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婴幼儿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3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婴幼儿浴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包括底板,底板的四周分别垂直连接有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形成盆体,其中,底板的上部、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分别设置有上折叠槽、底部折叠槽和下折叠槽,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底部折叠槽和右侧底部折叠槽;底部折叠槽的左右两侧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折叠槽、上部右侧折叠槽、下部右侧折叠槽和下部左侧折叠槽;上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棱角折叠槽和上部右侧棱角折叠槽,下侧板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部左侧棱角折叠槽和下部右侧棱角折叠槽。该装置便于携带和使用,折叠后不占用空间面积,而折叠部分打开后,可以重新恢复浴盆使用状态,不影响使用效果。
【专利说明】可折叠婴幼儿浴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属于浴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婴幼儿物件使用领域,经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物品,这些物品大多是固定形状,而且有些物品面积较大,携带和使用都不是很方便,因此需要予以改进。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浴盆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一些特殊结构的浴盆也方便了人们选择和使用,但是,如果能采用一种能够折叠的浴盆,则能帮助人们携带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幼儿浴盆,以便更好地进行折叠,减少浴盆所占的面积,改善其使用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包括底板,底板的四周分别垂直连接有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形成盆体,其中,底板的上部、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分别设置有上折叠槽、底部折叠槽和下折叠槽,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底部折叠槽和右侧底部折叠槽,左侧底部折叠槽、上折叠槽、右侧底部折叠槽和下折叠槽连接成环体;底部折叠槽的左右两侧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折叠槽、上部右侧折叠槽、下部右侧折叠槽和下部左侧折叠槽;上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棱角折叠槽和上部右侧棱角折叠槽,下侧板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部左侧棱角折叠槽和下部右侧棱角折叠槽;左侧板中间部位设置有左侧壁折叠槽,右侧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右侧壁折叠槽;左侧壁折叠槽和右侧壁折叠槽的底端分别与左侧底部折叠槽和右侧底部折叠槽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
[0007]进一步地,上部左侧折叠槽和下部左侧折叠槽成V字形设置在底板的左侧壁体下部位置。
[0008]进一步地,上部右侧折叠槽和下部右侧折叠槽成V字形设置在底板的右侧壁体下部位置。
[0009]进一步地,底板、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0010]该实用新型装置中,需要将该浴盆折叠时,将左侧板上的左侧壁折叠槽向左挤压,并提起上部左侧折叠槽、下部左侧折叠槽和左侧底部折叠槽围成的底部区域,使得盆体左侧部分降低高度予以折叠,此时左侧板在左侧壁折叠槽的分割作用下,被分成两块被折叠起来。同时,右侧按照左侧方式予以操作,将右侧板上的右侧壁折叠槽向右挤压,并提起上部右侧折叠槽、下部右侧折叠槽和右侧底部折叠槽围成的底部区域,使得盆体右侧部分降低高度予以折叠,此时右侧板在右侧壁折叠槽的分割作用下,被分成两块被折叠起来。左右两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予以折叠后,上侧板和下侧板也予以降低高度从而折叠起来,降低了高度,并便于携带和使用。
[0011]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便于携带和使用,折叠后不占用空间面积,而折叠部分打开后,可以重新恢复浴盆使用状态,不影响使用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说明:1、上侧板;2、上折叠槽;3、底板;4、底部折叠槽;5、排水孔;6、上部右侧折叠槽;7、上部右侧棱角折叠槽;8、右侧底部折叠槽;9、右侧壁折叠槽;10、右侧板;11、下部右侧折叠槽;12、下部右侧棱角折叠槽;13、下侧板;14、下折叠槽;15、下部左侧折叠槽;16、下部左侧棱角折叠槽;17、左侧板;18、左侧壁折叠槽;19、左侧底部折叠槽;20、上部左侧折叠槽;21、上部左侧棱角折叠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所示的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包括底板3,底板3的四周分别垂直连接有上侧板1、右侧板10、下侧板13和左侧板17形成盆体,其中,底板3的上部、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分别设置有上折叠槽2、底部折叠槽4和下折叠槽14,底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底部折叠槽19和右侧底部折叠槽8,左侧底部折叠槽19、上折叠槽2、右侧底部折叠槽8和下折叠槽14连接成环体;底部折叠槽4的左右两侧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折叠槽20、上部右侧折叠槽6、下部右侧折叠槽11和下部左侧折叠槽15 ;上侧板I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棱角折叠槽21和上部右侧棱角折叠槽7,下侧板13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部左侧棱角折叠槽16和下部右侧棱角折叠槽12 ;左侧板17中间部位设置有左侧壁折叠槽18,右侧板10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右侧壁折叠槽9 ;左侧壁折叠槽18和右侧壁折叠槽9的底端分别与左侧底部折叠槽19和右侧底部折叠槽8相连接。底板3上设置有排水孔5。上部左侧折叠槽20和下部左侧折叠槽15成V字形设置在底板3的左侧壁体下部位置。上部右侧折叠槽6和下部右侧折叠槽11成V字形设置在底板3的右侧壁体下部位置。底板3、上侧板1、右侧板10、下侧板13和左侧板17均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0017]该实用新型装置具体实施时,需要将该浴盆折叠时,可以折叠成图2的样式,其具体操作方式时,将左侧板17上的左侧壁折叠槽18向左挤压,并提起上部左侧折叠槽20、下部左侧折叠槽15和左侧底部折叠槽19围成的底部区域,使得盆体左侧部分降低高度予以折叠,此时左侧板17在左侧壁折叠槽18的分割作用下,被分成两块被折叠起来。同时,右侧按照左侧方式予以操作,将右侧板10上的右侧壁折叠槽9向右挤压,并提起上部右侧折叠槽6、下部右侧折叠槽11和右侧底部折叠槽8围成的底部区域,使得盆体右侧部分降低高度予以折叠,此时右侧板10在右侧壁折叠槽9的分割作用下,被分成两块被折叠起来。左右两边的左侧板17和右侧板10予以折叠后,上侧板I和下侧板13也予以降低高度从而如图2所示的样式折叠起来,降低了高度,并便于携带和使用。
[001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分别垂直连接有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形成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部、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分别设置有上折叠槽、底部折叠槽和下折叠槽,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底部折叠槽和右侧底部折叠槽,所述左侧底部折叠槽、上折叠槽、右侧底部折叠槽和下折叠槽连接成环体;所述底部折叠槽的左右两侧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折叠槽、上部右侧折叠槽、下部右侧折叠槽和下部左侧折叠槽;所述上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上部左侧棱角折叠槽和上部右侧棱角折叠槽,所述下侧板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部左侧棱角折叠槽和下部右侧棱角折叠槽;所述左侧板中间部位设置有左侧壁折叠槽,所述右侧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右侧壁折叠槽;所述左侧壁折叠槽和右侧壁折叠槽的底端分别与左侧底部折叠槽和右侧底部折叠槽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左侧折叠槽和下部左侧折叠槽成V字形设置在底板的左侧壁体下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右侧折叠槽和下部右侧折叠槽成V字形设置在底板的右侧壁体下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婴幼儿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文档编号】A47K3/064GK204169736SQ20142066565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段军 申请人:青岛彩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