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马桶座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62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加热马桶座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马桶座圈,属于家庭用的各种便器用的盖【技术领域】。该加热马桶座圈包括马桶座圈,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加热丝和粘胶层,加热丝设于马桶座圈的底面和粘胶层之间。该加热马桶座圈具有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专利说明】加热马桶座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座圈,属于家庭用的各种便器用的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据 申请人:了解,市场上使用的现有加热马桶座圈,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 盖6和下盖7,上盖6和下盖7对接形成封闭腔室,封闭腔室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粘贴有锡箔 纸(图中未示出),加热丝2设于封闭腔室内,并被上下两层锡箔纸粘贴固定。
[0003] 申请人:发现,现有加热马桶座圈,必须要上盖和下盖对接形成封闭腔室,结构复 杂,导致加工工艺复杂。同时,现有加热马桶座圈尺寸较大,占用空间太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 空间小的加热马桶座圈。
[000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马桶座圈,包括马 桶座圈,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加热丝和粘胶层,所述加热丝设于马桶座圈的底面和粘 胶层之间。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加热丝 和粘胶层,同时将加热丝设于马桶座圈的底面和粘胶层之间,通过粘胶层将加热丝牢固固 定在马桶座圈的底面,简化了马桶座圈的结构,可以做的比较薄,减少马桶座圈对空间的占 用。
[0007]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面制有凹槽,所述加热丝设于所述凹 槽内。
[0008]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马桶座圈的底面制有凹 槽,加热丝设于凹槽内,减少了马桶座圈的厚度,进一步的减少了马桶座圈对空间的占用; 2)通过将马桶座圈的底面制有凹槽,加热丝设于凹槽内,可以更牢固的固定加热丝;3)通过 将马桶座圈的底面制有凹槽,加热丝设于凹槽内,可以对加热丝进行可靠的保护。
[0009]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粘胶层的 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凸起的高度。
[001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 至少两个凸起,粘胶层的高度小于等于凸起的高度,当马桶座圈放下且人员蹲坐时,凸起会 支撑起马桶座圈,防止了对粘胶层和加热丝的挤压,保护了粘胶层和加热丝。
[0011]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加热丝沿马桶座圈周圈均布。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丝沿马桶座圈周圈 均布,使得对马桶座圈的加热更均匀。
[0013]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凹槽沿马桶座圈周圈均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图1是现有加热马桶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马桶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9] 本实施例的加热马桶座圈,如图3和图4所不,包括马桶座圈1,马桶座圈1的底 面设有加热丝2和粘胶层3,加热丝2设于马桶座圈1的底面和粘胶层3之间。马桶座圈1 可以制成平板形状。加热丝2可以使用电阻加热丝,等等。
[0020] 本实施例的马桶座圈1的底面制有凹槽4,加热丝2设于凹槽4内。
[0021] 本实施例的马桶座圈1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凸起5,粘胶层3的高度小于等于凸起 5的高度。
[0022] 本实施例的加热丝2沿马桶座圈1周圈均布。加热丝2可以绕曲成弯曲蛇形的沿 马桶座圈周圈均布设置。
[0023] 本实施例的凹槽4沿马桶座圈1周圈均布。凹槽4可以刻制成弯曲蛇形的沿马桶 座圈周圈均布设置。加热丝2对应设于凹槽内。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 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加热马桶座圈,包括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加热丝 和粘胶层,所述加热丝设于马桶座圈的底面和粘胶层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面制有凹槽,所述 加热丝设于所述凹槽内。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加热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座圈的底面设有至少 两个凸起,所述粘胶层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凸起的高度。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加热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沿马桶座圈周圈均 布。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加热马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马桶座圈周圈均布。
【文档编号】A47K13/30GK203885423SQ20142022784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陆雨, 王睿之, 陆云 申请人:陆启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