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965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便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民用卫生洁具领域,涉及一种厕所用具--坐便凳。
目前多数民用住宅楼厕所安装的还是蹲式便池。这种便池对使用者来说,常有蹲便完后腰酸腿痛,站立费劲之感。尤其对年纪大的老年人更是不方便,有的甚至由于采用蹲式时间过长而引起各种老年病的发生。也有改用坐便池的,但在原蹲式便池上改动,不但投资较大,费时费力,而且蹲式便池白白废弃,改动后的效果不很理想,如楼下漏水、时常堵塞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改变原有蹲式便池的基础上就可实现坐便的坐便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坐便凳,其特征在于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凳腿组成,并由连杆连接固定,凳腿前部为腿支撑面,后部为臀部支撑面。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腿支撑面是一平面,其横向中心线与水平面呈10-20度夹角向内倾斜,纵向中心线与水平面呈20-30度夹角向后倾斜,臀部支撑面是与臀部坐姿形状相吻合的内凹的类似碟形曲面,该碟形曲面的横向轴线(即通过曲面中心的横向轴线)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向内倾斜,该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纵向呈10-20度夹角使凹面向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与陶瓷坐便器相比,无论成本还是安装费用都低得多。
2由于采用本设计结构,使用效果好,解决了以往采用蹲便所带来的各种不便,且可灵活使用,不用时撤去,实现原有的蹲便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1凳腿 2连杆 3腿支撑面 4臀部支撑面 5螺栓 6蹲式便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凳腿(1)组成,后部用连杆(2)连接并由螺栓(5)固定。凳腿(1)采用多点承重形式,前后支点连接积大,以增强其承重后的稳固性,结实耐用。每个凳腿(1)的前部具有一个腿支撑面(3)并固定其上,其形状为一平面。为达到使用舒适的效果,腿支撑面(3)向后并向内侧倾斜,具体角度为腿支撑面横向中心线与水平面呈10-20度夹角向内倾斜,纵向中心线与水平面呈20-30度夹角向后倾斜。臀部支撑面(4)固定于凳腿(1)的后部,是一个内凹的类似碟形的曲面,该碟形曲面的横向轴线(即通过曲面中心的横向轴线)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向内倾斜,该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纵向呈10-20度夹角使凹面向内,这样使得臀部支撑面(4)向内并向前倾斜,其形状恰好与臀部坐姿的形状相吻合。
将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置于蹲便池(6)上即可改蹲便为坐便形式。本实用新型的此种结构,使人坐便时大腿及臀部分别支撑与腿部及臀部支撑面上,凳面形状与人体坐便时呈现的轮廓相吻合,人体重量由该坐便凳支撑、舒适实用,从而减轻了腿部压力,消除了由于蹲便而产生的种种不适。不用时,只要将此凳取走或撤到便池后即可,原蹲便池仍可照常使用,方便省事。
权利要求1.一种坐便凳,其特征在于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凳腿组成,并由连杆连接固定,凳腿前部为腿支撑面,后部为臀部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支撑面是一平面,其横向中心线与水平面呈10-20度夹角向内倾斜,纵向中心线与水平面呈20-30度夹角向后倾斜,臀部支撑面是与臀部坐姿形状相吻合的内凹的类似碟形曲面,该碟形曲面的横向轴线即通过曲面中心的横向轴线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向内倾斜,该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纵向呈10-20度夹角使凹面向内。
专利摘要一种坐便凳,涉及一种厕所用具,其特征在于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凳腿组成,并由连杆连接固定,凳腿前部为腿支撑面,后部为臀部支撑面。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方便,成本低,在不改变原有蹲便池功能的前提下,可实现坐便,并可灵活使用,解决了以往蹲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
文档编号A47K11/00GK2220815SQ9520216
公开日1996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5日
发明者袁植柏 申请人:袁植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