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伤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79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伤锅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烫伤锅盖,包括锅盖、把手和积水槽,锅盖上开有窗口,窗口为活动锅盖,剩余部分为固定锅盖,固定锅盖与活动锅盖转动连接,把手固定在固定锅盖上,固定锅盖底部沿圆周设有积水槽。活动锅盖为扇形,扇形的半径小于固定锅盖的半径。把手形状为L形,通过把手锅盖能够立在灶台上,活动锅盖的对称轴线与把手不平行。本发明的防烫伤锅盖在炒锅刚放入油或者在做煎炸的时候,不需要将整个锅盖拿下,只需要打开可以活动的小锅盖就可以继续进行烹饪,固定的大锅盖则挡住了大部分飞溅的热油,起到了防止烫伤的效果;锅盖在不使用时站立在灶台上,这样既避免了锅盖内侧沾染杂质,也使锅盖好拿好放。
【专利说明】一种防烫伤锅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灶具,具体是一种防烫伤锅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锅盖设计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人们在炒菜时或者做油炸食品时,经常会被飞溅出来的油烫伤,在蒸煮之后掀锅盖过程中蒸汽可能会烫伤使用人员,这是很普遍也是很有必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锅盖在做饭时会需要经常工作与不工作,不工作的时候由于不可站立,会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人们希望锅盖在放置的时候外侧是与灶台接触的这样可以避免锅盖内侧被污染;但很多时候,由于外侧与灶台接触,再将锅盖拿起时会很不方便。所以事实上很多锅盖在不工作的时候都是内侧与灶台直接接触,这样做饭的时候锅盖会或多或少的沾染上灶台上的污染物。反过来放置时又显得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伤锅盖,解决了炒菜过程中热油飞溅烫伤人员,以及锅盖扣在灶台上的污染问题。
[000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防烫伤锅盖,包括锅盖、把手和积水槽,锅盖上开有窗口,窗口为活动锅盖,剩余部分为固定锅盖,固定锅盖与活动锅盖转动连接,把手固定在固定锅盖上,固定锅盖底部沿圆周设有积水槽。
[0005]上述活动锅盖为扇形,扇形的半径小于固定锅盖的半径。
[0006]上述把手形状为L形,通过把手锅盖能够立在灶台上,活动锅盖的对称轴线与把手不平行。
[0007]上述防烫伤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锅盖把手设置在活动锅盖顶部。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发明的防烫伤锅盖在炒锅刚放入油或者在做煎炸的时候,不需要将整个锅盖拿下,只需要打开可以活动的小锅盖就可以继续进行烹饪,固定的大锅盖则挡住了大部分飞溅的热油,起到了防止烫伤的效果。在蒸煮之后,可以先打开活动锅盖,让热蒸汽散发之后再取下锅盖,避免取锅盖的过程中烫伤人员。而且在烹饪时加水或者加入调料等,不需要将锅盖取下,只需要打开活动锅盖即可以进行,这样既方便又省力。
[0009](2)锅盖在不使用时站立在灶台上,这样既避免了锅盖内侧沾染杂质,也使锅盖好拿好放,同时锅盖底部设置的积水槽一方面可以方便锅盖很好地嵌入锅体,另一方面积锅盖底部一圈设有积水槽,可以防止冷凝水流到灶台或者桌面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防烫伤锅盖采用转轴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发明防烫伤锅盖采用铰链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发明防烫伤锅盖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发明防烫伤锅盖的啮合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发明防烫伤锅盖的积水槽放大示意图。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5,一种防烫伤锅盖,包括锅盖、把手11和积水槽12,锅盖上开有窗口,窗口为活动锅盖2,活动锅盖2为半圆,剩余部分为固定锅盖I,活动锅盖2的半径小于固定锅盖I的半径,固定锅盖I与活动锅盖2通过转轴连接,活动锅盖2可以开关自如。把手11固定在固定锅盖I上,固定锅盖I底部沿圆周设有积水槽12。把手11为L形筋把手,理论上L筋的角度大于90°小于180°都可,本发明采取了 135°。把手11与固定锅盖I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水汽凝结后顺着锅盖流入积水槽12。
[0017]需要注意的是把手11与活动锅盖2应有一定的位置角度,这样人左手拿着手柄,右手在进行炒菜时,不会出现双手跨度过大,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本发明的角度为60度,把手11尾部朝向使用人员。
[0018]防烫伤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锅盖把手设置在活动锅盖2顶部,方便使用者开关活动锅盖2。
[0019]实施例2
结合图2,一种防烫伤锅盖,包括锅盖、把手11和积水槽12,锅盖上开有窗口,窗口为活动锅盖2,剩余部分为固定锅盖1,活动锅盖2为扇形,其圆心角为220°,活动锅盖2的扇形半径小于固定锅盖I的半径,固定锅盖I与活动锅盖2通过铰链连接,活动锅盖2可以开关自如。把手11固定在固定锅盖I上,固定锅盖I底部沿圆周设有积水槽12。把手11为L形筋把手,理论上L筋的角度大于90°小于180°都可,本发明采取了 120°。把手11与固定锅盖I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铰链与锅盖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0020]结合图3和图4,所述固定锅盖I和活动锅盖2的啮合部分为类似齿轮配合,这样能达到密封的效果,图中所示的啮合为理想配合,实际中两者应有一定微小的间隙,能够保证锅盖2活动自如即可。水汽凝结后顺着锅盖流入积水槽12,积水槽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
/Jn ο
[0021]需要注意的是把手11与活动锅盖2应有一定的位置角度,这样人左手拿着手柄,右手在进行炒菜时,不会出现双手跨度过大,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本发明的角度为45°,把手11尾部朝向使用人员。
[0022]防烫伤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锅盖把手设置在活动锅盖2顶部,方便使用者开关活动锅盖2。
[0023]本发明中所述的防烫伤锅盖,当使用者拿下锅盖时,将把手11与灶台接触,锅盖即可站立或者侧立。此时锅盖内部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弧形锅盖内壁流向积水槽处,不会让水流到桌子上。且当盖上锅盖以后,积水槽可以嵌入锅体内壁。
[0024]在炒菜时,不需要将整个锅盖拿下,只需要打开活动锅盖2,就可以进行小范围的翻动,加水,加入调料等。这样既可以避免被油烫伤,又方便省力。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烫伤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把手(11)和积水槽(12),锅盖上开有窗口,窗口为活动锅盖(2),剩余部分为固定锅盖(I),固定锅盖(I)与活动锅盖(2)转动连接,把手(11)固定在固定锅盖(I)上,固定锅盖(I)底部沿圆周设有积水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锅盖,其特征在于:活动锅盖(2)为扇形,扇形的半径小于固定锅盖(I)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锅盖,其特征在于:把手(11)形状为L形,通过把手(11)锅盖能够立在灶台上,活动锅盖(2)的对称轴线与把手(11)不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锅盖,其特征在于:防烫伤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锅盖把手设置在活动锅盖(2 )顶部。
【文档编号】A47J36/06GK104161465SQ20141040721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狄长安, 薛松松, 胡慕锋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