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7795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醒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包括下容器和上盖,所述下容器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底部具有一进酒口,所述循环通道顶部具有一出酒口,所述循环通道内设有一耐酸陶瓷泵,所述上盖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形状与筒体顶部边缘配合,所述盖体中部开设一注酒口,所述注酒口设有一伸入筒体内部的引酒管,所述引酒管底部嵌入出酒口(可密封)配合连接,所述引酒管上横向套设一醒酒盘,所述引酒管位于醒酒盘上方位置处设有下引酒口,所述醒酒盘将醒酒器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红酒经过多次循环流动,使得葡萄酒中含的单宁成份充分氧化,快速达到饮用标准。
【专利说明】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醒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

【背景技术】
[0002]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会在葡萄汁的表面注入二氧化硫,是为了让葡萄汁中的糖份发酵时与空气隔,故不管新老葡萄酒都含有硫化物的气味,尤其是新酒的硫化物的气味更浓,而存放多年的葡萄酒则有一股异样的腥味,直接饮用并不能体会真实的口感。同时由于葡萄酒在储藏过程处于密封状况,葡萄酒内的单宁类物质未经充分氧化及软化,饮用时涩感较重,因此在饮用葡萄酒之前,通常要进行醒酒。醒酒的作用是让红酒与空气充分混合接触使单宁类物质氧化及软化、充分释放封闭的香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醒酒器要不是采用静置醒酒的方式,这种方式醒酒时间长,因为酒液在醒酒器内是处于静置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氧化过程,市面一种新型全敞开式醒酒器,虽然可以大大加快葡萄酒的单宁类物质的氧化速度,但其敞开式的设计牺牲葡萄酒珍贵的香气,只可适用那些香气较淡的葡萄酒使用,不适合中高档葡萄酒醒酒使用;还有一种醒酒器通过采用设置在醒酒器内的涡轮装置,醒酒器中的酒液流向涡轮装置,使涡轮装置发生快速转动。涡轮装置推动从进气口抽入的空气送入醒酒器。由此,在混醒酒器中与酒液混合空气更多,可以加快酒液中单宁类物质的氧化速度,达到快速醒酒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为了达到推动涡轮装置旋转的动力,其醒酒器的水平面积有限,才能使酒液产生较大的推动力,这种方式还是不利于酒液的充分循环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包括下容器和上盖,所述下容器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底部具有一进酒口,所述循环通道顶部具有一出酒口,所述循环通道内设有一耐酸陶瓷泵,所述上盖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形状与筒体顶部边缘配合,所述盖体中部开设一注酒口,所述注酒口设有一伸入筒体内部的引酒管,所述引酒管底部嵌入出酒口(可密封)配合连接,所述引酒管上横向套设一醒酒盘,所述引酒管位于醒酒盘上方位置处设有下引酒口,所述醒酒盘将醒酒器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
[0005]进一步的,所述醒酒盘为圆弧形醒酒盘,其横截面为弧形,醒酒盘中心轴与引酒管中心轴重合,保证同轴设置,实现酒液循环的均匀。
[0006]进一步的,所述醒酒盘上设有分流槽。酒液经醒酒盘的分流槽分流后,均匀地从醒酒盘的盘沿流到下腔。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醒酒盘上沿维度方向呈同心圆划分有第一醒酒区、第二醒酒区、第三醒酒区和第四醒酒区,所述醒酒盘上沿经度方向设有第一分流槽、第二分流槽、第三分流槽和第四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将整个醒酒盘划分为N等分,所述第二分流槽配合第一分流槽将第二醒酒区至第四醒酒区的区域划分为2N等分,所述第三分流槽配合第二分流槽、第一分流槽将第三醒酒区至第四醒酒区的区域划分为4N等分,所述第四分流槽配合第三分流槽、第二分流槽和第一分流槽将第四醒酒区的区域划分为8N等分。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注酒口上蒙设一过滤网,设置过滤网,可以在葡萄酒注入时,有效过滤葡萄酒中的单宁类等固状物,同时避免外部灰尘等杂质通过注酒口进入筒体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底部还设有一出酒阀,设计出酒阀可以控制筒体内的酒流出的速度和流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引酒管位于下引酒口的上方位置设有上引酒口,所述引酒管内位于所述下引酒口和上引酒口之间设有密封阻隔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容器为陶瓷,玻璃或水晶材料制作的下容器。下容器还可以采用其他耐酸性材质制作。
[0012]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部沿顶部边缘向下设有一圈排硫环,所述排硫环与筒体内壁之间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排硫环下边缘略低于醒酒盘下边缘,排硫环与筒体内壁之间形成一排硫通道,所述筒体上部位于排硫通道两侧设有排硫口,排硫口内设有排硫风扇。通过排硫风扇的工作将沉淀在葡萄酒表面的硫化物气味驱散。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巧妙的下容器和上盖结构,上盖的醒酒盘将整个醒酒器分割成上下腔,上腔部分为醒酒区,下腔部分为存酒区。当葡萄酒从注入口倒入醒酒器中,经过滤网过滤后,通过引酒管的上引酒口流到醒酒盘上,经醒酒盘的分流槽分流后,均匀地从醒酒盘的盘沿流到下腔,在下腔的耐酸陶瓷泵工作,经引酒管的下出酒口再次流到醒酒盘上。经过多次循环流动,使得葡萄酒中含的单宁成份充分氧化,快速达到饮用标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省略上盖)。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省略下容器)。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醒酒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包括下容器10和上盖20,所述下容器10为陶瓷,玻璃或水晶材料制作的下容器10。下容器10还可以采用其他耐酸性材质制作。所述下容器10包括一筒体11,所述筒体11底部设有一循环通道12,所述循环通道12横截面为异型,所述循环通道12底部具有一水平方向的进酒口13,所述循环通道12顶部具有一竖直方向的出酒口 14,所述循环通道12内设有一耐酸陶瓷泵15,所述上盖20包括一盖体21,所述盖体21形状与筒体11顶部边缘配合,所述盖体21中部开设一注酒口 22,所述注酒口上蒙设一过滤网23,设置过滤网23,避免外部灰尘等杂质通过注酒口进入筒体11内。所述注酒口 22设有一伸入筒体11内部的引酒管24,所述引酒管24底部嵌入出酒口(可密封)配合连接,所述引酒管24上横向套设一醒酒盘25,所述引酒管24位于醒酒盘25上方位置处设有下引酒口 26,所述引酒管24位于下引酒口 26的上方位置设有上引酒口 27,所述引酒管24内位于所述下引酒口 26和上引酒口 27之间设有密封阻隔板28。上引酒口 26系为开瓶后的葡萄酒,通过过注入口注入后,通过其流到醒酒盘25上,同时又是醒酒器在去硫及醒酒过程中补充外界空气的通道;下引酒口 27系为底部泵工作状况下,将位于下腔底部的葡萄酒引到醒酒盘上的出酒口。
[0021]所述醒酒盘25将醒酒器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
[0022]所述醒酒盘25为圆弧形醒酒盘25,横截面为弧形,醒酒盘25中心轴与引酒管24中心轴重合,保证同轴设置,实现酒液循环的均匀。所述醒酒盘25上设有分流槽251。酒液经醒酒盘25的分流槽251分流后,均匀地从醒酒盘25的盘沿流到下腔。具体地,所述醒酒盘25上沿维度方向呈同心圆从中心向四周划分有第一醒酒区A、第二醒酒区B、第三醒酒区C和第四醒酒区D,所述醒酒盘25上沿经度方向设有第一分流槽2511、第二分流槽2512、第三分流槽2513和第四分流槽2514,所述第一分流槽2511将整个醒酒盘划分为N等分,所述第二分流槽2512配合第一分流槽2511将第二醒酒区B至第四醒酒区D的区域划分为2N等分,所述第三分流槽2513配合第二分流槽2512、第一分流槽2511将第三醒酒区C至第四醒酒区D的区域划分为4N等分,所述第四分流槽2514配合第三分流槽2513、第二分流槽2512和第一分流槽2511将第四醒酒区D的区域划分为8N等分。这种设计能够让酒液从醒酒盘25中心区域向圆周扩散过程中,更加均匀,醒酒效果更好。
[0023]所述筒体11底部还设有一出酒阀18,设计出酒阀18可以控制筒体11内的酒量流出的速度和流量。
[0024]所述筒体11内部沿顶部边缘向下设有一圈排硫环16,所述排硫环16与筒体11内壁之间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排硫环16下边缘略低于醒酒盘25下边缘,排硫环16与筒体11内壁之间形成一排硫通道,所述筒体11上部位于排硫通道两侧设有排硫口 17,排硫口17内设有排硫风扇3。通过排硫风扇3的工作将沉淀在葡萄酒表面的硫化物气味驱散。
[00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6]新鲜酒液从醒酒器的注入口流入醒酒器,经过滤网过滤后,通过引酒管的上引酒口流到醒酒盘上,经醒酒盘的分流槽分流后,均匀地从醒酒盘的盘沿流到下腔,当注满下腔后,则启动陶瓷泵工作,陶瓷泵将酒液从入酒口经出酒口泵入引酒管内,并经引酒管的下引酒口流向醒酒盘。经过多次循环流动,使得葡萄酒中含的单宁成份充分氧化,快速达到饮用标准。
[0027]同时新鲜空气也可以从醒酒器的注入口流入,2个排硫风扇,通过排硫风扇的工作将沉淀在葡萄酒表面的硫化物气味驱散,硫化物的密度高于普通空气,故葡萄酒散发的硫化物气味会汇集在葡萄酒表面的附近,有效的驱除硫化物气味的方式是通过物理方式将葡萄酒表面的附近移走,同时促使新鲜空气通过葡萄酒的注入口流入内腔,使得在去硫过程中在醒酒盘附近的葡萄酒不仅能有效驱散硫化物气味,并能提高醒酒的效果,当在完成驱散硫化物气味模式后,可以改排硫模式为间断性工作状态,主要通过在葡萄酒注入口进行换气,减少葡萄酒香气的流失。并通过底部出酒口及入酒口分别与引酒管和下腔底部相通过,通过陶瓷泵的工作,可以将下腔底部的葡萄引入引酒管,并从下引酒口流入醒酒盘。
[002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容器和上盖,所述下容器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底部具有一进酒口,所述循环通道顶部具有一出酒口,所述循环通道内设有一耐酸陶瓷泵,所述上盖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形状与筒体顶部边缘配合,所述盖体中部开设一注酒口,所述注酒口设有一伸入筒体内部的引酒管,所述引酒管底部嵌入出酒口配合连接,所述引酒管上横向套设一醒酒盘,所述引酒管位于醒酒盘上方位置处设有下引酒口,所述醒酒盘将醒酒器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醒酒盘为圆弧形醒酒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醒酒盘上设有分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醒酒盘上沿维度方向呈同心圆划分有第一醒酒区、第二醒酒区、第三醒酒区和第四醒酒区,所述醒酒盘上沿经度方向设有第一分流槽、第二分流槽、第三分流槽和第四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将整个醒酒盘划分为N等分,所述第二分流槽配合第一分流槽将第二醒酒区至第四醒酒区的区域划分为2N等分,所述第三分流槽配合第二分流槽、第一分流槽将第三醒酒区至第四醒酒区的区域划分为4N等分,所述第四分流槽配合第三分流槽、第二分流槽和第一分流槽将第四醒酒区的区域划分为8N等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酒口上蒙设一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还设有一出酒阀,设计出酒阀可以控制筒体内的酒量流出的速度和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酒管位于下引酒口的上方位置设有上引酒口,所述引酒管内位于所述下引酒口和上引酒口之间设有密封阻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容器为陶瓷,玻璃或水晶材料制作的下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内循环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沿顶部边缘向下设有一圈排硫环,所述排硫环与筒体内壁之间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排硫环下边缘略低于醒酒盘下边缘,排硫环与筒体内壁之间形成一排硫通道,所述筒体上部位于排硫通道两侧设有排硫口,排硫口内设有排硫风扇。
【文档编号】A47J43/00GK204260593SQ20142078999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发明者】孙汉荣 申请人:孙汉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