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5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餐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它包括底部托块(14)、高度调节旋钮(15)、支撑管(16)及地脚座(17);所述支撑管(16)的端部与地脚座(17)固定插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15)一端与支撑管(16)插接,其另一端与底部托块(14)固定插接;在所述底部托块(14)上设有装配槽口(3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原材料投资小,安装周期短,通用性理想,可重复使用。
【专利说明】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餐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
【背景技术】
[0002]在火锅烧烤类酒店里,要将厨师配好的菜送到不同楼层的用餐点位,主要依靠人工或传菜电梯,这种工作模式相对来讲已经较为普遍,而在同一楼层中,要将一道道美味佳肴送到客人的餐桌上,仍然是依靠服务员往来穿梭于各个餐桌之间,这种传菜方式不但增加了从厨房到餐桌之间的环节,加大了菜品的污染概率,酒店的运营成本也随之大幅提升。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一些水道传菜设备,但其普遍具有结构复杂,安装周期长,原材料投资大,通用性不理想,安全隐患突出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原材料投资小,安装周期短,通用性理想,可重复使用的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它包括底部托块、高度调节旋钮、支撑管及地脚座;所述支撑管的端部与地脚座固定插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一端与支撑管插接,其另一端与底部托块固定插接。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底部托块上设有装配槽口。
[000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原材料投资小,安装周期短,通用性理想,可重复使用。
[0008]本实用新型地脚与水道传菜系统直段水道单元及弯段水道单元通过底部托块上设有的装配槽口实现固定插接,此类固定模式使整个系统的单件组装实现了标准化,系统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4、底部托块;15、高度调节旋钮;16、支撑管;17、地脚座;32、装配槽口。【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所示,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它包括底部托块14、高度调节旋钮15、支撑管16及地脚座17 ;所述支撑管16的端部与地脚座17固定插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15 —端与支撑管16插接,其另一端与底部托块14固定插接。
[001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底部托块14上设有装配槽口 32。
[0014]本实用新型地脚支撑水槽,可调节高度。本实用新型地脚组件支撑单道水槽,每节水槽可自选安装。地脚由四部分组成:1、底部托块(注塑件);2、高度调节旋钮(塑料件);
3、支撑管;4、地脚座(注塑件)。地脚与水槽连接采用插接,拆装快速。支撑管采用标准管,表面喷涂处理。
[0015]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托块(14)、高度调节旋钮(15)、支撑管(16)及地脚座(17);所述支撑管(16)的端部与地脚座(17)固定插接;所述高度调节旋钮(15) —端与支撑管(16)插接,其另一端与底部托块(14)固定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餐饮智能传菜系统用地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托块(14 )上设有装配槽口( 32 )。
【文档编号】A47G23/08GK203753977SQ20142014260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刘胜辉 申请人:辽宁红优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