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拖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67阅读:1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拖把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尤适用于医疗单位对不同区域拖把进行区分使用与合理置放,便于对拖把实施消毒。
病区是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迹、痰迹、各种引流液对拖把的污染较为严重,但长期以来,医院病区内对拖把的使用与置放缺乏严格的管理,存在着使用中不予区分、使用后不予消毒,置放时混淆堆放一处的状况。病区拖把大都放于厕所或水管龙头处的水池边。由于置放不合理,使人无法区分辨认出哪把用于厕所,哪把用于配餐间,哪把用于病房,哪把用于治疗室,哪把用于急救室....。经细菌学检查,病区拖把滴落液中,每毫升内平均细菌总数达32300--66800个以上,细菌种类为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因置放不当及未予区分使用,拖把污染十分严重,大量致病菌在拖把上滋生繁殖,成为院内自身感染的感染源之一,给病人的身体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拖把实施严格的管理,应成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工作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病区创造并提供了一种集合理置放、方便消毒区分使用与能推移的拖把置放装置,以适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本是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方案为
挂架基体(3)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接污水槽(6)安置于上述挂架基体(3)的底端,推手把(1)设置于该基体(3)的两侧,带有若干活动卡簧(5)的拖把中段卡簧杆(7)设置于上述挂架基体(3)的中部,而上述挂架基体(3)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述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的各个活动卡簧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活动卡簧(4)。
上述挂架基体(3)采用金属材料以焊接、铆接或螺丝固定而成,上述接污水槽(6)采用塑料或金属材制成。
上述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的活动卡簧(5)以及上述挂架基体(3)的顶端设置的与上述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的各个活动卡簧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活动卡簧(4)均可采用捆带式活动卡簧及夹持式活动卡簧结构。
换言之,本是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基于结构精巧,便于在使用中推移,采取车架合一的形式实现的。它采用金属质管材、条、棒制作,各部分的连接采用焊接、铆接与螺丝固定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它将推手把与拖把挂架、接污水槽、万向轮组合于一体,并在其上设计有能适合不同规格的拖把的固定活动卡簧,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的拖把置放装置,从而达到使用方便、卫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在使用中推移,将经清洗处理的拖把悬挂置放于架上,并能在置放拖把的同时,在接污水槽内置放盛有清毒液的容器或水桶对拖把实施浸泡消毒;也可推至室外以阳光照射拖把,促其干燥,它能由一人推移,便可将数把间隔状态下的拖把同时移至所需区域区分使用,在使用中还能始终保持不同区域的拖把避免混淆与相互污染,使其处于间隔置放状态。该拖把架经现场应用效果观察,其合理置放消毒浸泡相结合,杀灭污染菌群效果显著,使用此实用新型,可使病区拖把的平均细菌总数减少99.99--100%,为此不仅在工作中能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病区消毒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且该拖把挂架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和推广使用,从而基本实现了其发明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捆带式拖把固定活动卡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持式拖把固定活动卡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推手把(1);万向轮(2);挂架基体(3);捆带式活动卡簧(4);夹持式活动卡簧(5);接污水槽(6);拖把中段卡簧杆(7)。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挂架结构如
图1所示,该架采用金属管、条、棒或角钢材料,部分部位如接污水槽(6)可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表面为喷漆、喷塑或镀铬。
该架由两头带推手把(1)下部配万向轮(2)的拖把挂架基体(3)[其顶端设置有挂置拖把的捆带式活动卡簧(4)]夹持式的活动卡簧(5)接污水槽(6)、排水塑料软管及拖把中段卡簧杆(7)组成。拖把挂架基体(3)由两侧的竖撑架与中间上下各一条横杆构成,它呈90度直角以螺丝固定方式相连接以形成其框架结构。竖撑架是用长103cm、直径2cm的管材两根竖杆置于左右两头,用宽2cm、长102cm,厚0.2cm条材呈45度向下弯曲成两个相对的“S”型,将竖杆焊接相连于其间,构成竖杆在中央的椭圆形竖撑架,椭圆中央和椭圆下部均用同样规格的长11.5cm两根、短6.5cm两根条材焊接相连于竖杆之间。在椭圆中央的十字横条杠外侧两头便为焊接推手把(1)之处。推手把(1)为两根长10cm直径2cm管材,突出部位套以橡胶套焊接于十字横杠外侧而成。竖撑架下部以焊接方式相连有高20cm、宽46cm且与推手把形成后的宽度上下一致的长方框。此框系20毫米×20毫米厚2.5毫米角钢焊接制成。框下缘为焊接相连与支撑接污水槽(6)之处。接污水槽(6)两头底部焊接相连于两侧的长方框横框下缘,于拖把架下横杆下面形成拖把架下部部分。在下排横杆中央有螺丝固定相连的两根长62cm直径1cm管材从其上往外下斜行螺丝固定连接于两侧竖杆下部,成为拉杆,以增加架子的稳定性。底部的万向轮(2)是以螺丝固定方式与竖撑架下部之长方框的直条底相连接。构成拖把挂架基体(3)。
弹簧活动卡如图2、图3所示。它们均采用截断面直径0.5cm的金属棒材弯曲制成。弹簧活动卡(4)在上横杆上呈倒Y型,长的一侧与短的一侧共同构成钳形捆带式活动卡。长侧为16.2cm长的铁棒弯制而成,用活动铆钉固定相连于上横杆上。在旁边上横杆边缘钻有小孔,将小弹簧挂钩其上,弹簧另一端于活动卡长侧7cm处钻孔相挂连。活动卡短的一侧用4cm长的相同材料弯制而成,用焊接方式固定于一旁,构成捆带式弹簧活动卡(4)活动卡卡把扳手横向右侧,向内向左扳动时,卡即松开。每个卡间隔距离22cm。
在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是采用弹性金属铁棒材质制成的马鞍型夹持式拖把活动卡簧(5),用铆接方式与其相连接,以配合上挂架横杆的捆带式弹簧活动卡(4)共同置挂和固定拖把。其间隔与排列距离与弹簧活动卡(4)一致。
拖把棍置于捆带式弹簧活动卡(4)与夹持式活动卡(5)之内,使拖把布条自然垂直并间隔一定距离,互不接触,拖把处于挂置合理状态,克服了过去混淆堆放一处相互混淆污染使用不易区分之弊。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与优点是能挂置不同规格的拖把且便于取用,并使数把拖把同时呈间隔悬空自然垂直状态。能在使用中推移,并可将其在置挂状态下移至室外晾晒。它可据需要在接污水槽(6)内置放盛有消毒液的容器或水桶以浸泡消毒与本实用新型的结合使用,杀灭拖把之上污染菌群99%以上,以确保污染拖把在架上推行于病区一定范围的安全性。拖把置于架上贴以区分标记便能使病区不同房间如厕所、配餐间、病房、治疗室等处不同的拖把区分使用的要求得到较好落实并不易混淆。与乱堆乱放者相比,病区拖把较易干燥,且减少霉烂,异味等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为医院病区提供与创造了合理置放拖把,便于区分使用与消毒的拖把置放装置,改善长期以来医院病区拖把在置放与使用中的混乱状态。达到减轻劳动强度,避免交叉感染的目地。
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式拖把架,其特征在于挂架基体(3)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接污水槽(6)安置于上述挂架基体(3)的底端,推手把(1)设置于该基体(3)的两侧,带有若干活动卡簧(5)的拖把中段卡簧杆(7)设置于上述挂架基体(3)的中部,而上述挂架基体(3)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述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的各个活动卡簧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活动卡簧(4)。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拖把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挂架基体(3)采用金属材料以焊接、铆接或螺丝固定而成,上述接污水槽(6)采用塑料或金属材制成。
3.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式拖把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的活动卡簧(5)以及上述挂架基体(3)的顶端设置的与上述拖把中段卡簧杆(7)上的各个活动卡簧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活动卡簧(4)均可采用捆带式活动卡簧及夹持式活动卡簧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可移动式拖把架,长期以来,医院病区对拖把的使用与放置缺乏严格的管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挂架基体,接污水槽安置于该基体底端,推手把设置于该基体两侧,拖把中段卡簧杆设置于该基体中部,它能使拖把处于间隔悬空置放状态并能对其在置放过程中便于消毒,能同时携带数把悬空状态的洁净拖把,可有效防止各种致病菌由拖把传播,避免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该拖把挂架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和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47L13/10GK2153328SQ9223675
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3日
发明者石玉琼, 张金艳, 洪光荣, 成晋豫, 赵彦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