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71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用品,特别是一种电热水瓶。
电热水瓶一般包括瓶身、瓶盖、出口咀、内加热装置、电泵及控制电路等,其出水咀都为固定外凸状;故市面所见电热水瓶品种繁多、形式多样,但出水咀几乎都维持原结构,可见此处很难作出大的改进。由于出水咀外凸结构,无形中增大了电热水瓶的整体体积以及占据了过多的空间,且在加工过程中模具复杂、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电热水瓶,通过改变传统的出水咀结构,从而改变电热水瓶的外形,亦使电热水瓶在相同容积时,外型尺寸小、占据空间少,且简单、整体、美观。
本实用新型包括瓶身、瓶盖、出水咀、内加热装置、电泵及控制电路,其出水咀由弧形弯管、出水端口及把手组成;在弧形弯管出瓶身处置有限位护套。
弧形弯管一端由固定夹活动固定在电热水瓶的控制面板并与电热水瓶的U型硅橡胶管相接;另一端由瓶身伸出且与瓶身相贴;弯管可由固定夹轴转动;弧形弯管端部为出水端口,把手置于弧形弯管的管部;限位护套置于电热水瓶的控制面板内,其下部有一凸台,主要对弧形弯管起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咀采用了可移动式,使用时将弧形弯管由瓶身处拉开,按动出水开关即可出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电热水瓶更整体、小巧、灵活,增加了更多的空间,更实用、方便。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A-A剖视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咀10紧贴电热水瓶瓶身3,其一端可转动。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瓶盖1、瓶身3、控制电路5、电泵6、硅橡胶管7、储水箱8、发热圈9及出水咀10等,储水箱8内水由发热圈9加热,通过电泵6工作,开水由硅橡胶管7输出至出水端,该部分工作属现有技术,不另述,图中,2是提手,4是电源插头,11是瓶盖扣。
如附图3所示,电热水瓶的控制面板26的外表面示意图,出水咀10包括出水端口12、弧形弯管13及把手14。
如附图4所示,弧形弯管13可绕一端轴转动,15为液位玻动管。
如附图5所示,是附图4沿K方向剖视图,弧形弯管10的一端的转动轴由固定夹17固定在控制面板内,并与U型硅橡胶管18相连接,U型硅橡胶管18与液位玻璃管15相接,19为上电路板,20为下电路板,限位护套16固定在控制面板上,开水由电泵6出来后,通过硅橡胶管7及液位玻璃管15,以及上部的U型硅橡胶管18,最后由弧形弯管13流出,出水动作由电路控制当弧形弯管13由把手14转动移开后,按动上控制板19时即出水,U型硅橡胶管18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当停止出水时,留于弧形弯管13内的残水能顺利流出。
限位护套16目的是挡住弧形变管13由瓶身处伸出时的空位,同时,其下的凸台对弧形弯管13起限位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水瓶,包括瓶身3、瓶盖1、出水咀10、内加热装置9、电泵6及控制电路5,其特征在于出水咀10由弧形弯管13、出水端口12、把手14组成;弧形弯管13一端由固定夹17活动固定在电热水瓶的控制面板内并与电热水瓶的U型硅橡胶管相接;另一端由瓶身伸出且与瓶身相贴;弧形弯管13端部为出水端口12,把手14置于弧形弯管13的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瓶,其特征在于弧形弯管13内置瓶身一端有一限位护套16,限位护套16置于电热水瓶的控制面板内,其下部有一突台,对弧形弯管起限位作用。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水瓶,其出水嘴由弧形弯管、出水端口及把手等组成,由弧形弯管一端轴转动方式出水。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固定出水方式,使电热水瓶在相同容积时,具外形尺寸小、占据空间少等优点,且结构简单、整体美观。
文档编号A47J27/21GK2260544SQ9623699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9日
发明者金文 申请人:金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