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蒜臼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96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蒜臼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蒜臼子,由圆形容器(1)、鼓槌(4)和盖子(2)组成,其特征在于,盖子(2)扣合在圆形容器(1)上方,盖子(2)的中心有一个大通孔,大通孔上设置有一个高弹性透明膜(3),高弹性透明膜(3)的中心有一个小通孔,小通孔的直径和鼓槌(4)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蒜泥处在密闭圆形容器内,彻底解决了蒜泥溅出蒜臼子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蒜臼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厨房用品,尤其是一种捣蒜时使用的蒜臼子。

【背景技术】
[0002]我们在家庭使用蒜白子捣蒜时,经常发生蒜溅出来的情况,这样既伤害眼睛又浪费大蒜,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实用方法,大都是在蒜白子的容器上扣一个盖子,盖子的中间留一个通孔,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如果通孔过大,蒜白子的鼓槌穿过通孔上下运动时还是会有一小部分蒜泥从通孔中溅出,如果通孔过小,就不利于鼓槌的随意移动,特别是鼓槌的倾斜移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蒜白子,在捣蒜时完全不会使蒜泥溅出蒜臼子。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蒜白子,由圆形容器(I)、鼓槌(4)和盖子(2)组成,其特征在于,盖子
(2)扣合在圆形容器(I)上方,盖子(2)的中心有一个大通孔,大通孔上设置有一个高弹性透明膜(3),高弹性透明膜(3)的中心有一个小通孔,小通孔的直径和鼓槌(4)的直径相等。
[0006]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盖子和圆形容器之间没有缝隙(已经扣合在一起),高弹性透明膜和鼓槌之间也没有缝隙(或只有很小缝隙),在捣蒜的过程中,蒜泥处在密闭圆形容器内,根本不会溅出来,同时,捣蒜时鼓槌可以在圆形容器的盖子上的大通孔内随意上下或倾斜移动,彻底解决了蒜泥溅出蒜白子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正剖面示意图。
[0008]图中的代码分别表示:1圆形容器;2盖子;3高弹性透明膜;4鼓槌。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10]一种新型蒜臼子,由圆形容器(I)、鼓槌(4)和盖子(2)组成,盖子(2)扣合在圆形容器(I)上方,盖子(2)的中心有一个大通孔,大通孔上设置有一个高弹性透明膜(3),高弹性透明膜(3)的中心有一个小通孔,小通孔的直径和鼓槌(4)的直径相等。
[0011]在使用新型蒜白子时,把大蒜放入圆形容器(I)内,然后把盖子(2)和圆形容器
(I)扣合在一起,把鼓槌⑷从高弹性透明膜⑶中心的小通孔进入圆形容器⑴内,就可以上下或倾斜地捣蒜了,由于高弹性透明膜(3)和鼓槌(4)之间没有缝隙(或只有很小缝隙),在捣蒜的过程中,蒜泥处在密闭圆形容器内,根本不会溅出来,人也可以通过高弹性透明膜⑶观察到圆形容器⑴内的情况。捣蒜时,高弹性透明膜⑶中心的小通孔随着鼓槌(4)的左右倾斜而稍微增大和偏移,由于高弹性透明膜(3)的弹性大,缩小了鼓槌(4)和高弹性透明膜⑶之间的缝隙,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蒜泥溅出蒜臼子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蒜白子,由圆形容器(I)、鼓槌(4)和盖子(2)组成,其特征在于,盖子(2)扣合在圆形容器(I)上方,盖子(2)的中心有一个大通孔,大通孔上设置有一个高弹性透明膜(3),高弹性透明膜(3)的中心有一个小通孔,小通孔的直径和鼓槌(4)的直径相等。
【文档编号】A47J19/04GK203828628SQ20142010079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发明者】田飞飏 申请人:田飞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