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炒工具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07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翻炒工具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炒工具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所述翻炒工具包括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翻炒件,其特征是:所述翻炒件的一端为翻炒部,所述翻炒件的另一端活动的设置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翻炒部成为自由端可绕所述支架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易拆装、且清洁方便,可起到类似于人手的翻炒效果,烹饪物料混合及受热均匀,实用可靠。
【专利说明】翻炒工具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炒工具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烹饪,对于烹调物料的翻炒,一般是由锅具运动以及锅铲辅助来完成的。基于人手的灵巧,锅铲能够以较准确的切入点切入到锅具与物料之间,并且以适合的力度和轨迹作用于烹调物料,使烹调物料在保持物料形状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翻动,均匀受热。从而满足烹饪技法的要求,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0003]自动或半自动的烹调设备,是一种将厨师的灶上工艺进行分解,再由相应的执行机构去分别实现的智能化设备。其因可以实现烹饪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被大众广泛认可和接受。目前,市面上的自动或半自动的烹调设备,基本都处于尽可能的模拟人手操作的阶段。而事实上,执行机构的自由度设计(或灵巧性)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是一种矛盾,要做到如人手般灵巧还有相当的难度。
[0004]在CN1631301A中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的铲装置,其中记载了通过控制电机正反向旋转和铲、针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就可以完成各加工动作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铲固定于两个圆环上,锅与铲之间存在间隙,锅底部的物料不能被充分铲起,而发生粘连或烧结等现象,烹饪品质不能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翻炒工具,它可以对锅具内的烹饪物料进行充分翻炒。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炒工具,包括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翻炒件,其中,所述翻炒件的一端为翻炒部,所述翻炒件的另一端活动的设置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翻炒部成为自由端,可绕所述支架旋转。
[0007]具体地,所述翻炒件可以是铲状、片状、条状、棒状或类似形状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形状的复合,从而满足不同烹饪物料的翻炒需求。一般来说,铲状或片状更适合于“丁”状烹饪物料(如宫爆鸡丁等)的翻炒、齿状或棒状更适合于“丝”状烹饪物料(如青椒肉丝等)的翻炒等。
[0008]具体地,支架的形状最好与锅具的形状相适配,其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或U形或矩形结构或其它形状。另外,支架的形状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其中,对于球形锅具,支架可优选为椭圆形结构。
[0009]工作时,支架在锅具上方绕水平轴线作回转运动,翻炒件随同支架一起运动。支架开始旋转时,翻炒件的翻炒部一端自然下垂,直至翻炒部与锅具的烹饪面接触;支架继续旋转,翻炒部与锅具之间保持一定的切向角度并紧贴着烹饪面滑动到锅具另一侧,该过程中,烹饪物料随之移动和/或翻转,翻炒部形成了类似于人手的铲刮和拨动动作;支架继续旋转,直至翻炒件上的翻炒部完全离开锅具,完成一次翻炒操作。
[0010]调整翻炒件的形状、长度以及支架到锅具烹饪面的距离等,可改变翻炒部切入锅具的角度大小,该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翻炒件的翻炒效果。
[0011]具体地,所述翻炒件具有一个助转部,所述助转部相对于所述翻炒部向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延伸。翻炒部离开锅具的烹饪面时向上翘起,会带起部分烹饪物料,物料在翻炒件上从翻炒部的一侧移动到助转部一侧并最终落回锅具,该过程中,助转部起到杠杆作用,其促使翻炒部向锅具中心一侧翻转,防止散落到锅具之外。另外,助转部也起到增大翻炒件表面积的作用,使翻炒件一次能带动更多的烹饪物料移动和/或翻动,翻炒效果更好。
[0012]具体地,所述支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Γ60度,优选为10—40度。或者,也可以使各个翻炒件在竖直方向上互成角度,两种设置方式,都可以使烹饪物料不仅在翻炒件的移动方向上有位移,也可以在垂直于翻炒件移动方向上有适量的位移,使物料在锅具内发生更明显的窜动,混合及加热效果更好。
[0013]具体地,将翻炒件顺序或交错排列在支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可使翻炒件在支架的一个旋转周期内带动更多的烹饪物料移动和/或翻动,同时避免产生翻炒盲区。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支架活动的套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翻炒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0015]具体地,上述安装座包括座体与座盖,所述座体与所述座盖围成一个一不完整的圆柱形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不完整的圆柱形孔内的部分也呈一个不完整的圆柱体,所述支架的不完整部与所述座盖之间具有间隙。当支架不完整部的两端中的一端接触到座盖时,翻炒件即受到限制而无法再绕支架旋转,如在翻炒件将要脱离锅具时,从而使翻炒部始终向锅具中心一侧翻转,防止烹饪物料散落到锅具以外。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翻炒件的旋转和/或摆动进行限制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斜向所述翻炒件的背面悬空支出。在翻炒件将要脱离锅具时,限位件对翻炒件的翻炒部一端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使翻炒部始终向锅具中心一侧翻转,防止烹饪物料散落到锅具以外。
[0017]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锅具、用于加热所述锅具的加热装置以及上述翻炒工具,其中,所述翻炒工具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锅具上。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带动锅具旋转,以使烹饪物料自动从锅具中盛出的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锅具连接。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带动支架旋转,以实现自动翻炒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转轴同轴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内。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易拆装、且清洁方便,可起到类似于人手的翻炒效果,烹饪物料混合及受热均匀,实用可靠。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翻炒工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翻炒件沿中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翻炒工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26]图5为翻炒工具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中烹饪设备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见图1及图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翻炒工具包括支架310、安装座330及翻炒件320,其中,支架310呈椭圆形;翻炒件320呈片状结构,其一端为翻炒部321,另一端为反向延伸形成助转部322,翻炒件320 —共有六片,均匀间隔布置于支架310的两侧;安装座330包括座体331与座盖332,座体331与座盖332围成一个一不完整的圆柱形孔,支架310活动的套设于该圆柱形孔内,同时支架310位于该不完整的圆柱形孔内的部分也呈一个不完整的圆柱体,支架310的不完整部与座盖332之间具有间隙,翻炒件320靠近助转部322的一端固定在座盖332上,使翻炒部321成为自由端,可绕所述支架310旋转。
[0030]参见图3及图4,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翻炒工具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支架310上相对于每个翻炒件320均设置有限位装置340,该限位装置340包括杆状的限位件341,限位件34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310上,另一端斜向翻炒件320的背面悬空支出。限位件341用于限制翻炒件320的摆动:在翻炒件320完成一次翻炒操作即将离开锅具内壁时,翻炒件320的刚好旋转到与限位件341相接触的位置,随着支架310的继续旋转,翻炒件320始终支撑翻炒件320直到翻炒件320越过锅具正上方时由限位件341的另一侧自由下垂。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防止翻炒件320在离开锅具的瞬间将物料铲出或者带出。
[0031]从图3中可以看出,支架310所在平面与支架31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度,使得支架310两侧的翻炒件320带动锅具内烹饪物料延相反的方向窜动(以图4为例,支架310左侧的翻炒件320可带动烹饪物料向下窜动,支架310右侧的翻炒件320可带动烹饪物料向上窜动),从而使烹饪物料的混合及受热更加均匀。并且,翻炒件320沿支架310的旋转轴线方向交错排列在支架310上,锅具内的部分区域被翻炒件320重复滑过,不仅没有翻炒盲区,且翻炒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0032]参见图5,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翻炒工具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支架310上的翻炒件320由齿状和片状两种结构复合而成,齿状结构的翻炒件320可起到很好的划散作用,片状的翻炒件320可起到很好的铲刮作用,可满足更多的烹饪需求。
[0033]参见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设备包括锅具1、加热装置2、翻炒工具3以及翻转驱动装置110,加热装置2位于锅具I下方,可对锅具I进行加热;翻炒工具3由其上的支架310通过转轴350安装在锅具I上方,可对锅内I内的烹饪物料进行翻炒;翻转驱动装置110包括驱动电机111与传动轴112,驱动电机111通过传动轴112与锅具I连接,可带动锅具I翻转以实现物料盛出。
[0034]从图6、图7中可以看出,烹饪设备还包括一个旋转驱动装置360,旋转驱动装置360为电机,其通过转轴350带动支架310旋转,位于转轴350两侧的支架310上的翻炒件320交替铲刮锅具I的内壁,两侧翻炒件320的相互交错设置,使的转轴350的一个旋转周期,锅具I内物料的可得到一次整体翻动,从而实现自动翻炒。由于不存在翻炒“死角”,这种以翻炒件320为主(支架310也可起到一定的辅助的翻炒或打散物料的效果)方式,可使物料的混合及受热都极为均匀,翻炒效果非常好。为了使结构更为紧凑,转轴350可活动的套设于传动轴112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翻炒工具,配合锅具使用,包括支架(310)以及至少一个翻炒件(320),其特征是:所述支架(310)活动的位于所述锅具烹饪面的上方,所述翻炒件(320)的一端为翻炒部(321),所述翻炒件(320)的另一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310)上,所述翻炒部(321)成为自由端在绕所述支架(310)旋转的部分时段内与所述锅具的烹饪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翻炒件(320)上设置有助转部(322),所述助转部(322)相对于所述翻炒部(321)向所述支架(310)的另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架(310)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架(31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O?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翻炒件(320)沿所述支架(310)的旋转轴线方向顺序或交错排列在所述支架(3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任一项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安装座(330),所述支架(310)活动的套设于所述安装座(330)内,所述翻炒件(32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3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330)包括座体(331)与座盖(332),所述座体(331)与所述座盖(332)围成一个一不完整的圆柱形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不完整的圆柱形孔内的部分也呈一个不完整的圆柱体,所述支架(310)的不完整部与所述座盖(332)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任一项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所述翻炒件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限位装置(3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炒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件(341),所述限位件(3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310)上,所述限位件(341)的另一端斜向所述翻炒件(320)的背面悬空支出。
9.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具(I),及用于加热所述锅具(I)的加热装置(2),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权利要求1 一 8任一项所述的翻炒工具(3),所述翻炒工具(3)通过转轴(350)安装在所述锅具(I)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翻转驱动装置(110),所述翻转驱动装置(110)包括驱动电机(111)、传动轴(112),所述驱动电机(111)通过所述传动轴(112)与所述锅具(I)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旋转驱动装置(360),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60)通过所述转轴(350)与所述支架(310)连接,所述转轴(350)同轴套设于所述传动轴(112)内。
【文档编号】A47J36/16GK203970147SQ20142006601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徐扬红 申请人:深圳市繁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