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06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香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泡物盛放容器的改进,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类。
在人们生活中,茶叶的浸泡多采用将茶叶直接放入茶壶或盖杯内,并加水浸泡的方法,或是将茶叶置于特制纸袋之中加以浸泡。其中,前一种方法容易将茶叶喝入口内,同时在茶具的清理中也有诸多不便;而后一种方法则不利于人们选择饮用自己所喜爱的茶叶种类。
另外,在家庭中或饭店内煮制肉食时,多采用纱布缠绑香料投入锅内的方法,其缺点是使用不够方便和经济及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浸泡物盛放容器——香笼。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香笼,其特征是在两只相互配合的网状上、下笼体的结合部位安装着卡接装置。
上、下笼体的形状为半球形时有利于加工和在使用中对被浸泡物的清理。
上、下笼体的卡接装置由至少一对凹凸相配的分别固联在上、下笼体上的内环扣和外环扣构成;或是选用一组相互配合的旋紧式凸台结构;或是相互套接的止口结构均可。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是附
图1的A-A视图;图中1-外环扣,2-内环扣,3-丝线,4-下笼体,5-上笼体。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选用不锈钢丝网采用冷冲压的方法加工成半球形的下笼体(4)和上笼体(5)。当然,也可采用薄钢板冲压成型后钻透孔制成上、下笼体,也可选用无毒塑料注塑成上、下笼体。而上、下笼体的形状也可制成菱形、柱形或其他形状。外环扣(1)和内环扣(2)是用不锈钢板经冷冲压、旋压的方法加工成的。
外环扣(1)和内环扣(2)分别点焊在下笼体(4)和上笼体(5)的开口端,并使二者在使用中形成如图2所示凹凸相配的卡接状态。根据下笼体(4)和上笼体(5)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内、外环扣既可采用沿上、下笼体一周的连续配合形式,也可选用几个点的相互配合形式。
对于体积较小的香笼,可以采用止口结构完成下笼体(4)和上笼体(5)的插接。而对于体积较大的香笼,则可选用一组旋紧式凸台(多头螺纹)的结构形式卡接上、下笼体。
在下笼体(4)和上笼体(5)的相邻边的网眼中穿一根丝线(3)并打结,以完成上、下笼体的连接。同时丝线可穿过茶壶或盖杯的盖上的透气孔环套在壶盖(杯盖)的手柄上。
使用中,将茶叶或香料放入香笼中,卡紧上、下笼体后将香笼置于茶壶(杯)或锅内加以浸泡或煮制。当香笼的网眼选择适当时,便可获得既能有效地隔离茶叶、香料,防止其本体散失,又能顺利地扩散,茶叶或香料的芳香,使用完毕后将香笼由茶壶(杯)或锅内取出可方便地清除掉香笼内的残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
权利要求1.香笼,其特征是在两只相互配合的网状上下笼体的结合部位安装着卡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笼,其特征是上下笼体的型状为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笼,其特征是卡接装置由至少一对凹凸相配的分别固联在上下笼体上的内环扣和外环扣构成或是一组相互配合的旋紧式凸台,或是相互套接的止口结构。
专利摘要香笼是用于茶叶、香料等浸泡物盛放的容器,其特征是在两只相互配合的网状的上笼体和下笼体的结合部位安装着卡接装置。其中,上、下笼体可制成半球体的形状;卡接装置可选用至少一对凹凸相配的分别固联在上、下笼体上的内环扣和外环扣构成。使用中,上、下笼体既能有效地隔离茶叶、香料,防止其本体散失,又能顺利地扩散茶叶或香料的芳香。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可靠地滤除茶叶或香料渣渍,令茶水更纯净甘醇。
文档编号A47J31/06GK2090667SQ9121164
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少伟, 赵丽生, 刘援朝 申请人:王少伟, 赵丽生, 刘援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