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光百摺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74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透光百摺窗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透光百摺窗帘的结构。



图1所示,该图示出了惯用百摺窗帘10,它是在上、下二横框11、12之间设一百摺窗帘布13,该窗帘布13的每一摺部中央二侧各设有一索孔14,用以供绳索15穿设,当窗帘10收摺时,各索孔是对齐呈一直线,于上横框11侧方设一拉绳滑轮扣16,用以卡掣绳索。上述构造沿用已久,只因该窗帘布13上穿设有索孔14,不仅光线会穿过索孔14射入室内,同时有被从索孔14偷窥之虞。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有Y型百摺窗帘结构20,如PCT WO 88/07345案,如图2所示,在百摺窗帘布21的同一侧边外凸摺缘各往外延伸预定宽的肩部22,并在该些肩部22的对应位置设索孔23,供绳索24穿设,此种窗帘结构确可解决惯用百摺窗帘10透光的问题,只是此种结构至今尚无经济有效的生产方式,故始终停留在试做试用阶段,未能正式生产上市。
为有效解决百摺窗帘透光问题,本申请人乃研创出一种不透光的双层百摺窗帘,它公开在台湾专利申请号第07/651,177号中,并经审查而获准专利,只是因07/651,177号申请案需使用双层窗帘布,不论在材料或组配上较惯用单层窗帘均增加甚多成本,实难称理想,仍有待更进一步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不透光百摺窗帘,其结构较之前述不透光百摺窗帘更为精简,可有效降低布料用量并节省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在于当纺织百摺窗帘布时,在其一面的各外凸摺缘的预定位置利用窗帘布本身纬线方面的纺纱预留一段不与经线交织的跳针分离线段,利用该分离线段在该些外凸摺缘形成可供绳索穿设的索环,这样即无需将百摺窗帘布穿孔,而可获不透光的效果。
只是在窗帘布的预定位置预留跳针分离线段,虽可获预期的功效,然而在窗帘布由整疋的布卷烫熨成百摺布时,实际上无法确实控制使每一跳针分离线段均恰好位于百摺布的外凸摺缘上,若分离线段不恰好位于外凸摺缘,则所形成之索环即不利于绳索穿设。
为解决此一问题,本申请人提出的确实可行的构造特征在于将窗帘布的预定部位预留预定数目的分离带,该分离带部分的窗帘布的纬线与经线并不交织,亦即其纬线是以跳针方式直接延伸预定宽(即分离带的宽度)再与经线交织,这样当窗帘布沿纬线方面烫熨出平行的摺痕时,其每一外凸摺缘均必然会预留出由若干纬线方向纺纱所形成的分离线段,将该些分离线段略微拨离帘布,即可形成供绳索穿设的索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不透光百摺窗帘,它包含有一上横框;一下横框;一百摺窗帘布,设于该上、下二横框之间;一绳索组,其一端固设于该下横框,另一端穿过该百摺窗帘布的预设穿索位置及该上横框;一拉绳滑轮扣,设于该上横框侧方,供该绳索自由端穿出,用以卡制该绳索;该窗帘布的预定部位设有预定数目的分离带,该分离带部分的窗帘布的纬线与经线并不交织,而是纬线以跳针方式直接延伸预定宽(即分离带的宽度)再与经线交织,当窗帘布沿纬线方向被烫熨出平行的摺痕时,其每一外凸摺缘的分离带部位将由若干纬线方向纺纱形成分离线段,将该些分离线段略微拨离窗帘布,即可形成供绳索穿设的索环。
上述窗帘布结构依现时纺织技术即可简易达成,材料取得上并无困难,且无需穿设索孔,在制程上又简化一个步骤,在穿设绳索时,只需将窗帘布收摺成一叠,以棒针一端系住绳索,另一端自收摺窗帘布具有分离带侧拨开各窗帘布外凸摺缘的分离线段,即可将绳索顺利穿设过由该等分离线段所形成的索环,在操作上极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透光百摺窗帘不仅不会增加布料用量,而且更省去将窗帘布打孔的步骤,的确可达到不透光的预期功效。
此外,由于窗帘布必须烫熨出摺部以形成百摺状,因此窗帘布必须具有相当的刚性,惯用达成此一目的的手段是经窗帘布上浆,一方面使窗帘布硬挺,另一方面可填补窗帘布纺织的孔隙;此外,窗帘布为求减低收摺后的厚度,是以愈薄愈好,只是太薄的窗帘布其遮光性不佳,因此亦有在窗帘布涂布一层塑胶或金属薄层的作法;不论是前者或后者或二者并用,均可填补遮蔽本实用新型窗帘布的分离带的经线方向纺纱的间隙,故本实用新型窗帘布本身分离带部分并不会因经、纬不交织而减损其遮光效果,何况在经线侧面乃有纬线遮挡。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其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惯用百摺窗帘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惯用不透光百摺窗帘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用窗帘布的横断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供绳索穿设部位的横断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供绳索穿设部位的纵断面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各图,本实用新型不透光百摺窗帘30包含有一上横框31;一下横框32;一百摺窗帘布33,设于该上、下二横框31、32间,该窗帘布33的预定部位设有二道分离带331,该分离带331部位的窗帘布的纬线332与经线333并不交织,而是以跳针方式直接延伸预定宽(即分离带331的宽度)再与经线333交织,并将该窗帘布33沿纬线方向等距水平烫熨出多个摺痕,以形成连续反覆摺曲状,将该窗帘布33每一外凸摺缘分离带331部位的纬线332略往外拨,以形成可供绳索穿设的索环334;一绳索34,其二端分别穿过该上横框31及该窗帘布33由分离带331所构成的二列索环334而分别固设在该下横框32;一拉绳滑轮扣35,设于该上横框31一侧,供绳索34自由端穿出,用以卡掣绳索34。借助拉动绳索34调节百摺窗帘30下横框32与上横框31的间距,并利用该滑轮扣35卡掣绳索34,即可调节窗帘30升降。
权利要求1.一种不透光百摺窗帘,它包含有一上横框;一下横框;一百摺窗帘布,设于该上、下二横框之间;一绳索组,其一端固设于该下横框,另一端穿过该百摺窗帘布的预设穿索位置及该上横框;一拉绳滑轮扣,设于该上横框侧方,供该绳索自由端穿出,用以卡制该绳索;其特征在于该窗帘布的预定部位设有预定数目的分离带,该分离带部位的窗帘布的纬线与经线并不交织,而是纬线以跳针方式直接延伸预定宽(即分离带的宽度)再与经线交织,当窗帘布沿纬线方向被烫熨出平行的摺痕时,其每一外凸摺缘的分离带部位将由若干纬线方向纺纱形成分离线段,将该些分离线段略微拨离窗帘布,即可形成供绳索穿设的索环。
专利摘要一种不透光百摺窗帘,它包含上下横框;百摺窗帘布,设于上下横框间;绳索组,其一端固设于下横框,另一端穿过窗帘布的预设穿索位置及上横框;拉绳滑轮扣,设于上横框侧方供绳索自由端穿出。窗帘布的预定部位设有预定数目的分离带,该部位的纬线与经线并不交织,而是以跳针方式直接延伸预定宽再与经线交织,当窗帘布沿纬线方向烫熨出平行摺痕时,其每一外凸摺缘的分离带部位由若干纬线方向纺纱形成分离线段,将该线段略微拨离窗帘布即形成索环。
文档编号A47H23/04GK2109791SQ9220088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3日
发明者洪樱美 申请人:洪樱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