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清洗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48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把清洗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清洗脱水机,是用于清洗地面的卫生设备。
现有的用于清洗地面的卫生设备中,没有拖把清洗和自动脱水的装置。工作中主要依靠水桶拎水或到水池中冲洗,清洗后用手将拖把中的水拧去。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手直接和拖把布接触,不卫生,长期工作有害人的身体健康。尤其在寒冷季节中,水的温度低,更会加深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于对拖把的清洗和脱水,设计出一种专用的设备。实现对拖把清洗脱水的半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由脱水网、机身及连杆机构等构成,脱水网位于机身上部,由固定网、底网及移动网构成,移动网外侧固定有挡水板,机身内部分为水箱和连杆机构腔两部分,连杆机构一端与挡水板相连,另一端伸出机身与脚踏相连。
利用本实用新型清洗地面时,可大幅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由于人手不直接与脏水和拖把布接触,不会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杆装置及脱水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身(拆去连杆装置及脱水网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图3沿A-A的剖面图。

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脱水网7、机身3、连杆机构4、排水管2及脚踏5。机身由面板26、前板17、侧板28、后板19、回水底板21、底板25及中板22构成(参见图3、图4)。面板呈“U”状,与底板25、中板22相连,围成水箱、位于机身前部,而机身后部及水箱底部则为连杆机构腔。前板17、侧板28、后板19及回水底板21均位于中板22上方,其中侧板28中部有一长孔29,孔29两侧各有一条状凸板18,其下侧还各有两个突出的挡块20。前板17、后板19两侧与面板26相接,侧板28又分别与前板17、后板19相连,回水底板21四周则分别与中板22、侧板28、后板19连接,上述各板互相连接形成一个“U”型回水箱,脱水网7安装在其内,可保证拖把脱出的水沿回水底板21流回水箱。机身3下部安装在底架23上,底架23三面与面板26固联,为了便于移动,底架23上装有万向轮6,面板26前上部还安有一拉手27。
如图2所示,脱水网7由固定网8、底网16及移动网9构成,移动网9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底网16固定在侧板28的挡块20上,固定网8两端加工有凹槽,并沿凸块18固定在侧板28上。连杆机构4为双四连杆,由主动摇杆13、连杆12、摇杆11顺次铰接而成。主动摇杆13呈“Y”状,其一端伸出机身与脚踏相连,并通过销轴24与固定在底架23上的支架31铰接。摇杆11加工成“U”状,以便其在两种极限状态下所占空间最小,摇杆一端穿过侧板28的长孔29与挡水板10铰接,另一端则与固定在回水底板21上的销轴座30铰接。复位弹簧15一端与主动摇杆13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5相连。
为了防止脏水外溅,清洗网7上部加装有“U”形挡水器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拖把放入水箱中清洗,再将其放入脱水网7中,踩动脚踏5,通过连杆机构4的传动,使移动网9向中部移动,实现挤压目的,使拖把脱水。脱出的水可沿回水底板21流回水箱。拖把脱水后,松开脚踏5,移动网9既可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通过连杆机构4回复到起始位置。
权利要求1.拖把清洗脱水机,包括脱水网、机身及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脱水网7位于机身3上部,由固定网8、底网16及移动网9构成,移动网9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机身3内分为水箱和连杆机构腔两部分,连杆机构4一端与挡水板10相连,另一端伸出机身3与脚踏5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拖把清洗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其脱水网7上方还没有一“U”型挡水器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拖把清洗脱水机,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4为双四连杆机构,由“Y”状主动摇杆13、连杆12及摇杆11顺次铰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清洗脱水机,包括脱水网7、机身3及连杆机构4。脱水网位于机身上部,由固定网8、底网16及移动网9构成,移动网9外侧固定有挡水板10。机身3内分为水箱和连杆机构腔两部分,连杆机构4一端与挡水板10相连,另一端伸出机身3与脚踏5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清洗地面,可大幅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7L13/59GK2194156SQ94226940
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6日
发明者黄建生 申请人:黄建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