孔径的零件则不能一次清洗干净。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效率高,能清洗不同孔径并能清洗阶梯孔径的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平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蜗杆、蜗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旋转接头及清洗作业装置,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有V型块、工件夹紧装置及空心导轨,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从动带轮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清洗作业装置连接,所述的滑块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的空心导轨上,空心导轨的轴线与清洗作业装置的轴线平行,连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蜗轮铰接;所述的第二电机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安装在滑块上。
[0006]上述的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中,所述的清洗作业装置包括调节板、液压板、活塞杆、毛刷板,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螺栓与液压板连接,所述的毛刷板通过活塞杆安装在液压板上,毛刷板位于液压板的外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实用新型能针对不同孔径的零件进行清洗,在不更换毛刷和清洗机的情况下,并能清洗具有阶梯孔的孔径的零件。
[0009]2、本实用新型由于毛刷长度变长,一次几乎能清洗孔腔的全部内壁,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闻了效率。
[0010]3、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液能不断的回收利用,降低清洗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0012]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作业装置的结构图。
[0014]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板上清洗液孔处结构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的主视图。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的左视图。
[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7、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蜗杆21、蜗轮3、主动带轮11、从动带轮6、旋转接头5及清洗作业装置9,所述的工作平台7上设有V型块8、工件夹紧装置10及空心导轨,所述的第一电机I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11,主动带轮11与从动带轮6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从动带轮6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滑块4连接,另一端与清洗作业装置9连接,所述的滑块4安装在工作平台7上的空心导轨上,空心导轨的轴线与清洗作业装置9的轴线平行,滑块4与连杆41的一端铰接,连杆41的另一端与蜗轮3铰接;所述的第二电机2上连接有蜗杆21,蜗杆21与蜗轮3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I安装在滑块4上。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的工件夹紧装置10包括设在V型块8 一侧的立柱101、设在V型块8另一侧的螺栓103及与立柱铰接的横梁102,横梁102对应于螺栓103的一端设有一通孔,横梁102上通孔穿过螺栓103,并通过螺母与螺栓103紧固。
[0022]如图3、4所示,所述的清洗作业装置包括调节板91、液压板94、活塞杆93、毛刷板92,所述的调节板91通过螺栓与液压板94连接,所述的液压板94上沿径向方向设有活塞杆孔945,所述的毛刷板92与活塞杆93固定连接,活塞杆93插装在液压板94上的活塞杆孔945中,所述的调节板91通过法兰与从动带轮6连接。所述的调节板91和液压板94的端面中心处均设有通孔915、941,尾端液压板94的通孔941设有栓头942,调节板91的通孔915前端与从动皮带轮6中心处的通孔连通,从动皮带轮6中心处的通孔与旋转接头5中心处的通孔连通。如图5所示,液压板94上开有与中心处通孔941连通的清洗液孔944。
[0023]如图3、6、7所示,所述的调节板91上设有连通前后端面的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2,所述的液压板94的前端面上设有对应于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2的第一环槽946,第一环槽946与活塞杆孔945连通;液压板94的前端面上还设有第二环槽947,第二环槽947与活塞杆孔945连通,第二环槽947通过通孔948连通至后端面,且尾端液压板94的通孔上设有堵塞943,调节板91的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2内分别设有调节螺钉911,液压板94的第一环槽946和第二环槽947中充满液性塑料913。
[0024]如图8所示,储液箱14通过管道与过滤器12相连,由液压泵13提供动力将储液箱14中的清洗液通过空心导轨流经旋转接头5输送至清洗作业装置9中心通孔中。
[0025]使用时,先根据将要清洗的零件的内径大小和深度,按照如图3中所示,用调节板91和若干个液压板94搭配出适合长度的清洗作业装置9。若零件为通孔,则只需将活塞杆93放入液压板94的侧面上的活塞杆孔945中,此活塞杆孔945与清洗液的径向通道的清洗液孔944在径向方向上相差一定角度,轴向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首先将尾端上的液压板94的堵塞943拧上,再在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2中同时注入液性塑料913,再旋入调节螺钉911。若是清洗零件有阶梯内孔,将若干个液压板94搭配成多组的形式,再将不同组中的活塞杆93抽出一定长度,其长度正好为同段阶梯孔的内径差的一半。再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注入液性塑料913的工作,即能组装好清洗作业装置。再对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2中的调节螺钉911进行调节,如图4、图5所示,同时拧紧第一工作腔914和第二工作腔912中的调节螺钉911,使得第一工作腔914的液性塑料913压力变大,第二工作腔912的液性塑料913压力变小。从而,液压板17中的活塞杆15下降,反之,可调节活塞杆93上升。清洗作业装置9就可以实现可清洗的内腔大小的变化和清洗时对内腔表面压力大小的变化,使清洗作业装置9的毛刷能很好地接触到零件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作业装置9组装完毕后,往储液箱9加入适量清洗液,同时开启电动马达和液压泵。储液箱9中的清洗液和过滤器12可以视情况进行更换,清洗时间由工作人员视情况而定。到达时间后,关闭电动马达和液压泵,整个清洗过程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蜗杆、蜗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旋转接头及清洗作业装置,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有V型块、工件夹紧装置及空心导轨,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从动带轮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清洗作业装置连接,所述的滑块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的空心导轨上,空心导轨的轴线与清洗作业装置的轴线平行,连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蜗轮铰接;所述的第二电机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安装在滑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作业装置包括调节板、液压板、活塞杆、毛刷板,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螺栓与液压板连接,所述的毛刷板通过活塞杆安装在液压板上,毛刷板位于液压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和液压板的端面中心处均设有通孔,尾端液压板的通孔设有栓头,调节板的通孔前端与从动皮带轮中心处的通孔连通,从动皮带轮的通孔与旋转接头中心处的通孔连通;所述的液压板上开有与中心处通孔连通的清洗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径多段圆柱内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连通前后端面的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的液压板的前端面上设有对应于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第一环槽,第一环槽与活塞杆孔连通;液压板的前端面上还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与活塞杆孔连通,第二环槽通过通孔连通至后端面,且尾端液压板的通孔上设有堵塞,调节板的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内分别设有调节螺钉,液压板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中充满液性塑料。
【文档编号】B08B9/36GK203621054SQ20132084427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胡忠举, 胡嘉亮, 晏智鑫, 岳文辉, 文泽军, 彭威, 袁黎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