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筷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97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筷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贮放筷子又便于洗刷的筷笼。
我国城乡居民的饮食习惯一般是一日三餐,餐后都要洗碗筷。但是家庭贮放筷子的筷笼却很少清洗,有的用户几星期甚至几个月才洗一次,里里外外污垢很多。因此,小小的筷笼成了家庭中不卫生的死角。由于现有的筷笼基本上为整体结构,这类结构的筷笼,外表的污垢比较容易洗刷,而内面,特别是底部的污垢难以清洗干净。筷笼的结构不便于用户清洗是筷笼经常处于不卫生状况的原因。干净的筷子在不干净的筷笼里沾上污垢后,人们用餐时就容易染上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洗刷里里外外的污垢的卫生筷笼。
本实用新型完成的方法是在现有筷笼的基础上,进行非整体结构的改进,即将筷笼的某部分做成类似活动门结构,清洗筷笼内部时,只要打开活动门,就能方便的把筷笼内面的所有污垢清洗干净。把活动门固定在筷笼的笼体上,便可贮放筷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改变了筷笼的整体结构,方便清洗筷笼内部的污垢,有益餐具卫生;2、用途广泛,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厨房卫生用具;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时装拆非常方便。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门悬挂在底板上的整体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把筷笼背板(1)的中下部取下,做成活动门(8)、活动门的下端两边的轴(4)与筷笼底板(9)上的轴孔(5)活动连接,清洗筷笼时,打开的活动门可悬挂在筷笼的底板上,筷笼清洗干净后,利用活动门上端的扣卡(7)卡紧在背板的凹形开关(2)处,还可以用螺钉,穿过通孔(6)和螺孔(3)把活动门加固在筷笼上。筷笼底板上做一条与活动门配用的凹形槽,活动门下端插进凹形槽时,活动门上端的活动扣卡同时套进凹形开关内,活动门即定位在筷笼背后,同样成为筷笼背板,不易掉落。
权利要求1.一种卫生筷笼,包括螺钉、螺孔,其特征在于背板(1)的下部为活动门(6),活动门下端两边的轴(4)与筷笼底板(9)上的轴孔(5)活动连接,活动门上端的扣卡(7)卡紧在背板的凹形开关(2)处,用螺钉穿过通孔(6)和螺孔(3)把活动门加固在筷笼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底板上有与活动门下端配用的凹形槽。
专利摘要一种卫生筷笼,把背板的中下部做成活动门,活动门的下端采用与底板轴孔连接的方式或插入底板上的凹槽的定位方式,活动门的上端扣卡卡紧在背板的凹形开关处,便与背板组成一体。改变了筷笼的整体结构形式,方便清洗筷笼内部的污垢,有益餐具卫生,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厨房卫生用具,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清洗污垢时装拆方便。
文档编号A47J47/00GK2067953SQ9021293
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29日
发明者郭立东, 郭法平 申请人:郭立东, 郭法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