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74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相框的前饰体可与相框作简易嵌扣结合或更换,使前饰体与相片内容能互相配合便于调整;又相框后撑架是指具有可与相框体背部相分离,及多角度嵌结功能的后撑架结构设计,凭借此后撑架达到不同角度的撑持及挂设的功效,可适用于各种相片的摆放,以改善传统相框后撑架仅能产生单一方向撑持,或只能产生撑持而无法挂置的缺点。
旧式的相框前饰,大都是直接由相框两侧或底座向前或向上延伸形成,然而,该种前饰体无法更换,因此,当相片内容有所变化时,相框的外饰体并无法配合,甚至极度不协调,因而,相框前饰体的可换性,在实用上是非常必要的。
又目前相框的摆置方式,概括起来可分为架放及挂设两种形式,其中的架放形式,多是利用一固定枢撑在相框背面的架片,在支撑相框时,提供向后展开撑持稳固的功能;另一挂设形式,则是在相框背面开设一挂设孔,凭借此孔套挂在钩体物上,或在相框背部悬结一挂线,凭借此挂线将相框挂在钩体物上,然而,自始至终,尚未发现有一相框后撑架的设计,即得以同时可使相框进行多方向摆设并能挂设的相框后撑架设计,因此,大多数的相框如想同时具备挂设及摆放两种功能时,则需要同时在相框背面制造成具有撑持架及另设有挂设孔,设计上较为呆板而又繁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相框的前饰体,设计成可与相框分离或嵌合的可更换体,使该等前饰体的形式能随相片的内容的变化进行适合的调配,以达到协调的效果,使得单一相框能适合装入多种不同风格的相片,增加单一相框的适应性及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兼具有撑持及挂置两种不同功能于一身的相框后撑架的设计,使相框撑持架的应用,更为灵活及多元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将相框前饰体与相框制成可分离,其间的结合是利用前饰体的两侧端设成折边,折边端设嵌扣结构,即与相框上所预设的嵌结槽相配合的嵌扣,使前饰体的形式可根据相框中相片的内容,予以适当变换装饰物,使相框前饰体与相框中相片的内容配合协调;另相框的背面活动嵌结一可组卸的撑持架,通过嵌结部的设计,使该撑持架与相框的嵌结,可具多角度嵌结的特色,因而可可进行多方向的撑持;又在撑持架上设有一挂设孔,故可在撑持架和相框平贴式嵌结时,即可挂设。
图示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饰体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饰体嵌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后撑持架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的撑持架,以另一撑持角度承放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实施例的撑持架,提供挂设功能的实施状态立体示意图。
现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适当实施例立体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如
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包括相框10、相框前饰体20及其在相框10的背面13设置有撑持架嵌合部14及嵌结一撑持架40等部分;其特征在于相框10的边侧11适当位置设有嵌结槽12;将相框前饰体20的两侧端,制成具有适于包扣上述相框边侧的折边21、22,该等折边21、22的端沿设成嵌扣突沿23;当相框前饰体20的折边21、22对应于相框10作包扣时,凭借该嵌扣突沿23与相框10的嵌结槽12作弹性嵌扣,而使前饰体20能稳固嵌定在相框10上;然而,若当相框内的相片30风格有所更改时(如风景照更换成人物照),使用者即可拆下原来的前饰体20,更换上另一适合新装相片风格的前饰体;如此,使单一相框的整体形态,可因前饰体的更换,而变得不呆板,显得灵活而又多采多姿。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相框10的背面13设置有撑持架嵌结部14及嵌结一撑持架40,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结部14是可在相框10背面13的适当位置设起突块15或15′,该等起突块15或15′的周侧根据需要设置有多数对应嵌定孔16或16′;又上述的撑持架40则设有架基部41,该架基部的两侧同方向延设出两对应撑持柱43、44,两撑持柱43、44之间的对应内侧,设有数组相对应的嵌定突起45、46、47、48,该对应的数组突起45、46、47、48,恰能在不同时机,两两和上述起突块15或15′的嵌定孔16或16′相活动嵌结,而使撑持架40和起突块15或15′相嵌结,构成相框的撑持架;其中撑持架40的两撑持柱43、44的内侧间距恰为起突块15或15′的侧宽度,且在该等撑持柱43、44对应内侧,根据起突起15或15′的嵌定16或16′的形状规格而设有嵌定突块45、46、47、48,至少有一对应突起,是接近设置在与撑持柱末端位,该等撑持柱末端位则制成具适当斜切面49,使上述接近末端位的嵌定突起和起突块15或15′嵌结时,该斜切面49恰能根据需要贴在相框的背面,而形成稳定的嵌合效果,其中在上述的撑持架40所设的架基部41上,设有一挂设孔42,使当撑持架40凭借其上所设的嵌定突起和起突块15或15′作平贴式嵌结时,通过该挂设孔42提供相框10的挂置。
请参阅图3及图4的差异,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上述撑持柱43、44末端位的突起45、46,嵌结在上述嵌结部14的不同角度嵌定孔16时,可使相框10作不同方向的直立撑持摆放;同样请参阅图5所示,上述撑持架40,也能利用其他的嵌定突起47、48,来与相框10背面13构成相框相平贴的多角度嵌结,此时撑持架40架基部41的挂设孔42,即可使相框10得以挂置;且只要相框10的形态设计适当,则使用者当能凭借撑持框10得以不同角度的承放或挂置,应用上比传统相框更方便、灵活,改善了因传统相框单一撑持而造成相框应用上的受到局限的缺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以简单的扣合结构,就能造就单一相框前饰体的可变换性,使其更为实用,并且通过后撑持架的设计则可达到同时兼具多方向撑持及挂置的效果,充分改善传统相框后撑持架功能单纯呆板,应用范围窄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包括相框(10)、相框前饰体(20)及其在相框(10)的背面(13)设置有撑持架嵌合部(14)及嵌结一撑持架(40)等部分;其特征在于相框(10)的边侧(11)适当位置设有嵌结槽(12);将相框前饰体(20)的两侧端,制成具有适于包扣上述相框边侧的折边(21)、(22),该等折边(21)、(22)的端沿设成嵌扣突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结部(14)是可在相框(10)背面(13)的适当位置设起突块(15)或(15′),该等起突块(15)或(15′)的周侧根据需要设置有多数对应嵌定孔(16)或(16′);又上述的撑持架(40)则设有架基部(41),该架基部的两侧同方向延设出两对应撑持柱(43)、(44),两撑持柱(43)、(44)之间的对应内侧,设有数组相对应的嵌定突起(45)、(46)、(47)、(48),该对应的数组突起(45)、(46)、(47)、(48),恰能在不同时机,两两和上述起突块(15)或(15′)的嵌定孔(16)或(16′)相活动嵌结,而使撑持架(40)和起突块(15)或(15′)相嵌结,构成相框的撑持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撑持架(40)的两撑持柱(43)、(44)的内侧间距恰为起突块(15)或(15′)的侧宽度,且在该等撑持柱(43)、(44)对应内侧,根据起突起(15)或(15′)的嵌定(16)或(16′)的形状规格而设有嵌定突块(45)、(46)、(47)、(48),至少有一对应突起,是接近设置在与撑持柱末端位,该等撑持柱末端位则制成具适当斜切面(49),使上述接近末端位的嵌定突起和起突块(15)或(15′)嵌结时,该斜切面(49)恰能根据需要贴在相框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的撑持架(40)所设的架基部(41)上,设有一挂设孔(42)。
专利摘要一种相框前饰体及其后撑架的改良结构,相框前饰体与相框可分离,其间的结合是利用前饰体的两侧端设成折边,折边端设嵌扣结构,即与相框上所预设的嵌结槽相配合的嵌扣,使前饰体的形式可根据相框中相片的内容,予以适当变换装饰物,使相框前饰体与相框中相片的内容配合协调;另相框的背面活动嵌结一可组卸的撑持架,通过嵌结部的设计,使该撑持架与相框的嵌结,可具多角度嵌结的特色,因而可进行多方向的撑持;又在撑持架上设有一挂设孔,故可在撑持架和相框平贴式嵌结时,即可挂设。
文档编号A47G1/00GK2155759SQ9321365
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6日
发明者林志成 申请人:尹润华, 林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