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扣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080阅读:2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菠萝扣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专用工具,特别是水果类菠萝扣眼器,适合于家庭及零售商使用。
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对菠萝进行削皮后的扣眼,还无专用工具,均采用普通刀进行螺旋式扣眼方式。这种扣眼方式速度慢且造成较大的浪费。
本实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点的专用工具,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申请人经过年余时间多次反复研制、试用完成的。它是由壳体、刀片、压杆套筒、按钮连接组成。锥形壳体的端面设有探头;该壳体前段为实心体、其四周均等设有刀片活动槽、槽内装有刀片,实心体上具有连为一体的轴、轴的前段套有弹簧、尾端装有铵钮,壳体后段设有钢丝活动槽。压杆套筒头部固定有钢丝、尾部有连为一体的手柄、头部尾部之间具有内圆,内圆台阶及铵扭活动槽,压杆套筒内圆与轴的外径呈滑动配合、弹簧与内圆台阶限位配合、头部的钢丝与刀片尾部的孔穿接连接。
两侧面均具有刀刃的刀片数量至少为三把。
压杆套筒上的钢丝端头呈弧形。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与原始的螺旋式、对数十个菠萝进行了扣眼对比试验、统计表明速度提高2.4倍,由于少削去可食用的菠萝部分、降低成本14%;又由于仅采用三个注塑件(壳体、压杆套筒、按钮)及少量不锈钢小件(刀片、钢丝、螺钉),因而容易制造、可进行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工艺装饰效果,置于桌上似小台灯,也像一把未完全撑开的小伞。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工作状态)主视(加半剖视)图。
图中代号含义1.壳体 2.套筒 3.按钮 4.刀片 5.压杆钢丝6.弹簧 7.螺钉 8.手柄 9.探头 10.轴参照
图1,壳体1、压杆套筒2、按钮3采用注塑件,刀片4、螺钉7、压杆钢丝5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弹簧6由弹簧钢丝缠制。壳体1为一个40度的八面锥体(内外侧均是),在壳体1的端面设有一个45度的探头9(小锥体或称探针、与壳体是连为一体的)。在壳体1的前段25mm范围内为实心体、其周围开具有0.5mm厚×4.5mm宽的八个小方槽为刀片T上、下伸缩、导向用的刀片活动槽,槽内装有八把刀片4。实心体上具有与壳体连为一体的轴10,轴10前段装有弹簧6、轴10外套装有压杆套筒2,轴10尾端通过该套筒2的槽孔用螺钉7固定有按钮3。压杆套筒2头部固定(塑铸)有八根压钢丝5、该钢丝5均与刀片T尾部的小孔穿接、并与壳体1后段开具的钢丝活动槽配合;压杆套筒2尾部与手柄8塑铸成一体,头部尾部之间具内圆、内圆台阶及按钮活动槽,压杆套筒2与轴10的外径呈滑动配合、弹簧6与内圆台阶限位配合。两侧面均具有刀刃的八把刀片4、其数量至少为等距设置的三把,相应的刀片活动槽、压杆钢丝5及其相配合的壳1后段的钢丝活动槽也至少为三个。压杆钢丝5的端头呈弧形。本扣眼器未使用时,弹簧6处于松驰状态(未被套筒2内的圆形台阶压紧),压杆钢丝5处于锥形壳体1后段的钢丝活动槽(靠壳体1尾部附近),同时刀片4缩在壳体1内的刀片活动槽中,按钮3处于压杆套筒2按钮活动槽的前端。
操作时,手握住本扣眼器的圆形手柄8,将探头9对准菠萝眼、和敲图章一样敲下去即可,壳体1上轴10在压杆套筒2内上、下滑动。在把本扣眼器提起来前需揿住按钮3、从菠萝眼提出后再松开按钮3、此时由弹簧作用立刻将扣出来的菠萝锥形屑弹出去,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成壳体转动的螺旋式或作成折叠式(但效果不如上述结构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专用工具菠萝扣眼器,其特征在于a.它是由壳体、刀片、压杆套筒、按钮连接组成,b.锥形壳体前段为实心体、其外端面上具有探头、在实心体的周围等距设置有刀片活动槽、槽内装有刀片,实心体上具有连为一体的轴,该轴的前段套有弹簧、尾端装有按钮,壳体后段设有钢丝活动槽,c.压杆套筒头部固定有钢丝、尾部有连为一体的手柄、头部尾部之间具有内圆、内圆台阶及按钮活动槽,压杆套筒内圆与轴的外径呈滑动配合、弹簧与内圆台阶限位配合,头部的钢丝与刀片尾部的孔穿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扣眼器,其特征在于两侧面均具有刀刃的刀片数量至少为三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扣眼器,其特征在于钢丝端头呈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工具——菠萝抠眼器。它是由壳体、刀片、压杆套筒、按钮连接组成;锥形壳体前段为实心体,在实心体的周围等距设有刀片活动槽、槽内装有刀片,实心体上的轴前段套有弹簧、尾端装有按钮,壳体后段设有钢丝活动槽;套筒头部固定有钢丝、尾部有手柄,头部尾部之间具有内圆、内圆台阶及按钮活动槽,套筒与轴呈滑动配合,弹簧与内圆台阶限位配合、钢丝与刀片尾部孔穿接。它具有快捷、节约菠萝成本及工艺装饰效果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J17/02GK2231069SQ95242068
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5日
发明者张桐安 申请人:张桐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