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58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厨房电器中的一种电水壶,于电水壶内胆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水位传感器及与所述水位传感器匹配的多个加热区,内胆底部也设有底部加热体,并且控制板通过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来独立驱动各加热区的通断,增大了加热区与内胆的接触面积,降低加热功率密度,从而提高加热区的可靠性,减少电水壶烧毁、起火等事故的产生,降低产品的维修成本;功率分配到多个加热区上,形成立体加热方式,减小内胆壁局部过热,降低了水垢产生的可能;加热区与内胆大面积接触,提升加热效率,同时消减了因局部极剧受热而造成的烧水响声,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专利说明】一种电水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厨房电器中的电水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水壶的加热方式主要通过在壶体底部设置加热管,采用大功率快速加热的方式对壶体进行加热,由于是底部管式局部加热,导致只能对壶体内液体进行局部快速加热,壶体的发热管区域会产生大量气泡,从而产生很大的烧水响声;另外,壶体的发热管区域热量集中、温度高,导致此区域容易产生大量水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噪音、低成本的电水壶。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水壶,包括设于用于烹饪水的内胆,还包括:于所述内胆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水位传感器;于所述内胆侧壁由上至下设置且与所述水位传感器匹配的多个加热区;与所述多个加热区及所述多个水位传感器连接的控制板;
[0006]其中,所述多个水位传感器采集水位信号并通过控制板驱动相应的加热区工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最大水位线处及相临所述两个加热区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位于所述内胆侧壁最下部的一个水位传感器处于或低于内胆最低水位线的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胆还设有底部加热体和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热区由下至上各功率值呈渐增变化。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热区的功率值都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加热体功率为800?1100W,各个加热区的功率为200?700W。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热区或底部加热体为电热带、加热管、厚膜片或加热涂层。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在其内胆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水位传感器及与所述水位传感器匹配的多个加热区,内胆设有底部加热体,并且控制板通过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来独立驱动各加热区的通断,增大了加热区与内胆的接触面积,降低加热功率密度,从而提高加热区的可靠性,减少电水壶烧毁、起火等事故的产生,降低产品的维修成本;功率分配到多个加热区上,形成立体加热方式,减小内胆壁局部过热,降低了水垢产生的可能;加热区与内胆大面积接触,提升加热效率,同时消减了因局部极剧受热而造成的烧水响声,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水壶的组装剖示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壶体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水壶的控制结构图。
[0019]附图标记:1_内胆、11-最大水位线、12-最低水位线、2_第一加热区、3_第二加热区、4-第一水位传感器、5-第二水位传感器、6-第三水位传感器、7-控制板、8-底部加热体、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水壶,包括用于烹饪水的内胆1,内胆I设有最大水位线11和最低水位线12,在内胆I侧壁由上至下间隔安装有第一水位传感器4、第二水位传感器5和第三水位传感器6,在内胆I侧壁由上至下设置且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4、第二水位传感器5匹配的第一加热区2和第二加热区3,第一加热区2和第二加热区3通过弹簧拉伸来使其紧贴内胆外壁,并且第一水位传感器4设在内胆I侧壁的最大水位线11处,第二水位传感器5设在第一加热区2与第二加热区3之间,第三水位传感器6设在内胆的最低水位线处。第一加热区2、第二加热区3与相应的第一水位传感器4、第二水位传感器5及第三水位传感器6都通过控制板7进行连接,在内胆I上还设有底部加热体8,如此,多加热区立体环绕设置,增大了加热区与内胆的接触面积,提升加热效率,同时降低加热功率密度,消减了因局部快速受热而大量气泡升腾爆破造成的烧水响声,更安静,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0023]本实施例中内胆还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能检测内胆中的水温值,避免水未烧开的情况发生。
[0024]如图1,本实施例各个加热区随着在内胆I侧壁位置的升高而功率值逐渐增大,且各加热区功率的分配范围如下:底部加热体功率:800?1100W,侧壁的的各加热区功率:200?700W。本实施例的最佳功率方案为:底部加热体为1000W,第一加热区为600W,第二加热区为200W。这样的设置保证电水壶能够快速烧水的同时,也利于内胆中冷水的同时受热,避免局部急剧升温而产生大量气泡,烧水也更安静;减小内胆底壁局部过热,大大降低了水垢产生和沉积的可能。
[0025]本实施例中侧壁上两个加热区功率值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设置为相同功率。
[0026]如图3,本实施例电水壶具备的控制结构,即具有管理整体控制的控制板7,在其上附属有操作面板,控制板7从各水位传感器采集水位信号,并基于该信号驱动相应的各加热区工作。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避免电水壶烧毁、起火等事故的产生,降低产品的维护成本。
[0027]本实施例电水壶的动作如下所述。当用户向内胆I加入冷水后,用户通过操作面板启动自动烧水工作,若控制板7通过第一水位传感器4采集到内胆I中的水量超过内胆I的最大水位线11的水位信号时,控制各加热区不工作,避免喷水、沸水外溢等问题的发生;若控制板7通过各水位传感器采集到内胆I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传感器4与第二水位传感器5之间的水位信号时,驱动接通底部加热体8、第一加热区2及第二加热区3,进行立体环绕加热;若控制板7通过各水位传感器采集到内胆I的水位处于第二水位传感器5与第三水位传感器6之间的水位信号时,为避免第二加热区可能出现的干烧危险,控制板7驱动断开第一加热区2的电源,只接通底部加热体8和第二加热区3 ;若控制板7通过各水位传感器采集到内胆I的水位低于最低水位线的水位信号时,驱动断开所有加热区的电源。在内胆中的水量高于最大水位线或低于最低水位线时,控制板7通过声音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声,提醒用户注意。
[0028]本实施例电水壶的加热与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利用其采集的水位信号对多加热区进行独立调节与驱动,实现真正的立体环绕、全面加热,还能保证在不同水位状态下,不同加热区分别加热,防止干烧、空烧等危险的产生。
[0029]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加热区或底部加热体可以是以下几种设置方式:电热带、加热管、厚膜片或加热涂层。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水壶,包括设于用于烹饪水的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所述内胆侧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水位传感器;于所述内胆侧壁由上至下设置且与所述水位传感器匹配的多个加热区;与所述多个加热区及所述多个水位传感器连接的控制板; 其中,所述多个水位传感器采集水位信号并通过控制板驱动相应的加热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最大水位线处及相临所述两个加热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所述内胆侧壁最下部的一个水位传感器处于或低于内胆最低水位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还设有底部加热体和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热区由下至上各功率值呈渐增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热区的功率值都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热体功率为800?1100W,各个加热区的功率为200?700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热区或底部加热体为电热带、加热管、厚膜片或加热涂层。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4207577SQ201420584568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朱泽春, 杨劲丰, 李军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