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水的饮水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3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补水的饮水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餐桌用具,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饮水器具。
现有的各种供人们喝水用的器皿,如喝水杯等,一般都是与所饮水水源分离的,当需要喝水或向喝水器皿里补充水量时,往往都是人为的主动往杯里加水。这种方式有许多不便,如有时忘了往杯里加水而在喝水时杯里没有水、加水时容易外溢,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加水的意念和行为往往会打断思路,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在某些场合,加水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不方便甚至不严肃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往喝水器皿内补充所耗水量的饮水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喝水器皿体上设置水流通道,器皿座中的水流通道与放置在座上的喝水器皿上的水流通道配合相通,在所述相通的水流通道上设置水流控制装置,该水流控制装置由进水控制机构和回流控制机构共同构成,当喝水器皿放在器皿座中的杯托上连同杯托一起下行的同时,打开进水控制机构往器皿里供水;当器皿内水量达一定水位时,进水控制机构停止供水;当器皿被人拿离器皿座时,回流控制机构阻止器皿内的水返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需将喝水器皿放置在器皿座上就可使器皿内所耗掉的水量得到补充,避免了加水意念和加水行为,适用于诸如开会,桌案前工作等加水不便的场合,给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增添新颖的气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弹性膜片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另一种回流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实施例1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喝水器皿1、器皿座2、以及水流控制装置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喝水器皿为一水杯,水流控制装置包括由浮阀总成3、供水控制座4、波纹管5、球面壳6、出水头7以及出水头复位弹簧8构成的进水控制机构和由弹性膜片单向阀9构成的回流控制机构,器皿座内的水流通道可由软管10、11构成,软管10的一端接水源,另一端接浮阀总成3的入水口,浮阀总成3安在器皿座中并具一定高度,软管11连接在浮阀总成3的出水口与供水控制座4的入水口之间,波纹管5连接在供水控制座4与出水头7之间并与两者相通,球面壳6与出水头7固接,其凹面朝向供水控制座4,通过复位弹簧8与供水控制座4相接;供水控制座4内设置有与软管11和波纹管5相通的空腔12和阀芯13,阀芯13的上部设有阀芯轴,其下端设有阀芯复位弹簧16、通过弹簧支座17安装在供水控制座4中,在弹簧16的作用下,阀芯13将空腔12的出水口封密;供水控制座用螺钉14与器皿座2连接;阀芯13的轴的断面可为十字型或其他能让水流过的断面形式,穿过供水控制座4的上部并通过波纹管5的内腔与连接在波纹管上的出水头7相触,出水头7与器皿体上的水流通道15相接的那头设计成凸球面,器皿体底部的水流通道15的进水口设计成与之配合的凹球面;控制器皿内的水返流的回流控制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安在器皿底水流通道上的弹性膜片式单向阀9,该膜片式单向阀可用不锈钢制作,在大于杯体水流通道直径的周边上设置数个通孔21(参见图2),用卡簧或粘接等其他方式安装在器皿底上。该单向阀也可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的单向阀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杯托由出水头7兼任。当器皿放置在出水头上时,其凹凸球面配合相接,在器皿重量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8和16的阻力下行,压下出水头及阀芯轴,从而打开阀芯,来自浮阀总成的水将弹性膜片的中部向上顶起,使膜片与杯底的膜片安装面之间形成间隙,水即通过该间隙流经通孔21进入器皿内;器皿内水面与浮阀总成3内的关闭浮阀总成进水口的水面相平行时,浮阀关闭进水。采用螺杆调节结构来安装浮阀总成,可调节浮阀总成的安装高度,从而调节器皿内水位的适合高度;当器皿离开器皿座时,出水头和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关闭水道,同时,被顶起的弹性膜片被器皿内的水压回贴在器皿底,封住通孔,阻止器皿内的水返流。
实施例2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器皿座22中的水流通道由软管24组成,一端从设置在器皿座底盖25上的扛杆开关26的力臂27臂端下经过,接在浮阀总成28的出水口,浮阀总成如实施例1设置,软管24的另一端通过螺旋软管23与喝水器皿上的水流通道29相接,在扛杆开关的力臂27上设有一拉簧30安装在杯座底盖25上,力臂27在拉簧30的作用下将软管24压在底盖25上,从而截断水流;扛杆开关26的另一力臂31接在杯托32下方,当喝水器皿34放在杯托32上时,杯托下行,操纵扛杆使原压在软管上的臂端抬起,导通水流通道;扛杆拉簧30和扛杆开关26在本实施例中还同时构成回流控制机构,当喝水器皿从杯托上取走时,拉簧使扛杆力臂27回位,将软管压住截断水流回路,控制了杯内的水返流。
实施例3如图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框架杯托36、设置在框架杯托36下方的杯托复位弹簧37和弹簧座38,弹簧座38安装在器皿座底盖板39上,器皿座底盖板39用螺钉40安装在器皿座座体41上,在器皿座底盖板39上还设置有浮板限位凸环42和浮板复位弹簧44,浮板45设置在凸环的上方,与浮板复位弹簧相接,在浮板45上设置有磁石46,器皿座中的水流通道由软管47组成,穿过框架杯托36安装在浮板45上方的器皿座座体上板48上,通过螺旋软管49与器皿上的水流通道50相接,框架杯托36由上托板51、下托板52及支撑板53组成,支撑板53的上端与上托板50固接,另一端竖直穿过器皿座座体上板48以及浮板45与下托板52固接,下托板52由一可被磁石吸引的材料制作,与设置在浮板限位凸环内的杯托复位弹簧37相接,并可通过磁石46的吸引而与浮板相触,当喝水器皿54放置在框架杯托36上时,杯托在器皿重量的作用下克服杯托复位弹簧的阻力下行,并通过浮板上的磁石的作用使浮板克服浮板复位弹簧的阻力下行,直至浮板与限位凸环42相触,从而将原在浮板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软管47压在器皿座座体上板48上而关闭的水流通道打开,使水进入喝水器皿内,直到器皿内的水的重量连同喝水器皿自身的重量之和大于下托板52与磁石46间的吸引力以及杯托复位弹簧37的阻力之和的瞬间,下托板突然离开浮板下行,此时浮板45在浮板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上行,将软管挤压在器皿座座体上板48上,截断水流,停止向喝水器皿内供水;当喝水器皿离开杯托时,杯托复位弹簧使杯托上行复位,杯托下托板重与浮板相触。
可将磁石设计为一凸状形,安装在浮板的与软管相对的位置,通过磁石凸块来压迫软管,以提高截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补水的饮水具,由喝水器皿和器皿座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器皿座中设置有与水源相通的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与放置在器皿座上的器皿上开设的水流通道配合相通,在所述相通的水流通道上设置有水流控制装置,该水流控制装置由受器皿内水量和器皿在器皿座上的上下行程所控制的进水控制机构和限制器皿内的水倒流的回流控制机构共同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控制装置的进水控制机构由浮阀总成,供水控制座、波纹管、复位弹簧、球面壳以及出水头组成,浮阀总成的进水口与水源相通,出水口与器皿座中的水流通道相接,出水头与器皿上的水流通道相配合,波纹管连接在供水控制座与出水头之间,球面壳与出水头固接,其凹面朝向供水控制座,通过复位弹簧与控制座相接,供水控制座包括与器皿座中的水流通道和上述波纹管相通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的上端带有阀芯轴,该轴向上通过波纹管内并可与连接在波纹管另一端的出水头相触,阀芯的另一端设置有使阀芯轴处于常闭状态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座安装在供水控制座上,所述的水流控制装置的回流控制机构为设置在器皿水流通道上的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器皿座上的杯托、杯托下方的可关闭器皿座内的水流通道的扛杆开关,使扛杆开关回位的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器皿座上的浮阀总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框架杯托、设置在框架杯托下方的杯托复位弹簧和弹簧座,弹簧座安装在器皿座底盖板上,在器皿座底盖板上还设置有浮板限位凸环和浮板复位弹簧,浮板设置在凸环的上方,与浮板复位弹簧相接,在浮板上设置有磁石,器皿座中的水流通道由软管组成,穿过框架杯托安装在器皿座座体上板与浮板之间,通过螺旋软管与杯体上的水流通道相接,框架杯托由上托板、下托板及支撑板组成,支撑板竖直穿过器皿座座体上板和浮板与下托板固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阀为周边上带有数个通孔的弹性膜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饮水具,包括器皿及放置器皿的器皿座,在器皿体上和器皿座中分别设有水流通道,器皿座中的水流通道与放置在该座上的器皿上的水流通道配合相通,上述相通的水流通道上设置有受器皿内水位和器皿相对器皿座上下行程所控制的水流控制装置,当所述器皿放置在器皿座上时,该器皿内被饮掉的水液可自动得到补充,避免了人为加水行为和加水意念,特别适用于诸如开会、桌案前工作等加水不便及由于加水容易分心的场合。
文档编号A47G19/00GK2092255SQ91214439
公开日1992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9日
发明者吴展 申请人:吴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