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浮升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33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浮升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的附件,特别是一种自动浮升吸管,适合于各种罐装、瓶装和软包装饮料作内装式吸管用。
目前,用作液体饮料的吸管是天然麦管、纸管或塑料管。一般,与饮料容器是分开包装的。饮用时,吸管从外部插入容器,如罐、瓶、盒、袋中,然后吸用。这种方式虽然简便,但不卫生。这类吸管在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常因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例如,麦管就极易发霉带菌。因此,尽管饮料本身经过严格消毒,但因使用了不干净的吸管而导致生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需求量愈来愈大,人们对吸管的卫生问题也日趋关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装式自动浮升吸管,在经过严格消毒后放入饮料容器内,在开启时会自动升起,简单实用,方便卫生,可排除通过它传播疾病的可能,从而确保饮料卫生和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吸管由长、短套管构成。短管下端有一环形隆起段或突起结构,其开口部分向外扩展为喇叭口,以薄膜封底,其上轧有刀花。长管上段有一段缩颈部,具有和短管下端所述的外形相对应的结构,两侧有二个泄液孔。顶部带有一安装固定用的插片。短管底部封闭,以便利用浮力在饮料罐头开启时,自动浮起升出罐外。然后只要稍稍提起短管,使其下端与长管的缩颈部紧紧卡住,同时使喇叭口受力,导致薄膜结构破裂,以便饮料进入吸管内部,即可吸用。吸管本身可由塑料管或金属管材料制作,亦可由麦管、纸管改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饮料吸管,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方便,安全卫生,可以内装在饮料容器内部,从而大大减少了吸管受污染的机会,在人们吸用时,不致通过它传播疾病。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管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吸管的结构剖示图其中,1是短管;2是长管;3是泄液孔;4是插片;5是缩颈部;6是隆起段;7是喇叭口;8是薄膜结构;9是刀花。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饮料吸管由长、短套管组成。长管2伸到饮料容器的底部,其长度根据饮料容器的深浅而定,其顶端连接着一个作安装固定用的插片4,可以插入到饮料容器顶盖,如易拉罐的拉盖片上,拉盖片上有相应的插槽,当插片4插入插槽中时,即可使吸管定位固定在饮料容器内。若是瓶装饮料,可以用塞头作内装式固定用。长管2的上部位有二个小圆孔3,它的作用是当短管1靠浮力冲出罐外时,免得液体溅出。短管1的下端设计成具有环形隆起段6或相类似的突起结构,其开口端扩展成喇叭口7,并以薄膜8封底,封底的目的是为了使短管处于带空气状态,以便利用浮力升起。薄膜8上轧有刀花9,目的是形成结构上的薄弱点,以便当喇叭口7在挤压时受力使薄膜易于破裂,因为在吸用时,封底结构的吸管是无法使用的。长管2的缩颈部5与短管1的突起结构或隆起段6是为了使长、短管在提拉时形成一体,起到延长吸管的作用。吸用时,短管1会依靠浮力自动升起,然后,将它向上略提3-5厘米,一则使长、短套管的突起结构相互卡紧,二则使喇叭口7受力,把薄膜挤破,从而可以方便地饮用。
权利要求1.一种内装式饮料吸管,由长、短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短管1下端有一环形隆起段6,其开口部分向外扩展为喇叭口7,以薄膜结构8封底,长管2上端有一段缩颈部,其内表面壁上有与短管1下端所述的外形相对应的结构5,两侧有二个泄液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短管1底部的薄膜结构8上轧有刀花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长管2带有一安装固定用的插片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管可由麦管、纸管、塑料管或金属管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装式自动浮升吸管,适用于在各种罐装,瓶装和软包装饮料容器中使用。它由长、短套管构成,利用浮力原理自升,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卫生,可杜绝通过吸管传播疾病的可能,以便确保饮料卫生和人体健康,是当今饮料吸管的新一代产品。
文档编号A47G21/00GK2042703SQ88217509
公开日1989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16日
发明者赵昌 申请人:赵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