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1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茶杯。
目前公知公用的茶杯是由塑料、陶瓷或玻璃制成,这些杯使用寿命短,尤其是玻璃杯,喝热开水时既烫手、又烫嘴唇,且容易破裂而发生烫伤事件。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茶杯,应具有较长使用寿命、不烫手、不烫嘴和保健功能。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茶杯的盖、底和壁部都用杜仲木为原料制成,杯盖外表面用不锈钢外罩罩住,杯壁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一不锈钢外套,杯底与杯壁通过环形凹槽和不锈钢外套紧密相连。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杯的主体结构采用杜仲木为原料制成,使用时,就有部分原存在于杜仲木中的杜仲胶、糖甙、生物碱、果胶、脂肪、树脂、有机酸、酮糖、维生素C、醛糖、绿原酸等溶于开水中,故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有效地起到补肝肾、强筋骨、健胃活脉的保健作用。此外,由于杯盖和杯壁均配有不锈钢附件,因而方便可靠、经久耐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是
图1中所示杯底6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3是
图1中所示杯盖1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4是
图1中所示不锈钢外套3示意图(立体图);图5是
图1中所示不锈钢外套5示意图(立体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用杜仲木制成的杯盖1外表面用不锈钢外罩2罩住。用杜仲木制成园管形的杯壁4上端装有不锈钢外套3,不锈钢外套3离杯口0.5-2cm。杯壁4下端装有不锈钢外套5,不锈钢外套5与不锈钢外套3的距离为2-6cm。用杜仲木制成的杯底6与杯壁4通过环形凹槽7和不锈钢外套5紧密相连。
图2是
图1中所示杯底6结构示意图(剖视图)杯底6上表面9为下凹形。杯底6下表面10是上凹形。杯底6的中央部位8向上凸出,中央部位8的外径恰好是杯壁4的内径。凸出的中央部位8与杯底6下部间有一环形凹槽7,槽的底部为弧形。
图3是
图1中所示杯盖1结构示意图(剖视图)不锈钢外罩2的外沿下端为双层结构,其双层结构的内层有螺纹结构11。
图4是
图1中所示不锈钢外套3示意图(立体图)不锈钢外套3上端有螺纹结构12,该螺纹结构恰好与图3中螺纹结构11相吻合。
图5是
图1中所示不锈钢外套5示意图(立体图)不锈钢外套5的上口13与
图1中杯壁4的外径大小一致。不锈钢外套5的上部为图柱形、下部逐渐增大,其下口14与
图1中杯底6的外径大小一致。不锈钢外套5的下口有一园柱形15,其园柱形15的高度为0.2-0.5cm。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其杯盖的不锈钢外罩和杯壁的2个不锈钢外套均用公知的加工技术即可容易制成;杯盖、杯壁、杯底采用杜仲木为原料,用车木机则能容易实现。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和加工方法就不再作详细介绍。
权利要求1.一种由杯盖、杯壁、杯底组成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杯盖(1)外表面用不锈钢外罩(2)罩住,杯壁(4)上端有不锈钢外套(3),杯壁(4)下端有不锈钢外套(5),杯底(6)与杯壁(4)通过环形凹槽(7)和不锈钢外套(5)紧密相连,杯盖(1)、杯壁(4)、杯底(6)均由杜仲木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外罩(2)的外沿下端为双层结构,其双层结构的内层有螺纹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位于杯壁(4)上端的不锈钢外套(3)上端有螺纹结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位于杯壁(4)下端的不锈钢外套(5)的上口(13)与杯壁(4)外径大小一致、下口(14)与杯底(6)外径大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杯底(6)的中央凸出部位(8)与杯底(6)下部间有一环形凹槽(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环形凹槽(7)的底部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茶杯,它与普通茶杯不同的是杯盖(1)、杯壁(4)、杯底(6)都以杜仲木为原料制成,故使用本实用新型能起到补肝肾、强筋骨、健胃活脉的保健作用;杯盖(1)外表面用不锈钢外罩(2)罩住,杯壁(4)上部有不锈钢外套(3),杯壁(4)下部有不锈钢外套(5),因而经久耐用。
文档编号A47G19/22GK2255215SQ9522320
公开日1997年6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0日
发明者周国梁 申请人:周国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