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屏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63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落地屏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屏风,其包括屏风板及用于支撑屏风板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及型材件均是由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两个型材件的立板凸设有若干凸条,各个凸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并布满连接件与对应型材件的接触面,连接件的相对二切割面与两个型材件的立板的各个凸条相抵顶,五个肋条形成于型材件内,连接件重新切割与屏风板相适应的厚度,不需要重新设计支撑座,通用性较强,另外,型材件一体成型和型材件内的肋条及连接件与型材件的立板的凸起相抵,使得连接件与型材件之间的接触及型材件本身更加稳固,对屏风板的支撑更加稳固。
【专利说明】 落地屏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屏风。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生活中,对屏风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现有的落地屏风的屏风板由支撑座来支撑,对于某一款落地屏风,其屏风板的厚度是固定的,所述支撑座也是唯一支撑特定厚度的屏风板,当屏风板的厚度有所改变时,生产厂家要重新设计支撑座的结构,以适应屏风板厚度的变化,如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设计费用,所述支撑座的通用性不强,不能适应不同厚度的屏风板,同时,屏风板较大,支撑座对屏风板的支撑不稳固,容易使屏风板翻倒。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屏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座的通用性不强、不能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及支撑不稳固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地屏风,其包括屏风板及支撑所述屏风板的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形成夹槽,所述屏风板的一侧插入两个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夹槽内,每一个所述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型材件之间以提供所述屏风板夹置于两个所述型材件之间所需要的所述夹槽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是由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根据所述屏风板的厚度切割而成,每一个所述型材件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两个所述型材件是由同一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具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立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是直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板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所述底板、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共同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接件夹置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底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所需要的所述夹槽形成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顶部之间,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凸设有若干凸条,各个所述凸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并布满所述连接件与对应所述型材件的接触面,各个所述凸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件的厚度方向相一致,同一所述立板上的所有所述凸条形成一个平面,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二切割面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各个所述凸条相抵顶,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肋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肋条、一个第三肋条及一个第四肋条,所述第一肋条连接于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肋条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内角部,所述第三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中部与该第一内角部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内角部,所述第四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的中部与该第二内角部之间,每一个所述第二肋条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肋条中的一个第二肋条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肋条的中部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肋条中的另外一个第二肋条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四肋条之间,所述第二肋条、所述第四肋条位于所述第一肋条的一侧,所述第三肋条位于所述第一肋条的相对一侧。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用以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的两个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固定件锁入的中空安装柱,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由两个所述型材件的两个所述立板外锁入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具有头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的螺纹杆,所述固定件的头部抵顶于所述立板上,所述螺纹杆锁入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上。
[0007]由于连接件是由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根据屏风板的厚度切割而成,当屏风板的厚度变化时,只需要根据屏风板的厚度来切割适合厚度的连接件,即由长条型材上重新切割一段连接件,使切割下来的连接件的厚度与所屏风板的厚度相同。如此,对于不同厚度的屏风板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可以简单地由型材上切割一段连接件替换原来的连接件即可,不需要重新设计支撑座,通用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的需求,另外,型材件是一个通过挤制成型的型材切割而成,型材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且在连接件的切割面抵顶于型材件的立板上,五个肋条形成于型材件内,型材件一体成型和型材件内的肋条及连接件与型材件的立板的凸起相抵,使得连接件与型材件之间的接触及型材件本身更加稳固,对屏风板的支撑更加稳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立体图。
[0009]图2是图1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10]图3是图2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圆圈处的放大图。
[0011]图4是图1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主视图。
[0012]图5是图4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圆圈处的放大图。
[0013]图6是图2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0014]图7是图4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固定件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屏风100包括屏风板10及支撑所述屏风板10的两个支撑座20。所述支撑座20上形成夹槽31,所述屏风板10的一侧插入两个所述支撑座20的所述夹槽31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座20不仅适用于屏风板10,对于其他需要支撑立起的板材均适应。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屏风板10作为说明的基础。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0的数量为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0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屏风板10的尺寸而定,例如,所述屏风板10较长,所述支撑座20可以设置三个,以使屏风板10比较稳当。
[0018]所述屏风板10为板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所述支撑座2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30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型材件30之间以提供所述屏风板10夹置于所述型材件30之间所需要的夹槽31的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是由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根据所述屏风板10的厚度切割而成。
[0019]当所述屏风板10需要更换成其他厚度的屏风板10时,只需要根据其厚度来更换连接件40的厚度,即由长条型材上重新切割一段连接件40,使切割下来的连接件40的厚度与所述屏风板10的厚度相同。然后,将该段连接件40再安装于所述型材件30之间即可使所述支撑座20适应更换后的屏风板10。如此,对于不同厚度的屏风板10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20可以简单地由型材上切割一段连接件40替换原来的连接件40即可,不需要重新设计支撑座20,通用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屏风板10的需求。
[0020]每一个所述型材件30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两个所述型材件30是由同一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每一型材件30具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底板32、垂直于所述底板32的立板33及连接于所述底板32与所述立板33之间的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是直板,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板33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板3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32的自由端,所述底板32、所述立板33与所述连接板34共同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接件40夹置于两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底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10所需要的所述夹槽31形成于两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顶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10所需要的夹槽31形成于所述二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顶部之间,使得所述屏风板10由上至下置于所述夹槽31内。所述连接件40的相对二切割面贴于所述二型材件30的立板33上。两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凸设有若干凸条35,各个所述凸条35相互平行且间隔并布满所述连接件40与对应所述型材件30的接触面,各个所述凸条3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件30的厚度方向相一致,同一所述立板33上的所有所述凸条35形成一个平面,所述连接件40的相对二切割面与两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各个所述凸条35相抵顶,每一个所述型材件30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肋条36、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肋条37、一个第三肋条38及第四肋条39,所述第一肋条36连接于所述立板33与所述连接板34之间,所述第一肋条36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34与所述立板33之间形成有第一内角部,所述第三肋条38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36中部与该第一内角部之间,所述连接板34与所述底板32之间形成有第二内角部,所述第四肋条39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36的中部与该第二内角部之间,每一个所述第二肋条37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肋条37中的一个第二肋条37连接于所述底板32与所述第一肋条36的中部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肋条37中的另外一个第二肋条37连接于所述底板32与所述第四肋条39之间,所述第二肋条37、所述第四肋条39位于所述第一肋条36的一侧,所述第三肋条38位于所述第一肋条36的相对一侧。
[0021]另外,型材件30是一个通过挤制成型的型材切割而成,型材件30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且在连接件40的切割面抵顶于型材件30的立板33上,使得连接件40与型材件30之间的接触及型材件30本身更加稳固,对屏风板10的支撑更加稳固。
[0022]所述连接件40是由铝材挤出成型的。所述连接件40置于所述二型材件30之间并支撑所述屏风板10。所述连接件40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安装柱41。所述安装柱41的一侧设有缺口 42。所述缺口 42与所述安装柱4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中空安装柱4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40包括四侧板43。所述安装柱41通过二板条44连接于所述连接件40的二相对侧板43上。
[0023]所述支撑座20还包括用以将所述连接件40固定于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上的至少二固定件70。所述至少二固定件70分别由所述二型材件30的二立板33外锁入所述连接件40的中空安装柱41上,以使所述连接件40固定于所述二立板3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70的数量为四,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70的数量可为二。请参阅图7,所述固定件70具有头部71及连接于所述头部71的螺纹杆72。所述固定件71的头部71抵顶于所述立板33上。所述螺纹杆72锁入所述连接件40的中空安装柱41上。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落地屏风,其包括屏风板及支撑所述屏风板的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形成夹槽,所述屏风板的一侧插入两个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夹槽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型材件之间以提供所述屏风板夹置于两个所述型材件之间所需要的所述夹槽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是由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根据所述屏风板的厚度切割而成,每一个所述型材件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两个所述型材件是由同一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具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立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是直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板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所述底板、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共同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接件夹置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底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所需要的所述夹槽形成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顶部之间,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凸设有若干凸条,各个所述凸条相互平行且间隔并布满所述连接件与对应所述型材件的接触面,各个所述凸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型材件的厚度方向相一致,同一所述立板上的所有所述凸条形成一个平面,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二切割面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各个所述凸条相抵顶,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肋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肋条、一个第三肋条及一个第四肋条,所述第一肋条连接于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肋条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内角部,所述第三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中部与该第一内角部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内角部,所述第四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的中部与该第二内角部之间,每一个所述第二肋条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肋条中的一个第二肋条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肋条的中部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肋条中的另外一个第二肋条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四肋条之间,所述第二肋条、所述第四肋条位于所述第一肋条的一侦牝所述第三肋条位于所述第一肋条的相对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用以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的两个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固定件锁入的中空安装柱,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由两个所述型材件的两个所述立板外锁入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头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的螺纹杆,所述固定件的头部抵顶于所述立板上,所述螺纹杆锁入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上。
【文档编号】A47G5/00GK204071443SQ20142058523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陈祗源 申请人:陈祗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