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头、延长杆及电动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9398发布日期:2023-10-06 15: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头、延长杆及电动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刷领域,尤其是一种转接头、延长杆及电动刷。


背景技术:

1、当前市面的产品中,清洁刷的刷头往往是不可替换的,可替换刷头的清洁刷只有部分电动刷产品配备,因为普通清洁刷的产品性质,其自身售卖价格不高,而制作成可替换式刷头有着刷头类型的限制,比如平式刷头和球式刷头(马桶刷类)不通用,当前没有一种能够兼容两者的转接头。进一步地,在当前市面上的转接头,其固定方式大多为卡扣、螺纹等形式,在长期使用之后,会存在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的转接头、延长杆及电动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头,

3、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4、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转接头的主体的同一侧;

5、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形式为卡扣、螺纹、销、键、榫卯中的一种,且两者之间不相同。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转接头的主体呈回转体状;

7、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二者的中心,与所述主体的回转轴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环状,所述第二连接部被所述第一连接部圈在中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形式为卡扣,包括::

10、定位环,整体凸起于所述主体;

11、孔,所述孔用于与卡扣配合,所述孔位于所述定位环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

12、所述定位环在所述孔位置处构成卡扣部,装配时,卡扣与所述卡扣部配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定位环的凸起方向相同。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环呈腰形,包括弧形部和平直部,所述孔位于所述平直部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形式为螺纹,包括::

16、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处;

17、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螺纹部和连轴部;

18、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同侧;

19、所述连轴部在所述主体上,且在所述主体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一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同轴;

21、所述贯穿孔贯穿整个螺纹部,并连通所述连轴部。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延长杆,包括上述任一条中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延长杆的端部。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刷,包括上述任一条中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置于所述电动刷的输出端。

24、上述一种转接头、延长杆及电动刷,采用了双连接部的形式,且双连接部的形式不同,可以用于连接不同形式的刷头的安装和连接,并且两者可以对同一刷头进行同时连接,满足连接稳定性的要求,在长久使用后,相对于单连接结构的转接头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转接头,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呈环状,所述第二连接部(200)被所述第一连接部(100)圈在中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的连接形式为卡扣,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10)上设置有定位筋(130),所述定位筋(130)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定位环(110)的凸起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10)呈腰形,包括弧形部(112)和平直部(113),所述孔(120)位于所述平直部(113)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0)的连接形式为螺纹,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0)上有一贯穿孔(230),所述贯穿孔(230)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00)同轴;

9.一种延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延长杆的端部。

10.一种电动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置于所述电动刷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转接头的主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形式为卡扣、螺纹、销、键、榫卯中的一种,且两者之间不相同。上述一种转接头、延长杆及电动刷,采用了双连接部的形式,且双连接部的形式不同,可以用于连接不同形式的刷头的安装和连接,并且两者可以对同一刷头进行同时连接,满足连接稳定性的要求,在长久使用后,相对于单连接结构的转接头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杨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