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可收合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可收合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来吊挂鞋靴、衣物而不用时可收合的多用途衣架。
从现有技术可知,有一种衣架是由多个骨架,一串接该各骨架的链条,以及多个用来使该骨架固接在一起的环套所构成,当各环套脱离各骨架时,该衣架即可达到收合的目的,虽然如此,该种衣架在收合后其体积仍较大而且仅具有吊挂衣物的单一用途。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衣架,该衣架不仅具有可吊挂衣物、手套、鞋靴或毛巾等多种用途,而且不使用时可以叠置收合成较小的体积。
因此,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可收合衣架包含有一对上骨架,一对下骨架以及一勾挂件,该对上骨架均具有上下二枢接端,二者借助该上枢接端以可于一第一及第二位置间相互旋动的方式轴枢在一起,当位于第一位置时二者形成一小于180度的交角,位于第二位置时二者则叠置在一起;该对下骨架亦均具上下二枢接端,其中一下骨架借助其上枢接端以可于一第一及第二位置间旋动的方式与前述一上骨架的下枢接端轴枢在一起,另一下骨架则以同样的方式与所述另一上骨架轴枢在一起,当该对下骨架位于第一位置时系与其所枢接的上骨架形成一小于90度的交角,位于第二位置时系与其所枢接的上骨架形成一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交角;借此,当该对上骨架位于第一位置,该对下骨架亦位于第一位置时可形成一个三角形衣架用来吊挂衣物;当该对上骨架位于第二位置,该对下骨架位于第一位置时则形成一W形的架身用来吊挂鞋靴或手套等类似物;当该对上骨架位第一位置而该对下骨架位于第二位置时则形成一呈伸展状的架身用来吊挂毛巾或小件衣物;当该对上骨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对下骨架及该挂勾件则可叠置于其上而收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可由以下对一最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所作的说明而得到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呈三角形衣架状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呈伸展状架身的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呈W形架身的组合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收合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于图2中1-1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于图2中2-2截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于图2中3-3截面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于图2中4-4截面的剖视图。
首先请阅
图1、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中包含有一第一上骨架(10),一第二上骨架(20),一第一下骨架(30),一第二下骨架(40),以及一勾挂件(50)。
该第一上骨架(10)具有一呈板条状的架身(11)以及分别位于该架身(11)二侧呈圆板状的上枢接端(12)及下枢接端(13),该架身(11)的一侧面(111)靠近该上枢接端(12)的位置上设有一凹入部(112),该上枢接端(12)的一侧面(121)上设有一圆形凸起部(122),一位于该圆形凸起部(122)中心的轴柱(123),以及一设于该圆形凸起部(122)顶面且环绕该轴柱(123)的C形导槽(124),另外,该圆形凸起部(122)位于与其轴心垂直的路线位置的周缘上设有一定位槽(125),该下枢接端(13)的一侧面(131)上设有一位于中心的轴柱(132),及一凸块(133),另一侧面(134)的中心则设有一呈弦月形的凸起部(135)。
该第二上骨架(20)具有一呈板条状的架身(21)以及分别位于该架身(21)二侧呈圆板状的上枢接端(22)及下枢接端(23),该架身(21)的一侧面(211)靠近该上枢接端(22)的位置上设有一凹入部(212),该上枢接端(22)的一侧面(221)上设有一位于中心的透孔(222)及一凸块(223),该下枢接端的一侧面(231)上设有一位于中心的轴柱(232)及一凸块(233),另一侧面(234)的中心则设有一呈弦用形的凸起部(235)。
该第一下骨架(30)具有一板条状的架身(31),一位于该架身(31)一侧呈圆板状的上枢接端(32),以及一位于该架身(31)另一侧呈矩形板状的下枢接端(33),该上枢接端(32)的一侧面(321)上设有一位于中心的透孔(322),以及一环绕该透孔(322)的C形导槽(323),该下枢接端(33)的一侧面(331)上设有凹入部(332),另一侧面(333)上设有一凸起部(334)。
该第二下骨架(40)具有一板条状的架身(41),一位于该架身(41)一侧呈圆板状的上枢接端(42),以及一位于该架身(41)另一侧呈矩形板状的下枢接端(43),该上枢接端(42)的一侧面(421)上设有一透孔(422),及一环绕该透孔(422)的C形导槽(423),该下枢接端(43)的二侧面(431)(432)的中心各设有一凸起部(433)(434)。
该勾挂件(50)包含有一挂勾(51)及一扣环(52),该挂勾(51)具有一环勾部(511)及一自该环勾部(511)的一端往下延伸的条状部(512),该扣环(52)具有一环身(521)及一环孔(522),该环身(521)的预定位置上设有一拱起部(523),该拱起部(523)设有一贯穿孔(524)与该环孔(522)相通,该挂勾(51)的条状部(512)自该贯穿孔(524)插入该环孔(522)内并借助一环片(525)套接于该条状部(512)的末端使其可上下位移但不会掉出,当其往下位移时,可嵌卡于该第一上骨架(10)圆形凸起部(122)的定位槽(125)内。
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各以其上枢接端(12)(22)相互枢接,枢接时该轴柱(123)套穿该透孔(222),该凸块(223)则卡入该C形导槽(124)内,然后再借助一螺栓(60)及一大、小垫片(61)(62)将二者螺接在一起,于是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即可以该C形导槽(124)的弧度相对旋转且被定位于该C形导槽(124)的两侧端(126)(127)。该勾挂件(50)的扣环(52)系于二者螺接之前嵌扣于该图形凸起部(122)的周缘,当该扣环(52)旋转使该挂勾(51)垂直于该第一上骨架(10)图形凸起部(122)的轴心的位置时,该挂勾(51)条状部(512)的末端会卡入该定位槽(125)内,而使该勾挂件(50)被定位于该处。该第一下骨架(30)以其上框端(32)与该第一上骨架(10)的下枢接端(13)枢接,框接时,该透孔(322)系被该轴柱(132)所套穿,而该凸块(133)则嵌卡于该C形导槽(323)内,然后再以一螺栓(63)及一垫片(64)将二者螺接,这样,该第一下骨架(30)即可在该C形导槽(322)所构成的角度范围内相对于该第一上骨架(10)旋转且被定位于该C形导槽(323)的两侧端(324)(325);该第二下骨架(40)系以其上枢接端(42)与该第二上骨架(20)的下枢接端(23)相互枢接,枢接时,该轴柱(232)系套穿该透孔(422),该凸块(233)则嵌卡于该C形导槽(423)内,然后再以一螺栓(65)及一垫片(66)将二者螺接,如此该第一下骨架(40)即可在于该C形导槽(423)间所构成的角度范围内相对于该第二上骨架(20)旋转且被其二侧端(424)(425)所定位。
再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欲形成一般吊挂衣物的三角形衣架时,系使该第二上骨架(20)旋转至使其凸块(223)贴合于该第一上骨架(10)C形导槽(124)的一侧端(126),此时第一上骨架(10)(20)即形成一个三角形衣架的二斜边,而该第一下骨架(30)系旋转至使其C形导槽(323)的一侧端(324)与该第一上骨架(10)的凸块(133)顶接,该第二下骨架(40)则旋转至使其C形导槽(423)的一侧端(425)与该第二上骨架(20)的凸块(233)顶接,于是该第一、二下骨架(30)(40)即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形成三角形衣架的水平边,此时该第一、二下骨架(30)(40)的下枢接端(33)(43)系相互叠置,而且使该凸柱(433)嵌入该凹孔(332)内,该挂勾件(50)则利用其环扣(52)旋转至使其挂勾(51)位于与该第一、二上骨架(10)上枢接端轴心垂直的轴线上,而其条状部(512)则往下位移嵌卡于该第一上骨架(10)圆形凸起部(122)所设的定位槽(125)内,如此该挂勾件(50)即被定位该处供使用者将衣架吊挂于其他物件上。
再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衣架欲形成伸展状架身,以便用来吊挂各种类物品时,系使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同样形成三角形衣架的二斜边,而该第一下骨架(30)则朝相反方向旋转,使其C形导槽(323)的另一侧端(325)与该第一上骨架(10)的凸块(133)顶接,该第二下骨架(40)同样朝相反方向旋转,使其C形导槽的另一侧端(424)与该第一上骨架(20)的凸块(233)顶接,于是该第一、二下骨架(30)(40)即往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下枢端的外侧延伸而呈伸展状。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欲形成W形用以吊挂鞋靴或手套时,系使该第二上骨架(20)的凸块(223)旋转至该第一上骨架(10)C形导槽(124)的另一侧端(125),于是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系叠置在一起,第一、二下骨架(30)(40)则同样位于前述构成三角形衣架的位置上,如此即可形成一W状衣架,此时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下枢接端(13)(23)所设的弦月形凹起部(135)(235)系相互卡接,以便防止二者越过其重叠位置而分开。
再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欲收合时,系使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如前所述叠置在一起,而该第一、二下骨架(30)(40)则旋转至使其分别叠置于该一、二上骨架(10)(20)的一侧面(111)(211)上,并使二者下枢接端(33)(43)的凸柱(334)(434)分别嵌入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架身(11)(21)所设的凹孔(112)(212)内,于是该各骨架即收束在一起,而该勾挂件(50)则使其勾挂(51)的条状部(512)往上位移脱离该定位槽(122),并利用该环扣(52)旋转至使该勾挂(51)位于该第一、二上骨架(10)(20)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可收合衣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第一上骨架,其具有上下二枢接端;-第二上骨架,其同样具有上下二枢接端,组合时系借助其上枢接端以可于一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相对旋动的方式与该第一上骨架的上枢接端轴框在一起,当二者位于第一位置时,系形成一小于180度的交角,位于第二位置时则叠在一起;-第一下骨架,其具有上下二枢接端,组合时系借助其上枢接端以可于一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相对旋动的方式与该第一上骨架的下枢接端轴框在一起,当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下骨架系与其所枢接的上骨架形成一小于90度的交角,位于第二位置时则与该第一上骨架形成一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交角;-第二下骨架,其亦具有上下二枢接端,组合时,系借助其上枢接端以可于一第一及第二位置间相对旋动的方式与该第二上骨架的下枢接端轴框在一起,当其位于第一位置时,系与其所枢接的上骨架形成一小于90度的交角,且与该第一下骨架的下枢接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位于第二位置时则与该第一上骨架形成一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交角;以及-勾挂件,系以可旋动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一、二上骨架的上枢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骨架上枢接端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圆形凸起部,一轴柱自该圆形凸起部的中心往上延伸预定高度,以及一C形导槽系环设于该轴柱底部的圆形凸起部的顶面上;该第二上骨架的上枢接端相对于该轴柱的位置上设有一透孔用以被该轴柱套穿,相对于该C形导槽轨迹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一凸块,用以于该C形导槽内循环其轨迹移动,当该第一凸块受该C形导槽的二侧端所止挡时,该第一、二上骨架即位于第一或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骨架的上枢接端设有一位于中心处的透孔,一位于其一侧面上且环绕透孔的C形导槽,该第一上骨架的下枢接端相对开该透孔的侧面上设有一具预定高度的轴柱,相对于该C形导槽的轨迹位置上设有一第二凸块,用以使该轴柱可套穿于透孔内,而该第二凸块则可嵌入该C形导槽内循其轨迹移动,当该第二凸块与该C形导槽二侧端顶接时该第一下骨架系于第一或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第二下骨架的上枢接端设有一位于中心处的透孔,一位于其一侧面上且环绕该透孔的C形导槽,该第二上骨架的下枢接端相对于该透孔的侧面上设有一具预定高度的轴柱,相对于该C形导槽的轨迹位置上设有一第三凸块,用以使该轴栓可套穿于该透孔内,而该第一凸块则可嵌入该C形导槽内循其轨迹移动,当该第三凸块与该C形导槽的二侧端顶接时,该第二下骨架系位于第一或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勾挂件包含有一扣环,其环孔的内径稍大于该第一上骨架图形凸起部的外径,用以环扣于该圆形凸起部的周缘并旋动,一挂勾,系活动插接于该扣环的环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骨架的圆形凸起部位于当该第一、二上骨架旋动至第一位置时与轴心垂直的径线方向的位置上设有自其周缘径向凹入的定位槽,该挂勾具有一环勾部及一位于该环勾部下端的条状部,该条状部系活动嵌插于该扣环的环体上且可伸入其环孔内,当该条状部往该扣环的环孔伸入且嵌卡于该定位槽时,该挂勾件即被定位于该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骨架的下枢接端与其上枢接端C形环槽的同侧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凸耳,该第一上骨架一侧面相对于该凸耳的位置上设有一凹入部,用以使该第一下骨架旋动至与该第一上骨架叠置在一起时该凸耳可嵌入该凹入部内而定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下骨架的下枢接端与其上枢接端C形环槽的同侧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凸耳,该第二上骨架一侧面相对于该凸耳的位置上设有一凹入部,用以使该第二下骨架旋动至与该第二上骨架叠置在一起时该凸耳可嵌入该凹入部内而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下骨架均位于其第一位置时,二者的下枢接端系相互叠置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骨架的下枢接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公扣部,该第二下骨架下枢接端的相对侧面上设有一母扣部,当二者的下枢接端叠置在一起时该公母扣部系相互扣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可收合衣架,包括一对上骨架,一对下骨架及一钩挂件,该对上骨架均具有上下二枢接端,二者借助该上枢接端以可相互旋动的方式轴枢在一起,在第一位置时二者形成钝角,在第二位置时,二者叠置在一起;该对下骨架亦均具有上下二枢接端,并分别借助其上枢接端以可旋动的方式与前述一对上骨架的下枢接端轴枢在一起,下骨架与所枢接的上骨架在第一位置时形成锐角,在第二位置时则形成钝角。
文档编号A47G25/06GK2062583SQ90203860
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8日
发明者黄清烟 申请人:黄清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