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椅式多功能可移动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39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椅式多功能可移动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用和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坐椅式可移动便器。
常用的便具抽水马桶是固定位置,病人或腿部残疾者使用不便。医用便盆扁浅,主要用于女性排小便,排大便则很不方便。病床上开洞,下放医用便盆或活动接便器,便用时臭气外溢,很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外形美观、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尤其适合于病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坐椅式可移动便器。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坐桶、靠背、扶手、升降机构几部分构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底座由底板8、固定于底板8下面的滚轮9、调节升降螺杆4和固定于螺杆4顶部的坐桶托板3组成。坐桶1放置于底座的托板3上,由托板上的固定栓2固定,可以单独移开,靠背与扶手由钢管弯曲而成,固定于托板3的下面,在扶手与靠背处,可分别设置扶手沙发垫11和靠背沙发垫12,沙发坐垫13作盖板,盖住坐桶1的上口14。升降机构由油泵(千斤顶)、升降调节螺杆4、升降调节踏板7、放气开关6构成。油泵外面用护罩5保护,油泵与油泵护罩5固定于底板8上面。由于油泵具有升降和螺杆结构,使用时可任意调节坐桶的高度和方向。要坐桶升高时,可用脚踩踏板7,使坐桶随托板3升至合适高度为止。如要使坐桶1降低位置,拨动放气开关6即可,用手拨动扶手即可转换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例,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
图1中坐桶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坐桶呈椭园形桶体1,上口有翻边14,如图2所示,其与臀部坐姿相适应,可让使用者坐感舒适。坐桶1上口长径一般为25-30cm,短径18-23cm,桶深为15-20cm,翻边14宽度为5-7cm,材料可用金属板或由注塑成型。底坐下部的底板8可采用0.5cm左右厚度的钢板,做成直径28-35cm的园形,5个直径为4cm的滚轮9,间距均匀地固定于底板8的下面侧边缘,以便随意移动,又使坐用时稳定。坐桶托板3形状与坐桶底部形状一致,尺寸略大,可用0.5cm左右厚的钢板,用螺钉固定于升降螺杆4的顶部,上面设有4个固定栓2,以限制坐桶不致滑动。升降机构的油泵可采用3.5吨的千斤顶,护罩5可用厚壁(约4mm厚)塑筒,固定于底板8上,筒上口用硬塑板封口,中间有孔,以便油泵上部的升降螺杆4的旋转和上下活动。筒壁侧面分别开有2个孔,便于升降调节踏板7和放气开关6的上下活动。坐垫13即盖板,略呈方形,大小为40×35×4cm,上面采用沙发材料,就坐时有舒适感,且外形美观,下面可用硬塑面,四周有固定突起,既利于盖严和清洗,又能防止滑脱。坐桶的升降高度在40-62cm之间,变化幅度可为20cm。适宜于不同身高者使用。
在平时,可将本器具作为靠背坐椅使用;作为便器使用时,将坐垫13移开,在桶内可放一集粪塑袋,使用后将塑袋取去,盖上坐垫,仍作坐椅使用,也可象痰盂一样,将坐桶取下,倒掉大小便,清洗后仍放置于托板3上,盖上坐垫。本实用新型可用脚踏调节坐桶高度、旋转螺杆可转换方向,用滚轮移动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可供一般人使用,尤其适于病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是家庭、医院使用的理想便具。
权利要求1.一种坐椅式可移动便器,由底座、坐桶、靠背、扶手、升降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由底板、固定于底板下面的滚轮、调节升降螺杆、固定于升降螺杆顶部之坐桶托板构成,坐桶放置于底座托板上,由固定栓固定,靠背与扶手由钢管弯曲而成,固定于托板下面,靠背与扶手处分别设置靠背沙发垫和扶手沙发垫,坐桶上口有可移动的沙发坐垫作为盖子,升降机构由油泵、升降调节螺杆、升降调节踏板、放气开关构成,油泵有护罩罩住,油泵与护罩固定于底座之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移动便器,其特征在于坐桶呈椭园形桶体,由金属板或注塑成型,上口有翻边,与臂部坐姿相适应。
专利摘要一种坐椅式可移动便具,由底座、坐桶、升降机构、靠背、扶手和坐垫构成,底座下面有滚轮,可使便器随意移动,升降机构可任意调节坐桶的高低和方向。平时可作沙发坐椅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可供一般人使用,尤其适于病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是家庭、医院使用的理想便具。
文档编号A47K11/04GK2187427SQ93225818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日
发明者卢任华 申请人:卢任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