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丝锅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0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丝锅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丝锅刷,包括竹丝(4),手柄(2),挂绳(1),其特征是:手柄(2)的一端设有锥形槽(3),一端插入锥形槽(3)里的竹丝(4)呈散射状;多根竹丝(4)散射状的外端头呈弧面状;所述竹丝(4)与手柄(2)中轴线的夹角为10-30°。这种竹丝锅刷结构合理简单,竹丝和手柄是分开的两个部件,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避免了手工破竹的劳动强度和竹丝粗细不均匀;竹丝呈现散射状,不易滞留残留物,用后干燥速度快,便于除菌;且竹丝外端头呈弧面状更贴合锅的弧面形状,刷锅清洁速度快、更干净、同时外形也美观;竹丝与手柄的中轴线的夹角为10-30°可以让竹丝的弹性弯曲更容易,使用寿命更长,更耐用。
【专利说明】一种竹丝锅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竹丝锅刷。
【背景技术】
[0002]锅刷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家庭清洁用具,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锅刷有钢丝球、鬃毛锅刷等。也有用竹丝做成的,但这种竹丝锅刷是将整个锅刷做成一个整体,即竹手柄和竹丝部分是用一个整节竹子,处理好的竹子用手工破丝,留一节竹壳做把手。这样做的竹丝锅刷竹丝大小不均匀,竹丝坚硬、排列紧密,基本仍然呈现竹子原直线状。这种竹丝锅刷使用费力,不易干燥,带来的后果是使用后竹丝中留有残留物容易发霉,滋生细菌,后期除菌复杂,影响使用,进而对健康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除菌简单,美观耐用的竹丝锅刷。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竹丝锅刷,包括竹丝,手柄,挂绳,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手柄的一端设有锥形槽,一端插入锥形槽里的竹丝呈散射状。
[0005]多根竹丝散射状的外端头呈弧面状。
[0006]所述竹丝与手柄中轴线的夹角为10-30°。
[0007]这种竹丝锅刷结构合理简单,竹丝和手柄是分开的两个部件,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避免了手工破竹的劳动强度和竹丝粗细不均匀;竹丝呈现散射状,接触被刷物时竹丝外端部结构松散,竹丝间隔缝隙大,不易滞留残留物,用后干燥速度快,便于除菌;且竹丝外端头呈弧面状更贴合锅的弧面形状,让更多的竹丝端头接触到锅面,刷锅清洁速度快、更干净、同时外形也美观;竹丝与手柄的中轴线的夹角为10-30°可以让竹丝的弹性弯曲更容易,使用寿命更长,更耐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挂绳2.手柄3.锥形槽4.竹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1]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竹丝锅刷,包括竹丝4,手柄2,挂绳1,手柄2的一端设有锥形槽3,一端插入锥形槽3里的竹丝4呈散射状。
[0012]多根竹丝4散射状的外端头呈弧面状。[0013]所述竹丝4与手柄2中轴线的夹角为10-30°,本例为20°。
[0014]手柄2为木材制成,报废后容易降解,不污染环境。
[0015]挂绳I设置在手柄2的末端。
[0016]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竹丝4插入锥形槽3里,这样竹丝4就自然呈现散射状。这样的好处是结构合理简单、竹丝4外端部成弧面更贴合锅的弧面形状,让更多的竹丝4外端头接触到锅面,刷锅清洁速度快、更干净、同时外形美观,竹丝4与手柄2的中轴线的夹角为10-30°可以让竹丝4的弹性弯曲更容易,使用寿命更长,更耐用。竹丝4外端部结构松散,竹丝4间隔缝隙大,不易滞留残留物,清洁卫生,除菌简单,美观耐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竹丝锅刷,包括竹丝(4),手柄(2),挂绳(1),其特征是:手柄(2)的一端设有锥形槽(3),一端插入锥形槽(3)里的竹丝(4)呈散射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丝锅刷,其特征是,多根竹丝(4)散射状的外端头呈弧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丝锅刷,其特征是,所述竹丝(4)与手柄(2)中轴线的夹角为 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丝锅刷,其特征是,所述竹丝(4)与手柄(2)中轴线的夹角为 20。。
【文档编号】A47L17/04GK103750797SQ20141002459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阳利军 申请人:阳利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