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70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是一种方便携带、可泡茶或者喝酒用的多功能水杯。它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的杯口处的杯盖以及以可拆装方式连接于杯体的底部的底盒,该底盒内设有容置腔,底盒的顶部设有与该容置腔连通的进出口,容置腔内存放有至少一个小杯,底盒与杯体连接后,杯体的底部将底盒的进出口盖封,底盒内装有小杯,可方便泡茶使用,可与友人共同分享,杯体用于盛装温水或者酒等,使用时,打开底盒取出小杯,再往小杯内放入茶叶进行实时泡茶,携带时,将小杯置入底盒内并将底盒连接在杯体的底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泡茶或者喝酒。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水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是一种方便携带、可泡茶或者喝酒用的多功能水杯。
【背景技术】
[0002]饮茶的文化,始于中国,现已广为世界各地所接受。传统泡茶方式,十分讲究,须使用茶壶、茶杯等多种专门茶具,以相当繁复的手法才能完成。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品味提高,在讲求快速方便的现代社会中,这一传统手法显得相当费时。由于茶叶,茶杯,都很不方便携带,而且陶瓷的茶杯在运输很可能破碎。人们为了在户外很方便地喝上自己泡制的茶,于是将茶叶浸泡在水杯,尤其是保温杯内,可以随时随地饮用。但是这样做茶叶经常会被泡熟,而失去茶香。此外,泡茶的保温杯只能自己一个人享用,打开即喝,无法实现泡茶过程中的乐趣,无法与多人共享,不利于交友交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随时随地泡茶或者喝酒的多功能水杯。
[000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的杯口处的杯盖以及以可拆装方式连接于杯体的底部的底盒,其特征在于:该底盒内设有容置腔,底盒的顶部设有与该容置腔连通的进出口,容置腔内存放有至少一个小杯,底盒与杯体连接后,杯体的底部将底盒的进出口
盖封O
[0006]以上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0007]上述杯体的杯口设于杯体的顶部,该杯盖内设有可存放茶叶或者小食的储物空腔,杯盖的顶部设有与该储物空腔连通的开口,于开口处盖合有一顶盖,打开顶盖可取出储物空腔内的茶叶或者小食。
[0008]上述底盒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底盒有上至下依次叠合在一起,其中,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的顶部与靠上的底盒的底部以可拆装方式相连接。
[0009]上述底盒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底盒的低部以及杯体的底部都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底盒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与杯体的第二螺纹连接部旋合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与靠上的底盒的第二螺纹连接部旋合在一起。
[0010]上述底盒的进出口处盖设有一底盖。
[0011]上述底盖上设有可作为底盒或者小杯过滤用的滤网。
[0012]上述小杯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底盖朝向小杯的壁面上设有可将各小杯分隔开而防止各小杯碰撞的突起。
[0013]上述容置腔的横断面为圆形,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杯的外侧边缘共同限定一个圆。[0014]上述顶盖与杯盖、底盖与底盒都采用扣合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
[0015]上述杯体和杯盖组成一保温杯,杯体的侧壁上设有手柄。
[0016]以上各技术措施可择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
[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I)该多功能水杯,包括杯体、盖合于杯体的杯口处的杯盖以及以可拆装方式连接于杯体的底部的底盒,该底盒内设有容置腔,底盒的顶部设有与该容置腔连通的进出口,容置腔内存放有至少一个小杯,底盒与杯体连接后,杯体的底部将底盒的进出口盖封,底盒内装有小杯,可方便泡茶使用,可与友人共同分享,杯体用于盛装温水或者酒等,使用时,打开底盒取出小杯,再往小杯内放入茶叶进行实时泡茶,携带时,将小杯置入底盒内并将底盒连接在杯体的底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泡茶或者喝酒;
[0019](2)上述杯体的杯口设于杯体的顶部,该杯盖内设有可存放茶叶或者小食的储物空腔,杯盖的顶部设有与该储物空腔连通的开口,于开口处盖合有一顶盖,打开顶盖可取出储物空腔内的茶叶或者小食,储物空腔用于存放茶叶或者小食,无需额外携带茶叶或者小食,从储物空腔内取出茶叶或者小食即可,方便用户泡茶或者喝酒;
[0020](3)上述底盒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底盒有上至下依次叠合在一起,其中,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的顶部与靠上的底盒的底部以可拆装方式相连接,每个底盒内放置I至6个小杯,尤其是2至3个,多个底盒可以放置更多的小杯,可以提供给更多友人使用,利于交友交流;
[0021](4)上述底盒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底盒的低部以及杯体的底部都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底盒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与杯体的第二螺纹连接部旋合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与靠上的底盒的第二螺纹连接部旋合在一起,底盒与杯体之间的连接、底盒与底盒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式,其结构简单,旋转即可;
[0022](5)上述底盒的进出口处盖设有一底盖,将底盒取出后,盒盖可以起到保护小杯的作用;
[0023](6)上述小杯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底盖朝向小杯的壁面上设有可将各小杯分隔开而防止各小杯碰撞的突起,小杯,可以用塑料、陶瓷、不锈钢、玉、犀角等加工而成,设置突起可以避免携带过程中小杯相互碰撞而造成损毁;
[0024](7)上述顶盖与杯盖、底盖与底盒都采用扣合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开启方便;
[0025](8)上述杯体和杯盖组成一保温杯,杯体的侧壁上设有手柄,采用保温杯结构可以对杯体内盛装的温水进行保温,手柄便于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7]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两个不同角度立体分解图;
[0028]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盒、底盖、2个小杯的两个不同角度立体分解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底盒和2个小杯的俯视图;
[0030]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底盒、底盖、3个小杯的两个不同角度立体分解图;
[00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底盒和3个小杯的俯视图;
[00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0033]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两个不同角度立体分解图。
[0034]附图标记:1、杯体、11杯口、12杯体的底部;2杯盖、21储物空腔、22开口 ;3底盒、31容置腔、32进出口、33第一螺纹连接部、34第二螺纹连接部;4小杯;5顶盖,51凸扣、52缺口 ;6底盖、61突起;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实施例一:
[0037]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杯体1、盖合于杯体的杯口 11处的杯盖2以及以可拆装方式连接于杯体的底部12的底盒3,该底盒3内设有容置腔31,底盒的顶部设有与该容置腔31连通的进出口 32,容置腔31内存放有至少一个小杯4,每个底盒内放置I至6个小杯,尤其是2至3个,当然小杯数量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31内存放有2个小杯4,底盒3与杯体I连接后,杯体的底部12将底盒的进出口 32盖封。
[0038]杯体的杯口 11设于杯体I的顶部,该杯盖2内设有可存放茶叶或者小食的储物空腔21,杯盖2的顶部设有与该储物空腔连通的开口 22,于开口 22处盖合有一顶盖5,打开顶盖5可取出储物空腔21内的茶叶或者小食。茶叶或者小食用于泡茶或者喝酒。
[0039]在本实施例中,杯体的底部连接有一个底盒3,该底盒3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33,杯体的底部12都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34,底盒3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33与杯体I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4旋合在一起,当然,底盒3与杯体也可以采用扣合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底盒的底部作为支承用。
[0040]底盒的进出口 32处盖设有一底盖6。
[0041]底盖6上设有可作为底盒3或者小杯4过滤用的滤网(图中未示出)。
[0042]小杯4有两个,底盖6朝向小杯的壁面上设有可将各小杯4分隔开而防止各小杯碰撞的突起61。
[0043]容置腔31的横断面为圆形,两个小杯的外侧边缘41共同限定一个圆,各小杯存放在容置腔内结构紧凑。
[0044]顶盖5与杯盖2、底盖6与底盒3都采用扣合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顶盖的边缘处设有凸扣51,于杯盖顶部的开口处设有与凸扣配合的缺口 52,凸扣51可卡入缺口 52中,当然,顶盖5与杯盖2、底盖6与底盒3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结构,旋转即可。
[0045]杯体I和杯盖2组成一保温杯,杯体I的侧壁上设有手柄7。
[0046]该多功能水杯是一种可以随时泡茶,有多个小杯喝茶的便携式水杯。除了做茶杯,也可以作为酒壶,随时多人饮酒。
[0047]杯盖底部可设有保温层,防止杯体内的热水散热而冷却。专门装茶叶的杯盖,必须有保温,装酒的则可以无需保温。
[0048]杯体用塑料、或者不锈钢加工。为了保温,最好用双层不锈钢加工,中间抽真空保温。也可以单层的,加个手柄。[0049]小杯,可以用塑料、陶瓷、不锈钢、玉、犀角等加工而成。
[0050]底盖上设有虑网,可以配合底盒过滤使用。杯体,作为泡茶的容器,可以很方便洗茶、泡茶和为小杯倒茶水。本实用新型能够很方便的解决了人们外出饮茶不便,独自喝茶无趣。特别是老人,清晨锻炼完了后,饮一杯刚泡好的鲜茶,将十分惬意;而且更多的茶杯,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共饮,和朋友交流方便,提高感情,是一种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促进社会交流的重要产品。小杯作为茶杯放在底盒内,更是方便转卸;底盒,即装小杯,又是泡茶工具,可减少茶具空间,方便携带。底盒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其中内层可以用陶瓷或者紫砂做成,泡茶更有品味。
[0051]实施例二:
[0052]如图1至图3、图7至图9所示,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本实施例中,底盒内存放有3个小杯,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0053]实施例三:
[0054]如图7至图12所示,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本实施例中,底盒有2个,各个底盒内存放有3个小杯,两个底盒有上至下依次叠合在一起,其中,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的顶部与靠上的底盒的底部以可拆装方式相连接。
[0055]底盒3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33,底盒3的低部以及杯体的底部12都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34,底盒3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33与杯体I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4旋合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33与靠上的底盒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4旋合在一起。最底下的那个底盒的底部可以不设置第二螺纹连接部34。第一螺纹连接部33的螺纹可以为内螺纹,则第二螺纹连接部34的螺纹为外螺纹。
[0056]实施例三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此处不再详述。当然底盒的数量不局限于2个,3个或者3个以上均可。
[0057]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底盒的数量,也不局限于各底盒内存放的小杯的数量,底盒与底盒之间的连接也不局限于螺纹连接,例如底盒与底盒之间也可以采用扣合方式相互连
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杯体(I)、盖合于杯体的杯口(11)处的杯盖(2)以及以可拆装方式连接于杯体的底部(12)的底盒(3),其特征在于:该底盒(3)内设有容置腔(31),底盒的顶部设有与该容置腔(31)连通的进出口(32),容置腔(31)内存放有至少一个小杯(4),底盒(3)与杯体(I)连接后,杯体的底部(12)将底盒的进出口(32)盖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杯体的杯口(11)设于杯体(O的顶部,该杯盖(2)内设有可存放茶叶或者小食的储物空腔(21),杯盖(2)的顶部设有与该储物空腔连通的开口(22),于开口(22)处盖合有一顶盖(5),打开顶盖(5)可取出储物空腔(21)内的茶叶或者小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底盒(3)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底盒有上至下依次叠合在一起,其中,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的顶部与靠上的底盒的底部以可拆装方式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底盒(3)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33),底盒(3)的低部以及杯体的底部(12)都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34),底盒(3)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33 )与杯体(I)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4 )旋合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底盒中靠下的底盒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33)与靠上的底盒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4)旋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底盒的进出口(32)处盖设有一底盖(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底盖(6)上设有可作为底盒(3)或者小杯(4)过滤用的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小杯(4)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底盖(6)朝向小杯的壁面上设有可将各小杯(4)分隔开而防止各小杯碰撞的突起(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容置腔(31)的横断面为圆形,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杯的外侧边缘(41)共同限定一个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顶盖(5)与杯盖(2)、底盖(6)与底盒(3)都采用扣合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杯,其特征在于:杯体(I)和杯盖(2)组成一保温杯,杯体(I)的侧壁上设有手柄(7)。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619256SQ20132085924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石明 申请人:石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