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两用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85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火两用蒸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两用蒸笼,尤其是由笼屉、笼盖、底盒和电热元件组成的电火两用蒸笼。
目前市场上的蒸笼一般为用火作燃料的传统式蒸笼或用电作燃料的较先进的电蒸锅。用火作燃料的传统蒸笼,能蒸煮较多食品,方便人口多的家庭使用;用电作燃料的电蒸锅则可方便于人口少的家庭使用,卫生、干净,又快又方便,但有时家庭成员集中时,用电蒸锅容量太小,家庭人员少时,用普通蒸笼,又费燃料,又费事,而且蒸煮高大食品则又难以办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用电,又可直接坐于炉火上,还可像传统蒸笼一样坐在锅里蒸煮食品,并可蒸煮高大的食品的电火两用蒸笼。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实施方案它包括笼盖①笼屉③蒸板⑤底盒⑥和电热元件⑦,底盒⑥的底为闭合式盒底,底盒体内设电热元件⑦,各层笼屉③之间为企口缝吻合连接,每层笼屉底沿设垫脚圈④,蒸板搁置于垫脚圈④上。每层笼屉③和底盒⑥上设有提耳②。
将底层带有电热元件的底盒移开,即可坐在锅上,如同传统蒸笼一样,用于炉火蒸煮。或者底盒内盛水直接用炉火蒸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蒸笼既可电、火两用,还可除去活动蒸板,蒸煮高大的食物,节约燃料,省时、省力、干净、卫生,制作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火两用蒸笼的半剖面示意图。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由笼盖①提耳②笼屉③,垫脚圈④蒸板⑤底盒⑥和电热元件⑦组成,底盒⑥的盒底为闭合式盒底,底盒⑥内壁上设有电热元件⑦,底盒上边沿外挠与上层笼屉底边沿成企口缝吻合,笼屉③壁上、下边沿外挠,下外挠边沿的内壁设垫脚圈④,形成笼屉上、下层企口缝吻合,同时笼屉内蒸板⑤搁置于垫脚圈④上,若蒸煮高大食品,可将蒸板取走,几层笼屉壁企口缝吻合一起,像蒸桶一样用来蒸煮高大食品。笼盖①边沿亦为企口缝吻合。各层笼屉③上设有提耳②,方便操作。在用电作燃料时,底盒⑥内放水,水须盖没电热元件⑦,接通电源后即可蒸煮。用火作燃料时,底盒内盛水后可直接置于炉火上,或取走底盒⑥,即如同传统蒸笼一样置于锅内蒸煮食品。笼屉、底盒、蒸板均可用铝合金,搪瓷等材料制作,提耳,笼盖上小提手等用塑料等不传热的材料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电火两用蒸笼,它包括笼屉③笼盖①底盒⑥电热元件⑦,其特征是底盒⑥内设电热元件⑦,底盒⑥底为封闭式盒底,底盒上边沿向外起挠凸出,笼屉③壁上、下边沿均向外起挠凸出,笼屉下边沿沿内壁底设垫脚圈④,形成笼屉③上、下层之间企口缝连接,蒸板⑤搁置于垫脚圈④上,笼盖①边沿与笼屉③上边沿亦成企口缝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两用蒸笼,其特征是各层笼屉③以及底盒⑥上都设有提耳②。
专利摘要一种电火两用蒸笼,它由笼盖,笼屉、底盒、电热元件组成,电热元件设于底盒,笼屉上下层为企口缝吻合,蒸板与笼屉壁为活动连接。接通电源,或直接坐炉火上,再或者将底盒取走,即可坐在锅内蒸煮食品,取走蒸板可蒸煮高大食品。方便卫生,制作方便。
文档编号A47J27/04GK2202475SQ9421318
公开日1995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6日
发明者张建华 申请人:张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